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涛;赵腊梅;谭树宣;杨培文
目的 对合肥市某社区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了解社区居民对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方法 于2014年3月到2014年4月,以合肥市某社区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使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社区居民乳腺癌防治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近3年乳腺癌筛查率为29.2%,主要包含乳房自检2.3%,临床触诊4.9%,X线或B超检查5.2%.未筛查组女性乳腺癌早期症状、高危因素及筛查方法等知识知晓率得分低于筛查组女性得分,年龄偏小、学历越高、职场女性筛查知识知晓率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92.0%被调查者认为开展乳腺癌筛查知识的健康教育师必要的.结论 社区居民对乳腺癌筛查知识知晓率较低,有必要在社区开展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肝脏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胆汁流障碍是导致胆汁淤积的重要因素.胆汁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肝细胞内胆盐的分泌,是在胆汁中水份转运的主要驱动力.肝细胞胆小管膜是胆汁分泌的限速步骤.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8,AQP8)高表达于肝细胞胆小管膜上,跨膜转运水分子进入胆小管.研究表明AQP8在胆汁淤积的小鼠模型中表达下降;我们利用AQP8敲除小鼠发现,AQP8敲除明显减少了胆汁分泌量,胆汁中胆盐显著增加.因此,我们设想AQP8敲除可能通过提高胆盐输出泵的分泌活性增加胆盐浓度,进而损伤胆小管膜,导致胆小管形成减少,终导致肝内胆汁淤积.AQP8的激动剂或内源性AQP8表达的再激活将是一个治疗肝内胆汁於积的新策略.
作者:于凤爽;范永刚;武民君;李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染料木黄酮干预肝癌细胞SMMC7721.MTT法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染料木黄酮对ERK及EGFR活化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法检测染料木黄酮对SMMC7721细胞ERK及EGFR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染料木黄酮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抗增殖活性具有浓度依赖性;染料木黄酮还可抑制ERK与EGFR的活化,并抑制ERK及EGFR间的相互作用.结论 染料木黄酮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GFR/ERK通路活化有关.
作者:戴红良;贾桂枝;赵艳;王晶;梁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出血性胃炎的方法,评价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诊需接受治疗的出血性胃炎患者122例,平均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其中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前也酌情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分别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保守治疗组共6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8.4%;手术治疗组6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1%,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治愈率75.4%较手术治疗组59.0%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出血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治疗,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效果相差不明显,均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姜振中;翟诚顺;王栋;孙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胎母输血(fetomaternal hemorrhage,FMH)是一种较少见的产科疾病,即指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胎儿不同程度的失血及母体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症候群,是胎儿非免疫性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胎盘屏障被破坏时,胎母输血更常见,严重者可导致围产儿死亡,文献报道的FMH发生率为0.3%[1].由于发病隐匿,多数不能早期诊断,漏诊率较高,大量胎母输血,可导致存活者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胎儿死亡[2].国内有报道FMH患者围产期胎儿死亡率高达33%~50%[3].本文报告2例我院收治的胎母输血病例,并浅析救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蒋铭华;刘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7月至2014年开始实施院前急救流程规范管理后7 364次院前急救案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比2010年至2012年6月7 944次院前急救案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家属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院前急救流程规范管理后抢救成功率为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9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纠纷发生率观察组为1.68%,显著低于对照组3.32%,家属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可显著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吕博文;赵德明;李荣杰;莫俊强;梁俊杰;刘华耀;石健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取SD大鼠20只,采用手术方法制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物模型.术后用麝香保心丸进行药物治疗,治疗6 w后进行电生理检测及免荧光染色.另取20只糖尿病大鼠用安慰剂治疗做对照.结果 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结果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小燕;王远征;李航旭;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定量测定分析溶血对18项血清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其干扰机制.方法 选取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门诊健康体检正常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希森美康)SYSMEX-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溶血标本其血清血红蛋白(Hb)的含量作为判定溶血的程度.采用德国罗氏P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正常血清标本和溶血标本中ALT、AST、LDH、GGT、CHOL、TG、Scr、ALP、GLU、SUA、CK、BUN、TB、DB、TP、ALB、K+、Ca2+18项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 轻度溶血(0.3 ~3 g/L),血清中CHOL、CK、ALB增高(P<0.05);AST、LDH、K+显著升高(P<0.01);GGT、ALP、TB、DB降低(P<0.05);ALT、TG、Scr、GLU、BUN、TP、SUA、Ca2无显著性变化(P>0.05).重度溶血(Hb>3.0/L),血清中CHOL、ALB、TP增高(P<0.05);ALT、AST、LDH、CK、K+显著升高(P<0.01);GGT、TB、降低(P<0.05);ALP、DB显著降低(P<0.01);TG、Scr、GLU、BUN、SUA、Ca2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针对临床血液标本溶血前后及不同溶血程度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定量测定分析,比较标本溶血对不同检测项目影响程度的大小,探讨其干扰机制,对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谢跃;刘一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探讨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法治疗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从而为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实践提供借鉴依据和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本组患者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前后的FSH、LH、E2、PRL、T、FBG、FINS和GIR.结果 (1)在LH、E2、PRL、T等4项指标上,治疗后患者指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在FBG和FINS上,治疗后患者的指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在GIR方面,治疗后患者的指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实践过程中,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理想手段之一.
