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环;黄永翔;曾伟雄;方快发
目的 探讨针灸辨证论治治疗恢复期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恢复期中风患者46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择针灸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治疗的24例资料为治疗组,选择头电针疗法进行治疗的22例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7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组显效7例,有效6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6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 针灸辨证论治在治疗恢复期中风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德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调查儿童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A)的患病情况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预防和治疗儿童牙科恐惧症提供依据.方法 200例到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门诊接受牙科诊疗的6~12岁的儿童牙病患者,采用儿童恐惧调查-牙科分量表(Children Fear Survey-Dental Subscale,CFSS-DS)调查儿童牙科恐惧情况,并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发出200份问卷,收回197份,有效196份.牙科焦虑量表(DAS)平均分值为12.35±3.33,较健康儿童偏高.儿童牙科恐惧症患病率为37.75%.个人情况中独生子女、直接牙科经历对促进DA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DA发生的危险因素.在造成牙科恐惧状态的事件中,躺在牙椅上、听到牙钻转动的声音、父母或家长的态度对促进DA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D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儿童牙科恐惧症是一种由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独生子女,遭受直接牙科经历的儿童,躺在牙椅上、听到牙钻转动的声音、父母或家长的态度为儿童牙科恐惧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宋丽敏;高秀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异物与高位肛周脓肿的关系以及在临床治疗当中高位肛周脓肿与肛管直肠异物的治疗方法以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对2010-2012年来我院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病人和肛管直肠异物的病人各20例进行手术治疗,并对两种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重点观察两种病的异同点并在实践中加以区别,以防造成误诊.结果 在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排便控制力的降低,其余19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患者当平均接受治疗时间为2 w,在随后的半年内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没有术后漏气漏液、肛瘘、肛门失禁和肛门肿胀的发生.患有肛管直肠异物的患者中2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果 挂线治疗对于高位肛周脓肿的治疗疗效显著.通过简单手术对肛管直肠异物进行清除可得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两种病的病理变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若不进行仔细的观察容易造成误诊,所以这就需要临床医师认真负责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诊断后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黎耀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且对不同护理方式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针对性干预后,心理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比例较高.结果 针对性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治疗中容易产生的焦虑等情绪,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因而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小妃;陈凌云;黄晓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高乙肝病毒(HBV)载量孕妇宫内感染阻断.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选择我院高HBV载量孕妇139例:HBsAg、HBeAg和(或)抗HBe和抗HBc阳性、HBV-DNA≥1.0×107 拷贝/mL.随机分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孕妇28、32、36 w肌注HBIG200IU,对照组孕期不采取特殊措施.二组新生儿出生6 h内肌注HBIG100 IU,乙肝疫苗全程接种,采集出生及12月龄静脉血,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HBV-DNA.结果 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观察组10.1%(8/79)低于对照组31.7%(19/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持续至12月龄,HBV慢性感染率观察组8.9%(7/79)低于对照组23.3%(14/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阻断率观察组91.1%(72/79)高于对照组76.7%(46/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成功率观察组77.2%(61/79)高于对照组66.7%(40/6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高HBV载量孕妇孕末期应用HBIG可降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及慢性感染率,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率.
作者:周影;赵勇;包淑平;齐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肠内影响支持在胃恶性肿瘤术后经空肠造口管的应用概况.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恶性肿瘤后经空肠造口管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进行术后经空肠造口后第2天早晨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整个支持治疗为期9 d.对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整个营养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比为进行支持治疗的高,47例患者在手术12~16 h内肛门正常排气且无其他异常现象出现.有效率为94%.结果 对胃恶性肿瘤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患者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胃肠功能更快恢复,且该治疗方法毒副作用非常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任永春;陈显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rtery,64SCTCA)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102例惠州市沿海地区居民冠心病患者资料,分析其64SCTCA资料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结果相比较,观察64S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阴/阳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 64SCTCA和CAG在检出≥50%狭窄节段数方面,未见显著差异(χ2=0.04,P>0.05);以CAG为金标准,64SCTC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5%、97.86%、92.00%和97.45%.结果 64SCTCA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冠心病的筛查、早期诊断方面,具有安全可靠、风险小、无创性等特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快发;吴慧忠;刘文兵;张亦辉;饶志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阑尾炎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价值与优势,以减少因术前误诊对病人造成的额外创伤.方法 回顾我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共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14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误诊12例;对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结果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12例病人术前均误诊为阑尾炎,术中腹腔镜探查及时修正诊断,行相应手术处理,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果 有些疾病临床表现酷似阑尾炎,依靠病史、体征及常规辅助检查较难鉴别,而腹腔镜手术能够很好地探查腹腔,及时明确诊断,避免因术前误诊导致误切阑尾而遗漏真正病变,减少对病人造成的额外创伤.
