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娟;郭冬梅
24只BALB/c小鼠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6只荷瘤后,随机分为两组,E.coliDNA治疗组和TES对照组.荷瘤后第4d予DNA治疗组、TES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E.coliDNA(100μg/m1)或TES(0.1mol/L)0.3ml/只,隔日1次,共5次,荷瘤后第21d,摘眼球取血,制备血清,测定TNF-α、NO含量.结果显示:E.coliDNA可调节荷瘤机体的TNF-α、NO水平,防止TNF-α的异常增高及NO的显著下降,维持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充分发挥其抗肿瘤免疫活性.这为细菌DNA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
作者:史丽滨;刘振桐;刘平;张卓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下颌第3磨牙 (简称智齿) 阻生是阻生牙中常见的,并易引发各种不良症状,多数应及早拔除.但是,复杂的阻生智齿常规方法拔除困难而且创伤较大,因此,我们采取改良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大;闻艳芳;田颖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测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K-B法初筛和MIC法精筛,从451株葡萄球菌(金葡菌SA24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211株)中选出MRS,用SENSITITREAris测定万古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对MRS的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同时对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451株葡萄球菌种有115株SA(47.9%)和96株CNS(45.5%)耐苯唑西林,11种抗菌药物的MIC90除万古霉素和利福平外均明显增高.万古霉素对所有的菌株的耐药率均为0%,多数药物对MRS作用差,但利福平对MRSA和MRCNS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7%和18.7%.结论:万古霉素对MRS的体外抗菌活性强,其次为利福平,其它药物则较弱.
作者:王晶;纪芳;乔俊妮;吕秀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恶性小细胞肿瘤是一类形态相似,但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及预后有很大差异的肿瘤,因其分类困难,给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带来不便[1].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工作的不断开展及新的特异性抗体的不断发现,病理医生可以对恶性小细胞肿瘤进行有效地分类.我们总结了15例相关病例,希望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秦莉;孟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应用台盼蓝排染法,Wirght-Giemsa混合染色法,Hoechst3342荧光染色法及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与Hoechst-33342共染计数坏死细胞的PI阳性率测定法,研究β-榄香烯吗素(PIC-BE)及其与阿霉素(ADM)联合应用对CEM/ADM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①PIC-BE能够显著抑制CEM/ADM细胞的生长,并诱导该细胞凋亡,其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低毒剂量的PIC-BE与ADM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ADM对CEM/ADM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亦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提示:PIC-BE主要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表现其抗肿瘤作用,并且其对ADM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协同效果.
作者:郝立宏;卢步峰;于丽敏;杨佩满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血管造影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二维超声具有特征性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D)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进行鉴别诊断.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理想的影像学技术.
作者:张宇虹;夏稻子;刘颖;林萍;高林;礼广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指直径大于眶口的暴力作用于眼眶,使眶内压急剧增高,通过力学传导使眼眶薄弱部分发生骨折,常使眶内软组织通过骨折处嵌入副鼻窦腔内.因眶下壁并非一平面,斜向下向外,承受压力大,易骨折.眶内壁为菲薄的筛骨板,也易发生骨折.本文就3例眶壁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群;何丽敏;孙洪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以及肝刺激因子(HSS) 等作为有丝分裂剂,在肝细胞增殖和肝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又有较多的研究证实,HGF、HSS等生长因子对肝毒剂(CCl4、半乳糖胺等) 损伤肝细胞具有细胞保护作用[2,3].另外,再生肝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抗损伤能力,其机制之一就是再生肝中含有HSS等生长因子[4].
作者:邹原;宫德正;梅懋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AFP、CEA做为主要的肿瘤标志物,其检测常用放免及酶免法,化学发光法尚少见报道.利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Access化学发光仪检测AFP、CEA具有准确、快速、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等优点,但所需试剂均需进口,检测成本高,特别是洗涤缓冲液用量大,我们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探索用自制代替进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艳杰;李士军;陈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传统的医学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提供印刷型医学文献的资源中心,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门利用各种手工检索工具向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医学信息.CD-ROM检索数据库的使用,使信息服务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MEDLINE、CBMDdisc、CMCC等一些医学专业光盘数据库至今仍在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均发生很大的变化,医学图书馆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调整其信息服务的内容,利用Internet网上丰富的医学信息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学信息服务.
