王维;马跃文;杨巍
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腹痛半月,加重3 d于2013年4月24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胀痛,放散至后背部,前倾位可好转,无恶心、呕吐,伴有食欲下降,无发热。3 d前上腹痛加重,伴低热,高体温37.7℃。查体:营养中等,体型消瘦,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辅助检查:尿淀粉酶763 U/L,略高,血淀粉酶及脂肪酶正常,血常规:WBC 12.54×109/L、NEUT 53.04%、LYMPH 31.34%、MONO 12.74%、HB 158 g/L、PLT 181×109/L。上腹CT:胰头占位性病变伴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图1)。腹部MRI:胰头部占位,考虑胰头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胸12椎体、腰3椎体高信号灶,考虑转移。初诊诊断:胰腺恶性肿瘤伴腹腔转移及胸腰椎体转移;急性胰腺炎。予以抗炎、抑酶、止痛治疗,病情无好转,左侧腹痛逐渐加重,并出现左侧腰背部疼痛,伴高热,体温波动于38.0~39.0℃。监测白细胞恢复正常,但血小板逐渐下降至56×109/L。行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低下占1%,红系少见,全片见巨核细胞39个,淋巴细胞系占98.5%,其中淋巴肉瘤细胞占96.5%,该细胞体积较大,形态较不规则,浆量少,色偏碱,细胞核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可见凹陷、折叠等现象,核染色质致密,核仁可见1~3个。外周血涂片:示易见幼粒细胞,可见幼红细胞,其中淋巴瘤细胞占6%。确定诊断: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遂行DOCP方案化疗,腹痛逐渐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PLT逐渐升至136×109/L。化疗2个疗程后复查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粒∶红=2.29∶1,粒系增生活跃占58.5%,淋巴肉瘤细胞占0.5%,红系增生活跃占25.5%,全片见巨核细胞266个。外周血涂片: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成熟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血小板成堆分布,骨髓象示呈缓解状态,复查腹部CT:胰头病变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均未见显示(图2)。
作者:王慧芳;李春艳;彭红菊;王晓盛;牛艳;卢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双气囊硅胶止血导管治疗后鼻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门急诊就诊的112例明确为后鼻孔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行双气囊硅胶止血导管治疗62例(导管组),凡士林油纱条常规前后鼻孔填塞治疗50例(凡士林组),观察患者疼痛、通气和止血效果。每项指标设定5个级别,根据3项主要指标评分分析其疗效差异。结果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和凡士林油纱条均有明显的止血效果,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治疗过程中,鼻腔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在保持鼻腔通气和减轻疼痛方面(平均评分分别为97.42和91.77)优于凡士林油纱条(平均评分分别为1.60和21.80)(P<0.05)。结论应用双气囊硅胶止血导管治疗后鼻孔出血方便简单,副作用少,效果确实可靠,并且兼顾了保持患者鼻腔通气和减轻疼痛等问题,提升了后鼻孔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宁;徐广帅;阎艾慧;姜学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及吉林辽源市中心医院199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75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单侧152例,双侧23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病例中,未分化癌所占比例较高(5.1%),中晚期(Ⅲ期、Ⅳ期)患者比例高(54.9%),远处转移率(6.3%)及局部侵犯率(18.3%)较高;(2)全组患者总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3.8%、67.9%。病理分期、远处转移、病理类型及是否周围组织侵犯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等与预后无关。结论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存在病理分型较差、分期较晚、局部侵犯率及远处转移率较高等预后不良因素。
作者:孟凡波;戴丽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研究,探讨其在判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PWI对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常规MR诊断准确率38.5%(20/52),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2.43±1.52),放射性损伤rCBVmax值(0.67±0.4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依据PWI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2.7%(42/52),常规MR与PWI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提高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的正确率,灌注成像rCBVmax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沙琳;范国光;曹倩;边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 NDDM)患者血清脂多糖( LPS)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12名NDDM患者入组时和入组1年LPS水平以及大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指标,并选取7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对LPS、大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指标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 NDDM患者的lnLPS水平(1.64±0.32)高于健康对照组(1.42±0.2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采用偏相关分析发现,校正性别、年龄、病程后, LPS与入组时收缩压( SBP)、体重指数( BMI)、甘油三酯( TG)、颈动脉内膜厚度(CCA-IMT)、1年时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及1年时CCA差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2、0.287、0.274、0.187、0.231、0.295和0.287,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入组时BMI、1年时CCA差是LPS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LPS在糖尿病患者中水平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立朝;唐怡;王荔;苏本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载药纳米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抗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灌胃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肝纤维化组、空白纳米颗粒组( SPIO组)、大豆异黄酮组( SI组)、载药纳米颗粒组( SI-SPIO组),每组24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其他各组除四氯化碳灌胃外,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SPIO、大豆异黄酮和SI-SPIO载药纳米颗粒尾静脉注射治疗,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肝脏生化指标、过氧化损伤指标和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8周后对各组大鼠的肝脏生化指标和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SI组和SI-SPIO组明显优于肝纤维化组和SPIO组;过氧化指标检测,与对照组相比,肝纤维化组和SPIO组MDA明显升高(2.45±0.77,2.69±1.01,P<0.05),GSH -Px 和SOD明显降低(300.74±16.25,299.18±15.57和409.77±20.46,431.56±19.25,P<0.05);与肝纤维化组相比,SI组和SI-SPIO组MDA明显降低(0.85±0.12,0.90±0.02,P<0.05),GSH-Px和SOD明显升高(340.25±11.85,366.45±14.83和467.27±16.11,485.75±22.54,P<0.05)。 