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钱晓涛;赵腊梅;谭树宣;杨培文

关键词:尿激酶,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用药时机、剂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8月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5例,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对比不同溶栓时间患者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h溶栓者12例、3~6h溶栓者15例、>6h溶栓者8例;<3h溶栓者与≥3 h溶栓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梗死部位、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应用尿激酶溶栓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再通20例,平均溶栓时间(1.9±1.5)h,低于溶栓失败15例(4.3±1.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再灌注心率失常发生率与发生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2例,死亡率5.71%,<3h溶栓者、病发≥6 h溶栓者死亡率、肺水肿发生率、牙龈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溶栓者、≥6 h溶栓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h,应积极行尿激酶溶栓,有助于降低并发、死亡风险,发病3~6h可以溶栓,大于6h不应溶栓,可增加并发风险,收益小,风险高.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XRCC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XRCC1基因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化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XRCC1的表达情况,分析XRCC1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 XRCC1阳性表达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RCC1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无相关性,测定XRCC1的表达水平可为胶质瘤的个性化化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参智;罗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过氧化氢对PC12细胞PI3K、Akt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PC12细胞PI3K、Akt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氧化损伤致PC12细胞凋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PC12细胞贴壁后,换无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H2O2组(100、150、200 μmol·L-1).24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PI3K、Akt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H2O2均可降低PI3K、Akt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随着H2O2浓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I3K、Akt mRNA表达逐渐降低(P <0.05);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且150 μmol·L-1H2O2可显著降低PI3K、Akt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H2O2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PI3K、Akt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

    作者:杨小静;王艳杰;高海宁;赵丹玉;李刚;柳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rugada综合征研究现状

    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病,多以晕厥和猝死为首发症状.1992年Bru-gada兄弟首次报道后,一直是心血管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BrS诊断包括心电图Brugada波和典型临床表现.目前,唯一被证明能有效预防BrS患者发生猝死的措施是埋藏式心脏转复心脏复律除颤器,药物治疗仍首选奎尼丁.本文就BrS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心电图表现、诊断及危险分层及治疗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琪瑶;江晓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8例血液透析中经常低血压的老年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14例,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2.3%、29.9%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病人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韩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取SD大鼠20只,采用手术方法制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术后用麝香保心丸进行药物治疗,治疗6 w后进行电生理检测及免荧光染色.另取20只糖尿病大鼠用安慰剂治疗做对照.结果 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结果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小燕;王远征;李航旭;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诊治疗122例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出血性胃炎的方法,评价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诊需接受治疗的出血性胃炎患者122例,平均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其中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前也酌情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分别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保守治疗组共6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8.4%;手术治疗组6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1%,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治愈率75.4%较手术治疗组59.0%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出血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治疗,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效果相差不明显,均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姜振中;翟诚顺;王栋;孙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内胆汁淤积机制的新假说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肝脏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胆汁流障碍是导致胆汁淤积的重要因素.胆汁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肝细胞内胆盐的分泌,是在胆汁中水份转运的主要驱动力.肝细胞胆小管膜是胆汁分泌的限速步骤.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8,AQP8)高表达于肝细胞胆小管膜上,跨膜转运水分子进入胆小管.研究表明AQP8在胆汁淤积的小鼠模型中表达下降;我们利用AQP8敲除小鼠发现,AQP8敲除明显减少了胆汁分泌量,胆汁中胆盐显著增加.因此,我们设想AQP8敲除可能通过提高胆盐输出泵的分泌活性增加胆盐浓度,进而损伤胆小管膜,导致胆小管形成减少,终导致肝内胆汁淤积.AQP8的激动剂或内源性AQP8表达的再激活将是一个治疗肝内胆汁於积的新策略.

    作者:于凤爽;范永刚;武民君;李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Orem自护理论对养老机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养老机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锦州市养老机构中选取60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Orem自护理论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为期8周的护理干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对实验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Anginal Frequency,AF)维度除外.结论 Orem自护理论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可以在养老机构中推行Orem自护理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识能力和治疗满意度,加强其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会君;杨璇;程玲;孙冬梅;滕孝宇;鞠淑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评价指标的建立

    目的 探讨并确立科学的可操作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探讨,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计算指标的权重.结果 确定了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6项并计算权重.结论 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作者:仪宁;刘洪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旋心并室内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本文报道一例右旋心并室内阻滞的病例,通过改变导联位置确诊.提醒结合右旋心解剖结构,有助导联校正明确诊断.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尿道镜联合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在治疗前尿道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尿道会师术的技术方法特点,总结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的临床应用优势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12例骑跨伤的患者联合应用输尿管镜及尿道镜实施尿道会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前尿道断裂伤,均会师成功,术后定期尿道扩张,未出现因尿道狭窄行二期手术的患者.结论 双镜联合尿道会师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可作为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佳选择.