作者:王虹菲;叶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靶组织内(胎盘、胎膜、子宫下段)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含量变化和过期妊娠的关系.方法:对过期妊娠(41,3/7~42,2/7周)择期剖宫产10例(实验组),并与足月妊娠(38~40周,宫颈评分7分以上)择期剖宫产10例相对照(对照组).分别在术中取胎盘、胎膜、子宫下段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含量.结果:①过期妊娠胎盘内ER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6.67(P<0.01).而胎膜、子宫下段内ER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②两组各部位靶组织PR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靶组织ER/PR值比较,过期妊娠组胎盘、胎膜ER/PR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2.38,P<0.05;t=2.26,P<0.05,而子宫下段ER/PR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胎盘、胎膜ER、PR含量变化和过期妊娠发生有关,尤其是胎盘内ER水平降低和过期妊娠关系密切.而子宫下段内ER、PR含量对过期妊娠似乎无影响.
作者:伍玉岚;唐慧君;王宏艳;贺斌;王乃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明确眶颅沟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以确定手术方法.方法:从患病的年龄、眼别、病程、视力、疼痛、突眼、眼球运动等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病变涉及的范围.结果:良性肿瘤多有无痛性眼球突出,早期视力好,晚期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疼痛性突眼或疼痛性肿块,发展快,视力下降较早且显著,甚者短期内失明常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响视力的眶内肿瘤多见于神经源性肿瘤、眶内恶性肿瘤和眶尖良性肿瘤.结论:经眼科入路切除眶内肿瘤往往因手术野小,暴露困难而影响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特别是肿瘤向颅内蔓延更不能达到肿瘤全切除,唯有经颅眶入路才有利于肿瘤全切除.而经颅眶入路的关键是低位额骨瓣或低位额颞骨瓣.
作者:厉庆德;钱忠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7例间叶组织肿瘤中PCNA、p53、pRb基因产物的表达与间叶组织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85例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中,PCNA、p53、pRb基因产物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7%(72/85),54.1%(46/85),58.8%(50/85);42例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PC-NA、p53、pRb基因产物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7/42),16.7%(7/42),21.4%(9/42).两者差异显著(P<0.001).结果:检测PCNA、p53、pRb基因产物表达有助于判断间叶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和推测预后.
作者:吕申;冀学宁;毛利民;王波;张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甘胆酸是人体的主要胆质酸之一,由胆内合成并储存于胆.当肝细胞受损伤或胆汁淤滞时,可引起肝胆酸代谢和循环紊乱,使血清中肝胆酸含量增高.透明质酸主要由肝内皮细胞摄取分解,少量小分子经肾小球滤过.当肝、肾功能受损时,血清中透明质酸升高,且随病变加剧升高的幅度增大.选择疾病组160例及正常人群50例作对照,测定血清中甘胆酸、透明质酸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娟;郭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理论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各章节的内容不象解剖学那样直观,但却有一定的连贯性.生理学的内容有理论假说和实验验证,实验从整体观察到器官离体实验,从某一特定系统的功能到细胞分子水平的微观研究.根据生理学的这些特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作者:李新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Albright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病征,属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的特殊类型,典型者表现为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区域性皮肤色素沉着和性早熟.现将我院近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齐丽萍;董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高发,在农村、城市分别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第3位.其病程短,进展迅速,中位生存期3~6个月.肝癌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患者,应用介入治疗、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本例应用小剂量5-Fu持续静注全身化疗加以局部热疗,对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达到部分缓解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弦;张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试纸法、折射仪法、电导率法测定肾小管浓缩功能特异性.方法:选用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条,折射仪分别测试70例标本比重,并用SysmexUF-100测其电导率,然后在70例尿标本中15例加入酸,15例加入碱,30例加入糖,10例加入蛋白质,再用以上三种方法分析测试.结果:试纸法测尿比重结果受尿液pH的影响而几乎不受尿中糖和蛋白质的影响.折射仪法测尿比重结果受到糖和蛋白质的影响较大,而几乎不受pH的影响,电导率不受糖和蛋白质的影响,受pH的影响,但不如试纸法显著.结论:电导率法较试纸法、折射仪法受干扰因素少,特异性强.
作者:曹华军;李士军;刘晓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产科子宫切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大多是由于产科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时采取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其中以产后出血为常见.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加强和产程图广泛使用,产科子宫切除在临床上渐为减少.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11例产科子宫切除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切除的指征及防治措施.
作者:陈云琴;陈慧君;郑彩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研究卵巢癌中是否存在nm23-Hl基因突变及其与卵巢癌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正常卵巢、良性及恶性卵巢瘤中nm23-H1基因的5个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正常卵巢、良性及交界性卵巢肿瘤未见突变,32例恶性卵巢瘤中9例有突变;低分化程度卵巢癌的突变率高于高、中分化程度的卵巢癌(P<0.005);浆液性卵巢癌的突变率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卵巢癌(P<0.005);Ⅲ、Ⅳ期突变率与Ⅰ、Ⅱ期之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基因突变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P<0.05);结论:nm23-H1基因突变易发生于分化程度较低、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浆液性卵巢癌.
作者:王忠民;常德安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