作者:王耀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XRCC1基因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化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XRCC1的表达情况,分析XRCC1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 XRCC1阳性表达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RCC1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无相关性,测定XRCC1的表达水平可为胶质瘤的个性化化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参智;罗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探讨在老年临床心力衰竭诊治过程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就早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予以综述.由于对舒张性心衰认识程度不够,未能采取积极合理治疗,导致患者症状不缓解,终发展为收缩性心衰,预后差,治疗被动.更积极控制好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进展、减少病人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更有意义的指导.
作者:程芳;范英超;司海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并确立科学的可操作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探讨,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计算指标的权重.结果 确定了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6项并计算权重.结论 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作者:仪宁;刘洪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促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三七总皂苷低、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灰度值.结果 模型组和三七总皂苷组大鼠MI边缘区MVD及VEGF、bFGF蛋白表达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三七总皂苷组大鼠MI边缘区MVD及VEGF、bFGF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促进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而发挥缺血心肌保护作用,可能机制为增强心肌VEGF、bFGF蛋白表达.
作者:陈社带;邹燕;赵伟国;刘锐锋;李运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病原因及与颈椎曲度变化、脊髓后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3年采用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4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11例设定为A组,其余63例患者设为B组.术前、术后均行MR、CT及CR明确诊断,行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index,CCI),测定C2-7Cobb角计算颈椎曲度变化量,MR矢状位测量脊髓后移量等.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术前JOA评分、C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CCI、曲度变化量、脊髓后移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量和术后CCI之间、JOA评分改善量和脊髓后移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有较高的发生率(14.9%),术中应避免过度矫正后凸,可行预防性切开椎间孔.术后颈椎曲度及脊髓后移与神经功能恢复无相关性.
作者:于斌;夏英鹏;杜文军;李辉南;高军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通过介绍药物性肝病的基本概念,药物性肝病在我国常见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进展,提出对于药物性肝病的诊治仍需强调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临床治疗上应针对病例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
作者:董海宁;LI Jing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柳氮磺胺吡啶栓、中药灌肠与两药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直肠炎(UR)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UR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A组予柳氮磺吡啶栓,B组中药保留灌肠,C组同时予柳氮磺吡啶栓和中药保留灌肠.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肠镜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在改善腹痛程度、腹泻次数、黏液脓血便的量方面,同组自身比较,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间比较C组在改善腹痛程度、黏液脓血便方面较A、B组作用明显(P<0.05);腹泻次数3组患者2组间比较无改善(P>0.05);肠镜积分治疗后3组均降低(P<0.05),C组与A、B组比较降低明显(P<0.05),A组与B组比较无差异(P>0.05).总有效率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柳氮磺胺吡啶栓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R疗效显著,在改善腹痛、黏液脓血便及结肠镜检方面均优于单一治疗.
作者:梁晓芳;孟妍忻;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治疗后,对其炎症因子rNF-α、IL-6、hsCRP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从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老年病科随机选择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给予治疗组厄贝沙坦片,一共治疗8 w,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压和血清中的TNF-α、IL-6、hsCRP的水平,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还能抑制患者的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的水平,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苏保宏;何有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地域特性对某些妇科疾病的影响,为能够进行有针对性开展妇科检查及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纳入国内吉林、北京、湖南、江苏、湖北、陕西、广东七省市妇科体检数据,检索时间截止2014年8月,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患病风险RR值及敏感性系数△R值,检验地域对不同妇科疾病的影响及敏感程度.由此判断地域对妇科疾病统计结果的影响.结果 分析表明,慢性宫颈炎吉林、北京、湖北,31 ~40岁的患病风险RR值分别为0.99、1.01、0.98非常接近.子宫肌瘤,吉林、北京、湖南、江苏31~ 40岁发病风险RR值高是吉林2.08,低是湖南0.09;41~50岁发病风险RR值高是江苏1.49,低是湖南0.19;阴道炎吉林、北京、湖南三省市,31 ~40岁发病风险RR值高是吉林2.17,低是湖南0.35;41~50岁发病风险RR值高是湖北1.72,低是湖南0.35;在31 ~40岁年龄段,地域因素对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平均灵敏度分别为:1.11、91.2、59.5;在41~50岁年龄段,分别为:6.66、29.5、53.5.结论 地域因素对慢性宫颈炎几乎没有影响,对子宫肌瘤、阴道炎妇科病发病率影响比较大.女性应该根据自己本地区妇科疾病的发病特点,自觉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饮食及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减少妇科疾病发生.
作者:卢秀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对脐动脉血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GDM合并PE孕妇(研究组)和同期60例正常健康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孕妇产前一周内脐动脉血流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对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相关指标及妊娠结局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研究组脐动脉RI、PI及S/D值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71.15%)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P<0.05);研究组平均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1 min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GR、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可导致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可能性,因此临床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此类孕产妇的综合监护.
作者:孙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对照组患者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内科治疗和常规的医学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积极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和随访护理等.在患者出院之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与护理后血压水平、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血压明显降低且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服药的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显著比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小(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健康感觉、睡眠质量、躯体感觉、认知功能和生活满足感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1).结论 优化护理干预可以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改善,有助于提高老年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魏燕旋;黄桂芝;梁梅冰;吴丽英;郑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