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析

沙代提汗.吾拉音;扬挂兰

关键词:儿童死亡率, 监测
摘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卫生工作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为掌握我县5年5下儿童死亡情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动态变体规律,找出相关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这是我们妇幼保健工作的终目标.现就2004-2008年鄯善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他啶冷冻干燥制剂的制备研究

    目的 制备注射用头孢他啶冷冻干燥制剂方法通过助溶剂用量考察,冻干保护剂考察制定制剂处方,通过冻干曲线绘制,制定冷冻干燥方法.结果 头孢他啶冷冻干燥制剂状态良好,无不均一性.

    作者:王键;陈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如何有效降低山区农村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意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支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对自己的生殖健康做出知情选择,实施孕期自愿咨询与检测、预防用药、人工喂养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作者:夏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例药物中毒抢救体会

    目的:探讨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急诊科一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对于药物中毒患者,要熟练掌握抢救技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经过洗胃和血液灌流,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邹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与胰岛素抵抗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诱导胰岛素抵抗(IR)发生及肝细胞脂肪变性,IR及肝细胞脂肪变性亦会影响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预后,但慢性乙型肝炎(CHB)与IR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相关性的研究较少,而且尚未有统一的看法.本文就CHB与IR和肝细胞脂肪变性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林海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影响门诊导医预检分诊准确性的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门诊导医预检分诊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将500例门诊初诊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发放的250分问卷为导医培训之前预诊分诊后的就医门诊患者,了解门诊导医预检分诊准确率;实验组在对导医护士进行专业技能、专科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后,对其预诊分诊后的门诊就医患者发放250份问卷,了解门诊导医预检分诊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通过门诊导医护士预检分诊后准确就诊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定期有计划的对导医护士进行专业技能、专科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可以提高导医护士预检分诊的能力,防止因预检分诊不准确导致病人的病情延误.

    作者:刘文雍;胡筠;赵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预防研究

    哮喘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疾病.我国小儿哮喘的发病人数之多居世界之首,平均每100个五岁以下儿童中就有三个是哮喘患儿.哮喘患儿的气道常持续存在过敏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即使接触到一些对健康儿童无害的轻微刺激亦会激发哮喘发作,而随着哮喘的反复发作,上述病变逐步加重,终导致气道重塑,形成不可逆的病变,贻害终身.因此,积极防治儿童时期哮喘对防治成人哮喘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钱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患儿512例分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组(272例)和对照组(240例),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时间短,起效快,疗效明显,安全、无痛苦.

    作者:谢海燕;刘海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是考察替米沙坦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压降糖药物.随访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血糖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血压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但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则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血糖在治疗后有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替米沙坦对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珊;蒋恒志;李冬娟;杨洪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效果和各种指标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作者:熊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内置式棉球干预排便失禁病人的尝试

    大便失禁常见于急危重症、中毒、昏迷、颅脑外伤及脊髓损伤等患者,大便常为稀烂便或小便样便,刺激病人的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红肿、湿疹、皮肤溃烂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护理工作的难度[1].因潮湿及细菌感染,还可成为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的契机.传统的护理方法是臀下置垫,便后擦洗肛门周围皮肤更换床单.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满足排便舒适的基本生理需求,我们自制棉球干预护理大便失禁患者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麻醉复苏延误的相关因素与临床分析

    手术麻醉结束后,患者应意识恢复,容易唤醒,能够维持自主气道,循环呼吸稳定,通气充分,且术后疼痛得到良好的控制.手术麻醉结束后患者苏醒时间变化很大,它取决于患者自身病理生理状况、麻醉用药、管理以及手术种类、手术时间等许多因素.手术后苏醒恢复时间通常在60~90min之内,超过此时限者,可视为苏醒恢复延迟.这里探讨了麻醉苏醒恢复延迟原因及对策.

    作者:张云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的定义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大的健康效果.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具有可干预性,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健康到低危险状态,再高危险状态,然后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后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作者:唐臻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1年12月对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处理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应用阿托品和氯磷定治疗,4例患者接受呼吸机支持治疗.结果 5例死亡,总病死率为16.67%.需要接受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者中,3例死于呼吸道感染.结论正确应用阿托品、氯磷定以及维持呼吸功能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罗琼;付淑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体位与护理风险防范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本院66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术中体位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头高脚低位、头低脚高位、膀胱截石位等腔镜手术体位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和对应的护理措施,认为术中保持正确的体位、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并及时采取对症措施,是确保患者手术成功和防范护理风险的重要保证.

    作者:胡湘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32例,对围手术期采取的相关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效果分析,指导临床实践.结果:32例患者手术均得到完整实施,手术时间平均在6.8小时.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治愈.结论:正确及时的综合护理有利于急性坏死性肠炎围手术期的开展,利于患者康复治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易春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了应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30例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监测142个周期临床证实已受孕10例,受孕率为58.82%.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的发育及排卵.对不孕症的诊断、治疗可提供较为可靠的客观依据.对提高不孕症治疗的受孕率,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疤痕平在皮肤创伤与烧伤中的应用

    目的:疤痕平在皮肤创伤与烧伤的疗效观察与应用.方法:通过我科2011-2012年收治198例临床应用疤痕平治疗患者效果观察.结果:疤痕平应用于临床皮肤创伤烧伤比一般换药或烧伤膏效果好,180例2创面全部愈合,仅18例留有浅表性疤痕,但不影响功能.结论:疤痕平适用烧(烫)伤创面无渗液及肉芽组织的形成的初愈期的创面;已形成的各类瘢痕.尤其适用于面部四肢外伤,方法简单,减轻疼痛,预防粘连,缩短疗程,瘢痕愈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梅;欧菊霞;王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关于GMP认证若干问题的探讨

    GMP认证制度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验的一种手段,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在GMP认证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与GMP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人们对GMP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我国的GMP认证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卫红;孟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邻近皮瓣转移结合外固定架联合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

    目的:探讨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采用邻近皮瓣转移结合外固定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钢板螺钉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邻近皮瓣转移结合外固定加联合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3个月,对照组为7.5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良率为73.3%,两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采用邻近皮瓣转移结合外固定架联合治疗,利于骨折及创面愈合,促进功能恢复,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刁鉴伟;韦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外科应用镇痛泵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应用自控止痛泵需采取的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是否使用自控止痛泵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120例术后患者(实验组)应用镇痛泵进行镇痛的临床护理观察,并比较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实验组各不同手术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各VAS评分区间都有明显差(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给药途径VAS评分低于PCEA途径(P<0.05).结论: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止痛效果可靠,PCIA途径镇痛优于PCEA,但是不良反应多.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尽量减轻不良反应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唐雪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