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军;张华
目的:整体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将12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积极地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可明显缓解减轻妇科肿瘤化疗的痛苦,提高治疗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总结98例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的观察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及病情观察,注意事项等.
作者:陈文;潘灵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以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为测量指标,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37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无任何差异.健康教育组采用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是常规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以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为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均较治疗前降低;健康教育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86.49%,优于对照组的63.9%(P<0.01).结论:通过健康宣传教育的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帮组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LHBsAg表达程度与HBV DNA的关系,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s B,CHB)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作为一种血清学指标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LHBsAg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HBsAg-HBeAb-HBcAb模式LHBsAg检出率高于PreS1Ag,有统计学差异.HBsAg-HBeAb-HBcAb模式和HBsAg-HBcAb模式LHBsAg均高于HBV DNA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将LHBsAg用于反映HBeAg阴性乙肝患者HBV复制程度具有很好的可靠性.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和评估上海市社区小儿麻痹症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为社区进行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吴文源修订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9例小儿麻痹症后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与评估,并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的SCL-90评定结果:敌对(1.99±0.78);躯体化(1.72±0.84);焦虑(1.67±0.85);抑郁(1.52±0.80);其他(1.43±0.674);偏执(1.34±0.76);恐怖(1.32±0.86);人际关系敏感(1.32±0.56);强迫症状(1.28±0.62);精神病性(1.15±0.60);结论后小儿麻痹征候群是一种原因不明、症状复杂、治疗困难的临床症候群,需要医疗、康复、教育等社会卫生保健部门给予特殊的帮助和治疗.
作者:顾春红;孙巍;张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经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后治愈,平均恢复时间19.5天.结论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由综合因素所致,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营养支持是治疗的关键,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王效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GDM)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15例GDM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GDM的基本知识、饮食护理、运动治疗等),实行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行为改变、血糖检测的变化情况.结果 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血糖检测值等.结论对GDM患者及时、准确地进行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可以使孕妇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额,提高了孕妇自身健康的维护能力,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确保母婴平安健康.
作者:褚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长期以来广泛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现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严重的国家之一.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显示,全部疾病总发病数中,感染性疾病已占到49%,其中细菌感染性近20%,即滥用抗生素占到了80%以上,每年因滥用抗生素死亡的人数有8万人.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当今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角度,论述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郑桂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方面疾病的疗效.方法 为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根据患者病情将处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随访一至两年,患者疾病均未复发.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促进血液循环,抗血栓、抗炎作用.对脑血栓、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俭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以引起临床注意,避免其发生.方法 结合文献报道,观察5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5例轻、中度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在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
作者:罗琼;付淑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选用药物及药物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2002年至2010年发表的关于加替沙星ADRs的文章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整理.结果:加替沙星的ADRs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包括消化、神经、呼吸、泌尿、心血管、血液及皮肤等,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常见,特殊不良反应以及血糖异常和神经精神系统反应为主要.不良反应在各个年龄组都有发生,且没有明显的年龄组差别,在老年男性患者中的发生率稍高.
作者:周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服务的对象及范围不断扩大,护理质量的内涵向高深层次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实施护理科学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王周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及全面系统的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 本组72例患者56例治愈出院、13例好转、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病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危柱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由外伤所致的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泪小管断裂后,如不及时行断端吻合术,会造成终身泪溢,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的影响,对38例患者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通过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1-63岁.,右眼21例,左眼17例,其中上泪小管断裂11例,下泪小管断裂27例,就诊时间2-48小时.
作者:李万红;陆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葡萄球菌凝固酶(Staphylocoagulase)能使含有枸椽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葡萄球菌凝固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玻片法、试管法、乳胶凝集法(slidex staph-kit)和基因扩增法.葡萄球菌凝固酶可用于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型.经生物技术加工后的金葡菌滤液,是一种含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物质的生物制剂,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溃疡、皮肤缺损和骨折等.
作者:吴昊;段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方法由专人负责出院病人的随访管理,在患者出院后发放<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健康随访册>,并定期进行随访.结果 目前已发放<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健康随访册>1200份,有手册的患者随访率达到了90%以上.结论 <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健康随访册>是一种方便的随访工具,在疾病的系统诊疗中既能督促患者积极复诊,提高随访率;又能让医生快速了解病人病史、治疗情况及发展变化,做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可以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满意度.
作者: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碧兰麻(复方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变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分析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因牙周病引起牙体牙髓病变并行麻醉治疗患者167例,患牙218颗,依据麻醉方式随机分为碧兰麻组、利多卡因组和普鲁卡因组.三组麻药均行阻滞和唇侧根尖区粘膜下浸润麻醉.以麻醉部位前牙和后牙麻醉后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作为对比指标来观察不同药物麻醉在牙体牙髓麻醉上的效果.结果 麻醉效果与牙髓的急慢性验证无显著联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和后牙麻醉部位,碧兰麻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和普鲁卡因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碧兰麻在用于牙体局部麻醉中,麻醉效果良好,且起效快,毒副作用小.牙髓炎患牙作牙髓摘除术时,建议对下磨牙作双侧麻醉以使碧兰麻麻醉效果发挥佳.
作者:王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一、健康管理的定义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大的健康效果.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具有可干预性,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健康到低危险状态,再高危险状态,然后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后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作者:唐臻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与巨大儿、早产、剖宫产率增加及先兆子痫等不良结局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增加了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我院重视孕期糖尿病的筛查,尤其对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孕前肥胖、高龄、孕妇低出生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等孕妇均重点检测,妊娠可使隐形糖尿病显性化,使无糖尿病的正常妊娠者发生妊娠糖尿病,使原有糖尿病的患者加重.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生理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做好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指导尤为重要,关系到母子健康与生命安全.现对我科在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及管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为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张敏;杨建琼;刘惠;吴艳;周小容;彭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97例手足口患儿分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针,维生素c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抗病毒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治疗组总有效率90%,在症状消退时间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过程中疗效明确,值得推荐.
作者:陆炳锋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