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阮潇潇;何燕燕;章赛君

关键词: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5例)和血液灌流治疗组(灌流25例),对照组按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血液灌流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血液灌流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上升至50%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疗法是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手段.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上升至50%的时间及病死率.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探讨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1年11月1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1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手术均成功.结论 对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前及时胃肠减压、减轻胸腔压力,有效的氧气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加强呼吸道,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观察患儿的腹胀、喂养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武春玲;耿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LHBsAg表达程度与HBV DNA的关系,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s B,CHB)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作为一种血清学指标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LHBsAg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HBsAg-HBeAb-HBcAb模式LHBsAg检出率高于PreS1Ag,有统计学差异.HBsAg-HBeAb-HBcAb模式和HBsAg-HBcAb模式LHBsAg均高于HBV DNA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将LHBsAg用于反映HBeAg阴性乙肝患者HBV复制程度具有很好的可靠性.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外科应用镇痛泵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应用自控止痛泵需采取的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是否使用自控止痛泵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120例术后患者(实验组)应用镇痛泵进行镇痛的临床护理观察,并比较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实验组各不同手术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各VAS评分区间都有明显差(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给药途径VAS评分低于PCEA途径(P<0.05).结论: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止痛效果可靠,PCIA途径镇痛优于PCEA,但是不良反应多.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尽量减轻不良反应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唐雪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 分析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情况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116例各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资料作为对照组,将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总检出率为71.55%,对照组总检出率为21.55%,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总检出率为62.07%,对照组总检出率为18.10%,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欧阳涓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符合MS诊断及已有1项或2项MS组成成分异常的受检者16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18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MS患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S需要早发现、早预防,实施综合干预可大大降低MS发病率.

    作者:曾琼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少量甘露醇加入保留灌肠液在临床的应用

    目的 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痛苦小的灌肠方法.方法 将100例患者对照组用一般灌肠液灌肠与实验组用肥皂生理盐水加入少量甘露醇分别作保留灌肠.结果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肥皂生理盐水加甘露醇保留灌肠液更有效,消除便秘易于被患者接受.

    作者:李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婴幼儿游泳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针对在我院游泳的婴幼儿,总结了游泳的安全注意事项.并针对预防院内感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吴学香;朱续元;袁新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视网膜脱离术后被动体位的护理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术方法,而术后采取有效体位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现将视网膜脱离术后体位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10年-2011年共收治视网膜脱离63例,男48例、女15例;年龄21~63岁,其中注入硅油26例,注入气体37例.

    作者:李万红;陆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2007年以来,我科通过组织业务和法律知识学习,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学习讨论,加强护理管理的各种措施,落实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增进护患理解,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绪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术在剖宫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技术(B-Lynch)在剖宫产顽固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难治性出血的患者采用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止血.结果:18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止血全部成功,既避免了术中大量输血,又保留了子宫,均痊愈出院;在随访中,18例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新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技术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顽固性剖宫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朝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并发坠积性肺炎58例临床观察

    坠积性肺炎是各种原因导致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神经内科常见于因脑出血、脑梗塞而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笔者自2009年4月~2010年4月以来,应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结合抗生素治疗坠积性肺炎58例,设对照组、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58患者例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64.42±15.62)岁.原发病为脑出血12例,脑梗塞46例.症见:发热、咳嗽、痰量增多39例,呼吸急促16例,肺底部听诊湿音16例,同时伴有痰鸣音47例.实验室检查:外周白细胞升高56例,中性粒细胞升高58例.痰培养39例,革兰染色阴性菌生长26例(占66.67% ),革兰染色阳性菌生长13例(占33.33% ).

    作者:丁为国;张建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将美托洛尔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9.10-2011.10入住我院的4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21)运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n=2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运用卡方检验(检验)对上述两种方法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心胸比与HR同治疗之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地差异,P<0.01;LVDd与LVE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在HR、C/T、SBP、DBP与LVDd、LVEF等几个指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尤佳,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黄中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体位与护理风险防范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本院66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术中体位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头高脚低位、头低脚高位、膀胱截石位等腔镜手术体位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和对应的护理措施,认为术中保持正确的体位、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并及时采取对症措施,是确保患者手术成功和防范护理风险的重要保证.

    作者:胡湘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12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应用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微量泵维持.结论在婴幼儿重症肺炎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继业;李洪波;张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喉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45例急性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急性喉炎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治愈出院,1例因呼吸困难严重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康复良好.结论:对急性喉炎患儿进行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采取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及时给予雾化吸入、吸氧等护理,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做好患儿生活、饮食以及心理护理工作,对成功救治急性喉炎患儿,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欢;张程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探讨

    目的:观察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牙髓炎、牙周病提供参考.方法:将98颗牙分两组,根管预备、根管清洗、消毒和根管充填,一次治疗完成.实验组50颗牙一次性充填,对照组48颗牙在常规根管治疗中完成.结果:两组术后疼痛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好,可以在临床中应用,但应掌握好适应症.

    作者:冉蜀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疗法很多,但为其解除其疼痛,求得复孕,目前尚缺乏完善之策.尤其对中、重度的患者,其病灶较大,范围较广,纤维化严重,并伴有子宫及附件粘连者,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故采用手术疗法仍是一种主要手段.为此,我院就近五年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118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78例术后随访的病例回顾性分析.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与以往手术的关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灶不断增长,与医源性传播散有一定关系.

    作者:高亚杰;王艳平;王伟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接诊的5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3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进行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观察组尿mALB为8.82±5.2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4±1.22mg/L(P<0.05);观察组尿NAG水平为27.69±11.05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9±10.74U/L(P<0.05).结论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在早期预测与筛选糖尿病肾病方面灵敏度高,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戴丽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护理与预防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和预防措施.结果 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临床治疗于护理45例好转平稳,3例患者由于严重脑梗塞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可促进康复,做好其日常预防更是关键.

    作者:刘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起效快、作用强,因此被广泛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但甘露醇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现将急性脑血管病使用甘露醇后发生肾功能损害的30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2006年-2010年收治的310例各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情况.310例中,男194例,女116例,其中脑出血209例,脑血栓101例,年龄27岁~92岁.均经头颅CT确诊急性脑血管病,入院当天或次晨检测尿常规、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均正常.

    作者:姜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