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彭安琼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康复,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对各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的预后情况.方法 对160例患者分别针对病情采取心理护理、急性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护理、恢复期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法经行康复护理,并记录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病情.结果 患者皆能积极配合治疗,131例患者经康复护理后生活基本能自理,14位患者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仅15例患者生活尚部分或全部依赖他人.结论尽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介入全面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异常积极的作用.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亚低温治疗仪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技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4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亚低温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降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改善,治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提高恢复良好率,明显改善预后,临床未见严重的并发症.使用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史卫霞;郝育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512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例,并收集资料,通过描述院内感染患者分布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在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结果:在所有1512名患者中,共有123名患者有院内感染情况,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63.41%,其实是泌尿及消化系统感染,患者入院季节、年龄、生活习惯、住院时间、意识情况、气管插管及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及留置管的使用等因素与院内感染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危害较重,须加强对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严格无菌操作,多方位的防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更新观念做好我国避孕药具管理工作

    我国实行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政策,为育龄人群的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提供了方便,有效地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在药具的发放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本文从我国药具管理现状开始分析,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法,希望我国的药具管理工作能更好的服务大众.

    作者:顾凤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18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90)给予静脉地塞米松滴注,研究组(n=90)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运用卡方检验(检验)观察并对比上述两组患儿治疗有效情况,以P<0.05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73/9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85/9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法用于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之中,其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丰廷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

    目的: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细心交流,因人施于健康教育,辅一饮食调理,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进行生活习惯的改正.做好手术前后心里护理,减少手术的风险,加快术后康复.方法:悉心交谈,疼痛的心里护理,饮食调整.结果:本组14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医护人员加强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康复快的基础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周登卫;路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风的护理体会

    目的:中风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半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通过对清醒患者和意识障碍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以及康复期指导,健康宣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尤关重要.

    作者:罗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论农村婚前检查的影响

    众所周知,婚前检查、产前检查和产后防治是保证优生的三个环节,而婚前健康检查更是围产保健的前提和优生的基础.本文先通过介绍婚前检查服务内容及功能,肯定和说明了婚前检查对农村婚育优生的重要意义,再透过我国婚前检查制度历次改革,浅析制度实施各阶段在农村地区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发对农村婚前检查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金月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眼科手术后斜视和复视的临床相关处理分析

    目的:对眼科手术后继发的斜视和复视的临床相关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1年之间,我院诊治的眼科手术后继发斜视的患者158例(158眼),男94例(94眼),女64例(64眼);患者年龄为11-89岁,平均年龄(60.1±19.3)岁.经病史查询,所有患者于术前都没有斜视及复视病史.对患者的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前节和视网膜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5cm及33cm的注视眼位进行检查.使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对患者斜视度数进行测定.结果:所有患者在眼科手术后的1个月内都出现了各种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及原在位眼球偏斜和.其中60例为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患者,50例为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患者,16例为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22例为眼眶手术后患者,10例为眼表和外眼手术后患者.出现复视症状的患者人数为122例,通过代偿头位法减轻或消除了其中42例患者的复视症状.结论:在实施手术前,眼科手术医疗人员应对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以及眼位有充分的认识.在诊治合并隐斜视及继发性斜视等高危手术之前,应做好充分、必要的手术准备,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危险性等相关内容的说明.

    作者:孙霞;孙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理的观察及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或无效,因此,我科2008年2月-2011年5月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治结合微波治疗的综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搜集本科2008年2月-2011年5月门诊及住院疹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9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6例,年龄在21-50岁,平均年龄36.8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为3年;对照组148例,年龄在21-53岁,平均年龄在34岁,病程在6个月-12年,平均为3.5年.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以下腹坠胀或腰骶部酸痛为主,月经前后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体征:妇检查体一侧有压痛者280例,盆腔、附件角生及有触痛的条索状肿物者12例,B超检查发现炎性包块有2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内疹和B超检查等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阮晓霞;陈文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究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逐步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丹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检验科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我院对检验高科技设备的投入,检验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尽管我们在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情况,现将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一、标本采集前的影响1、患者的状态:剧烈运动30分钟血清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血清钾(K+)减低,葡萄糖(GLU)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上升,精神紧张、剧痛、极度恐惧均可使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增高、.

    作者:韩忠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中感染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存在着严重的感染问题,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加强预防和控制诊疗活动中的感染,可进一步确保计划生育技术质量,保障育龄人群生殖健康.本文通过了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现状,为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有效地开展感染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5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患病原因,分析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手段.方法 研究院内45例急性胰腺炎病患者的治疗资料.结果 经过治疗后有40例患者完全治愈,5例患者临床效果较差,出现肠胃麻痹病状的有2例,1例肾功能异常,2例出现囊肿病症,但经继续住院进行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并相继出院.结论在医治急性胰腺炎病患时,应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对病人实施合适的治疗方案,以综合性治疗手段为主,其他治疗方法为辅,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萧德会;罗永梅;陈显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临床抗生素的用药实际抗生素不合理用药表现,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及合理使用要走出的误区三方面作了初步分析.对于细菌性感染使用抗生素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作者:郭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苦参素凝胶骨架缓释片制备

    目的:研究和探索苦参素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方法.方法:对苦参素凝胶骨架缓释片的进行设计并认真筛选,制备缓释压片.结果:制备的苦参素凝胶骨架缓释片,制作工艺比较合理,质量比较稳定,可以有效提高苦参素利用度.

    作者:刘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评价

    目的:本文主要是研究考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人合并出现高血脂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安全性.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制剂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患者分别服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血压和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达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5%(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马珊;蒋恒志;杨洪伟;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疗效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随机性选取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其中对照组每天仅给予胺碘酮200mg/次,一日3次,观察组每天给予胺碘酮200mg/次,一日3次,再加以参松养心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所有患者的胺碘酮使用均为第一周每天3次,每次200mg,第二周每天2次,每次200mg,之后每天1次,每次200mg.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症状均有好转,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根据统计学软件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轻微口唇麻木,但因症状轻故完成了治疗,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心动过缓、1例头晕、4例腹胀,症状较轻均已完成治疗.结论: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好,副作用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尹瑞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自我调护

    为了预防便秘对老年人健康的不良影响,加强自我调护指导和护理干预措施,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病人的便秘症状明显得到改善,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秀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住院病人常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对新的环境和安全因素而担忧、对医生护士技术水平而担忧、对特殊检查的担忧、对预后的担忧、对费用的担忧、对自己需要的担忧.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的生理活动有密切关系,情绪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不安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因此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蕊;努尔尼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药为主治疗脑出血致持续性植物状态一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工人.主诉:神志不清、失语、四肢瘫痪78天.1997年3月8日上午8时家人发现其在床上昏迷不醒,呼之不应,四肢软瘫,随即送我院就诊,体查:体温正常,R20次/分,P56次/分,BPl5/10KPa,中度昏迷状,双瞳孔φ:左3mm,右6mm,对光反射消失,颈软,四肢软瘫,各种反射消失.按脑出血,脑疝形成,予脱水、抗感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20天,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并出现肺部感染,而于4月6日转至某医科大学附院住院,经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后诊断为:右额顶叶、胼胝体脑出血吸收期,左脑室积血、积水,脑动脉瘤,经开颅清除血肿及积水、脑动脉瘤切除术两次手术及静滴脑活素等药物治疗58天,肺部感染及脑疝消失,昏迷减轻,时能睁眼,但神志仍不清,靠胃管鼻饲饮食,遂于6月4日出院转回我院要求以中草药治疗.

    作者:黄永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