    作者:邱腾;黄后宝;胡小桃;程庆水;夏东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探讨在老年临床心力衰竭诊治过程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就早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予以综述.由于对舒张性心衰认识程度不够,未能采取积极合理治疗,导致患者症状不缓解,终发展为收缩性心衰,预后差,治疗被动.更积极控制好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进展、减少病人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更有意义的指导.

    作者:程芳;范英超;司海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关于维生素D与慢性肾脏病的新进展

    维生素D在体内合成代谢参与多种肾生理活动,并且保护肾脏免受各种病因的侵害.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一方面因肾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致维生素D生成减少;另一方面,肾脏本身为维生素D的主要靶器官,CKD患者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的减少,尿蛋白的丢失及多通路的激活加重肾脏病的进展.因此,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不仅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及骨营养不良,且加速肾小球的纤维化及肾小管硬化.

    作者:史伟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地域特性对妇科疾病影响多样本分析

    目的 探讨地域特性对某些妇科疾病的影响,为能够进行有针对性开展妇科检查及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纳入国内吉林、北京、湖南、江苏、湖北、陕西、广东七省市妇科体检数据,检索时间截止2014年8月,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患病风险RR值及敏感性系数△R值,检验地域对不同妇科疾病的影响及敏感程度.由此判断地域对妇科疾病统计结果的影响.结果 分析表明,慢性宫颈炎吉林、北京、湖北,31 ~40岁的患病风险RR值分别为0.99、1.01、0.98非常接近.子宫肌瘤,吉林、北京、湖南、江苏31~ 40岁发病风险RR值高是吉林2.08,低是湖南0.09;41~50岁发病风险RR值高是江苏1.49,低是湖南0.19;阴道炎吉林、北京、湖南三省市,31 ~40岁发病风险RR值高是吉林2.17,低是湖南0.35;41~50岁发病风险RR值高是湖北1.72,低是湖南0.35;在31 ~40岁年龄段,地域因素对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平均灵敏度分别为:1.11、91.2、59.5;在41~50岁年龄段,分别为:6.66、29.5、53.5.结论 地域因素对慢性宫颈炎几乎没有影响,对子宫肌瘤、阴道炎妇科病发病率影响比较大.女性应该根据自己本地区妇科疾病的发病特点,自觉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饮食及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减少妇科疾病发生.

    作者:卢秀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临床作用

    目的 研究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7月至2014年开始实施院前急救流程规范管理后7 364次院前急救案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比2010年至2012年6月7 944次院前急救案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家属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院前急救流程规范管理后抢救成功率为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9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纠纷发生率观察组为1.68%,显著低于对照组3.32%,家属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可显著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吕博文;赵德明;李荣杰;莫俊强;梁俊杰;刘华耀;石健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二维超声在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在诊断产妇分娩后42 ~ 56 d子宫复旧不良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观察分析产后42~56 d血性恶露未净产妇338例和恶露干净产妇62例子宫复旧的情况.结果 两组经腹部二维超声测子宫三径大小之和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露干净组宫体回声均匀,血性恶露未干净组38例宫腔中可见大小不等的不均质中低回声区.结论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是产后42 ~ 56 d血性恶露不净的征像,会影响产妇围产期的生活质量.二维超声在产后检查中的应用对及时了解子宫恢复情况并防治出血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绍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以及hsCRP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治疗后,对其炎症因子rNF-α、IL-6、hsCRP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从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老年病科随机选择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给予治疗组厄贝沙坦片,一共治疗8 w,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压和血清中的TNF-α、IL-6、hsCRP的水平,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还能抑制患者的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的水平,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苏保宏;何有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FA值、ADC值在脑梗塞病程中的变化规律

    目的 探讨FA值、ADC值在脑梗塞病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梗塞位置位于基底节区的11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分别在3d内、两周及四周左右时行常规MRI扫描及DTI扫描.DTI数据进行后处理,分别测量患者病侧病灶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的FA值及ADC值,分析患者组病侧和健侧相应区FA值及ADC值及不同时期的差异,以及分析FA值、ADC值的变化.结果 绝大多数病例ADC值在急性期显著下降,随后呈上升趋势;FA值在发病后持续下降.结论 缺血性脑梗塞后ADC值及FA值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

    作者:李宝珍;翟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门诊收治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布地奈德治疗),实验组33例(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哮喘症状明显好转,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很好疗效.

    作者:冯炎锋;陈凤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合肥市某地区妇女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合肥市某社区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了解社区居民对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方法 于2014年3月到2014年4月,以合肥市某社区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使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社区居民乳腺癌防治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近3年乳腺癌筛查率为29.2%,主要包含乳房自检2.3%,临床触诊4.9%,X线或B超检查5.2%.未筛查组女性乳腺癌早期症状、高危因素及筛查方法等知识知晓率得分低于筛查组女性得分,年龄偏小、学历越高、职场女性筛查知识知晓率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92.0%被调查者认为开展乳腺癌筛查知识的健康教育师必要的.结论 社区居民对乳腺癌筛查知识知晓率较低,有必要在社区开展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