SI-SPIO组过氧化指标较SI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载药纳米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作者:罗海峰;杜渐;孟辉;巩鹏;牟国煜;谭广;王洪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眼震电图检查前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 ASC-BPPV)眼震电图定位模式的合理性,评价在此诊断基础上采用反式Epley耳石复位法( T-CRP)的疗效。方法收集8例诊断为AS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侧ASC-BPPV 6例,左侧ASC-BPPV 2例,病程1周~6月。所有病例均进行眼震电图定位模式定位后行反式CRP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8例ASC-BPPV的眼震表现均符合ASC-BPPV眼震电图定位模式,经反式CRP治疗后8例眩晕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达100%。5例达到痊愈效果,占62.5%,3例治疗有效,占37.5%。结论 ASC-BPPV的眼震电图定位模式符合临床客观资料,其与内耳解剖密切相关,临床上反式CRP是针对ASC-BPPV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刘雪峰;董小荣;张楠;王吉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论著需标引3~8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 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标注,首字母均小写(专有名词除外),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腹腔暴露2,5-己二酮(2,5-HD)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致毒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将2,5-HD溶于0.9%生理盐水,经腹腔注射染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100 mg/kg,200 mg/kg和400 mg/kg,注射量为0.3 mL/100 g,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周5 d,共染毒5周。染毒过程中,每周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价。通过TUNEL-Hoechst 双染技术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结果神经行为学观察显示,在染毒第5周,100 mg/kg,200 mg/kg和400 mg/kg 2,5-HD染毒组大鼠的步态评分值分别为1.80,2.80和3.9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TUNEL-Hoechst 双染结果显示,在染毒组大鼠脊髓切片可见绿色阳性细胞,其凋亡指数(AI)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染毒剂量增高而增加。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2,5-HD染毒大鼠脊髓组织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经腹腔暴露2,5-HD可诱导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Bax蛋白表达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董伟;邱泽文;刘爽;朴丰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胃食管反流病与哮喘都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哮喘患者中有50%~80%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本文介绍胃食管反流病并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反流促发哮喘的机制,其中包括反流物被吸进肺内引起哮喘、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引起反流加重进而促进哮喘的进一步发展、反流物引发神经反射造成肺支气管收缩从而引发哮喘和反流物浸入气道使其处于高反应状态。通过分析本病的具体机制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指导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对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的治疗。
作者:朱莎;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数字的表达方式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数字≥4位数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51,200”应写成“51200”。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31.8±0.6)%,不能写成31.8±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写成:4 cm ×3 cm ×5 cm,不能写成4×3×5 cm3。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视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眼病,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变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减少或消失。视网膜电流图检查作为一种电生理测试方法,对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意义,也因此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近视眼的研究中。视网膜电流图检查技术有多种,传统的检测方法即闪光ERG和图形ERG在应用上各有不足,而多焦ERG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就对以上三种视网膜电流图检查方法在近视眼中的研究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学敏;张丰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术语应全文统一,不要一义多词或一词多义。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血液病学、呼吸病学、内分泌学、眼科学和外科学的名词已由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应严格执行。其他尚未审定者,目前以下列两个主题词索引为准:(1)《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1992年版)中文索引》(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1992);(2)《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1987)。在这两个主题词表中找不到者,则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药名词汇》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各学科名词审定本为准。国内尚无统一译名的,参考以上词典慎重拟定,并在译名后加括号标注外文;在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公布后,应立即严格遵照执行。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其化学名,不用商品名。