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艳;邵慧娟;张明亮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O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70例患者实施到从入院、手术、出院、化疗全程的护理,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跟踪调查记录.结果:本组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2~16个月,其中7例肿瘤复发,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膀胱灌注需长期且反复进行,护理人员的正确、合理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易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ADL的影响.方法:20例脊髓伤患者予以运动、作业和物理治疗及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康复评定.结果:经过90天的康复治疗,20例患者AD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治疗能显著促进脊髓损伤患者ADL能力的提高.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同治疗方式疗效比较方法选自我院2009年到2011年134名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7人,实验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实验组术后角膜散光比对照组小,实验组的手术后的视力恢复和对照组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较好的手术方式,能有效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提高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护理质量,本文总结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3例.讨论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胆道镜开展手术治疗的护理工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均成功治愈出院,在手术中并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手段能提高患者手术后的预后质量,以及能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全面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凌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剖宫产切口处妊娠的诊断和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间经超声诊断为子宫切口妊娠的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超声影像表现为孕囊型,14例表现为混合性肿块型.所有病例中22例经不同方法的预治疗后在超声引导下顺利行清宫术,且所有病例均找到绒毛组织证实.余下病例4例直接接受外科手术,1例自动出院.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剖宫产切口处妊娠的有效方法,它对该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郑洁怀;王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采用Pt/SiO2为催化剂,在高压反应器内进行了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硫酸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并考察了催化剂的反复使用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85℃,17%稀硫酸,0.4MPa压力下,Pt/SiO2催化剂5g,产品纯度可达98%以上.
作者:汤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路径在肛肠科免陪护理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7例肛肠科免陪区护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免陪护理模式;在免陪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入观察组患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经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满意度、住院时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下表;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未出现病情恶化或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医护理路径方法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在其他科室广泛应用.
作者:孙文婷;夏海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宣传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意识的行为策划,影响人们的思想意思,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也是如此,目的是使育龄群众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国策,享有计划生育的权益同时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采取相应的宣传方法,通过计划生育宣传的具体实现得到实现.
作者:吴菊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痛苦小的灌肠方法.方法 将100例患者对照组用一般灌肠液灌肠与实验组用肥皂生理盐水加入少量甘露醇分别作保留灌肠.结果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肥皂生理盐水加甘露醇保留灌肠液更有效,消除便秘易于被患者接受.
作者:李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中毒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经治的23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分析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22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服毒量大,合并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发生急性中毒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受伤害的程度降低.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安全防范,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伍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合并过敏性哮喘孕妇中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对36例妊娠合并过敏性哮喘孕妇进行家庭护理模式.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P<0.05),临床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家庭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哮喘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李琳;姜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肋骨骨折及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对15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急救护理,对血、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和胸腔闭式引流及时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蒋颖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导致患者不孕,的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治疗方案.方法:全面回顾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其中,前一组患者口服抗生素,同时施行宫腔镜下插管输卵管通液术,后一组患者再加活血类中药通输卵管.结果:对照组病人39例有效,有效率为65.5%,治疗组病人56例有效,有效率为93.3%.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能够显著提升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惠茹;王梅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对200例胎膜早破产妇进行临床观察,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对分析,观察组产妇不给予抗生素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使用.通过对他们的阴道内分泌物及宫颈管内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白带常规机胎膜病例检查后进行比对,终得到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均有3例B族链球菌感染者出现,同时观察组出现40例厌氧菌感染者,对照组则是45例,其他相关检查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得出结论胎膜早破常见原因为厌氧菌感染,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给予抗生素预防应用没有必要.
作者:卢琦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于目前通风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分别从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各种原因引起患者的尿酸含量增高.发病机制:内源性及外源性途径增加尿酸含量.结论:对痛风患者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药物治疗仍然是在治疗痛风的主要方法,治疗的关键在于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控制,在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其它手段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魏艳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颈静脉采血是儿科护士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但颈静脉与颈神经伴行,操作不慎易引起严重后果,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作者:封雷;仇艳;陈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中老年发病率很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极大.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为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本文旨在对心脑血管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做概述,特别是中药在此类疾病上的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工人.主诉:神志不清、失语、四肢瘫痪78天.1997年3月8日上午8时家人发现其在床上昏迷不醒,呼之不应,四肢软瘫,随即送我院就诊,体查:体温正常,R20次/分,P56次/分,BPl5/10KPa,中度昏迷状,双瞳孔φ:左3mm,右6mm,对光反射消失,颈软,四肢软瘫,各种反射消失.按脑出血,脑疝形成,予脱水、抗感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20天,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并出现肺部感染,而于4月6日转至某医科大学附院住院,经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后诊断为:右额顶叶、胼胝体脑出血吸收期,左脑室积血、积水,脑动脉瘤,经开颅清除血肿及积水、脑动脉瘤切除术两次手术及静滴脑活素等药物治疗58天,肺部感染及脑疝消失,昏迷减轻,时能睁眼,但神志仍不清,靠胃管鼻饲饮食,遂于6月4日出院转回我院要求以中草药治疗.
作者:黄永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HCC)是世界上为常见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彻底治愈的难度很大,患病死亡率高.根据目前的研究报道,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复发转移.研究统计结果显示HCC病患处切除5年后的复发率为55% ~62%,切除肿瘤直径小于5cm的小肝癌复发率为44%,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则更高.因此抗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降低术后复发率是目前HCC治疗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作者:袁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外阴白色病变(亦称外阴营养不良、外阴白斑)是以外阴部皮肤及黏膜不同程度的变白、变薄、萎缩以及增厚似皮革、粗糙、湿疹样改变的状态,可伴有外阴奇痒、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1].我科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0例,均符合<实用妇产科学>制定外阴白色病变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24~80岁,平均52岁;对照组5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两组病程均在3个月~5年.两组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