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4周后采用Fugl-Mayer(FMA)量表、STEF和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治疗2周、4周后FMA评分分别为36.37±16.36、44.36±14.58,STEF评分分别为58.75±7.57、73.32±8.81,BI评分分别为57.33±15.26、67.50±13.48,治疗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有提高,且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手功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王维;马跃文;杨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7月应用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35例伴重症下肢缺血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下肢静息痛和/或溃疡、坏死,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节段性闭塞为TASC C或D级病变。下肢血流重建采用以自体大隐静脉为移植物的动脉旁路手术。结果35例中34例(97.1%)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颜色明显改善,踝肱指数均值由术前0.11±0.13升为术后0.91±0.2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3.5年),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一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91%、80%、75%,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95%、83%、77%。结论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动脉硬化性重症下肢缺血,挽救患者肢体的有效方法。
作者:白云清;亓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移植刚分选及扩增后雄性小鼠的骨髓c-Kit+Lin-细胞到酒精性肝纤维化雌性模型小鼠体内后,模型小鼠的肝脏形态改变、肝功能变化和移植细胞的分布、分化及归巢情况。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雌性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8只模型小鼠(模型组)与正常小鼠8只(对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变化。剩余模型小鼠再随机选取32只,分为4组处理,并再随机选取8只正常小鼠(第1组)与其对照。模型小鼠的4组分别为:移植前取血处死组(第2组),移植新鲜分选的c-Kit+Lin-细胞组(第3组),移植扩增后的c-Kit+Lin-细胞组(第4组),仅予以注射Buffer组(第5组)。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雄性小鼠骨髓c-Kit+Lin-细胞;利用SCF+HGF+FL+LIF +TPO+IL-3因子组合对其进行体外扩增;将刚分选及扩增后c-Kit+Lin-细胞移植入酒精性肝纤维化雌性模型小鼠体内,检测两组肝功能改变、肝脏纤维化改善、含雄性小鼠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cDNA(Sry)的移植细胞在受体肝内定居分化情况。结果(1)两移植组在移植30天后,较移植前肝脏纤维化改善明显;(2)两移植组在移植30天后AST、ALT、ALB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移植组均可见含雄性小鼠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cDNA( Sry)的移植细胞,并同时表达ALB mRNA,计数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移植c-Kit+Lin-细胞后能在受体肝内定居并转化成有功能新生肝细胞;移植c-Kit+Lin-细胞后能明显改善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及肝脏纤维化;扩增对c-Kit+Lin-细胞的归巢、在体内分化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春兴;王芳;廖彩仙;吴亚琼;蒋建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驻舰焦虑军人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海军某水面舰艇有焦虑情绪的军人140名(50≤SAS标准分<70,不符合DSM-IV的焦虑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人。干预组给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照组不进行放松训练,自然安静状态下监测生理指标,即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的低频成分(LF)和高频成分(HF)的标准单位(nu),1次/d,每次持续30 min,连续10 d ,共10次。结果每次干预后干预组军人心率都低于干预前,且在第7、8、9、10次自身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每次干预后心率呈下降趋势,但对每次干预前的心率进行方差分析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对照组自身配对比较及不同干预次数干预前的心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干预组每次干预后军人的lnLF(nu)值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在第8、9、10次自身配对比较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干预次数增多,lnLF(nu)呈逐步下降趋势,但干预前不同试验次数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每次干预后军人的lnLF(nu)值均较前升高,但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及干预前不同试验次数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每次干预后军人的lnHF(nu)值都高于干预前,且在第8、9、10次自身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干预次数增多,lnHF(nu)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干预前不同实验次数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每次干预后lnHF(nu)值均较前下降,但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及干预前不同试验次数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试验前后HR和HRV的基线期值比较:第1次与第10次基线期的HR, lnLF(nu), lnHF(nu)的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提高军人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迷走神经活动,表明其能够提高军人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缓解焦虑情绪。
作者:崔英丹;孙月吉;郭德纲;宁淑娥;陈爱年;王智;王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 ,AOPP)对内皮细胞表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α,SDF-1α)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ECV304细胞分别经0,50,100,200μmol/L AOPP处理后,用RT-PCR法检测其SDF-1αmRNA的表达,观察AOPP对ECV304细胞的SDF-1α表达的影响。 ECV304细胞先经NF-κB通路特异性阻断剂BAY11-7082处理,再经AOPP处理,用RT-PCR法检测其SDF-1αmRNA的表达,观察BAY11-7082对AOPP促ECV304细胞SDF-1αmRNA表达作用的影响。结果 AOPP促进ECV304细胞SDF-1αmRNA 表达,并且随AOPP浓度的升高,SDF-1αmRNA 的表达增加。对照组、AOPP 50μmol/L组、AOPP 100μmol/L组及AOPP 200μmol/L组SDF-1αmRNA/GAPDH mRNA值分别为0.034±0.005、0.109±0.019、0.226±0.037及0.322±0.04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AY11-7082抑制AOPP促ECV304细胞SDF-1αmRNA表达,两组细胞SDF-1αmRNA/GAPDH mRNA值分别为0.256±0.035和0.322±0.043,P<0.05。结论 AOPP可上调ECV304细胞表达SDF-1α,NF-κB通路可能是介导这一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魏明丽;丁怀玉;吕田;李真;于红玖;王梅;马裴裴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