作者:马永香;王海军;刘文利;王爱华;姜元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患有结肠癌的72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经过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等方面的医疗护理效果.结果 72例患者均以临床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于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心理护理在产前焦虑、抑郁障碍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产前存在焦虑、抑郁障碍的孕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加强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医护依从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加强产前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分娩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为母婴安全生命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冼华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房室传导径路中由于不同水平(如近端和远端)受损程度不同,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复合性房室阻滞,使心电图变得复杂.本文报道两例复合性Ⅱ度房室阻滞,分别表现为PR间期延长的文氏周期和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并简要讨论机制和临床意义.
作者:饶莹莹;陈娟;刘仁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Ⅲ期尘肺患者的CT图像表现,分析Ⅲ期尘肺患者肺结核的分布情况及结核病灶特点.方法 选择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资料完整且经淮北矿业股份公司尘肺病诊断小组确诊的62例Ⅲ期煤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使用飞利浦双排螺旋CT常规、薄层及高分辨扫描,观察并比较3组检查方法显示的CT图像,并观察结核病灶的分布特点及病灶继发性病变.结果 高分辨率CT扫描后肺结核的检出率为74.19%,明显高于常规CT、薄层CT扫描组,卫星灶、空洞、钙化在高分辨率CT图像上的检出率较其余两组高;高分辨CT影像显示,结核病灶多位于右肺上叶或两肺上叶;且肺部结核病灶的继发性改变以肺空洞、钙化为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Ⅲ期尘肺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较高,且高分辨率CT扫面对结核的检出率高,检出的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以空洞、钙化为主.
作者:姚玉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SWMA)现象,然后研究SWMA对DCM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收集从2001年5月至200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DCM) 患者176例.通过使用心脏彩超检查来把患者分开为普遍运动减弱(GH)组(88例)和SWMA组(88例),然背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后采用随访比较的方法来比较2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通过与GH组相比,SWMA组患者他们的左室扩大更为明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3±5):(67±5)mm,P<0.01,并且SWMA患者的心脏功能减退更为严重,左室射血分数为(32±5)%:(37±5)%,P<0.01;SWMA患者与GH患者间的比较,相关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MA是造成DCM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CM可以导致SWMA,因此SWMA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叶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及病情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V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9例RA患者、92例对照组(其中非RA患者52例、健康体检人员40 名)进行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将RA患者按修正的SHARP法评分分为骨侵蚀组与无骨侵蚀组,分析抗CCP抗体、RF与骨侵蚀的相关性;并结合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评价RA病情.结果 抗CCP抗体诊断RA的敏感性为67.4%,RF诊断RA的敏感度为73.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97.8%、96.8%)分别显著高于RF对RA的诊断(78.3%、76.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可提高至84.3%、98.9%.抗CCP抗体阳性与RA患者骨侵蚀明显相关(P<0.01),RF与RA患者骨侵蚀无相关(P>0.05).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的CPR水平(28.7±22.8)mg/L、ESR水平(46.5±23.3)mm/h分别显著高于抗CCP阴性的RA患者(15.4±9.2、19.9±17.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抗CCP抗体对RA有较好的敏感度及很高的特异性,作为RA早期诊断指标,抗CCP抗体优于RF,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抗CCP抗体对评估RA患者病情活动性及判断关节侵蚀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志伟;李大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表达水平,探讨Cys-C对冠心病临床病情与病变程度的判定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由我院心内科收住院的15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组)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6例.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将全部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8例)、双支病变组(46例)、多支病变组(54例).并选取体检健康者50 人作为对照组(NG组).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全部组别人员血中Cys-C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SA组、UA组、AMI组、NG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1.15±0.28)mg/L;(1.25±0.25)mg/L;(0.81±0.29)mg/L;(1.01±0.26)mg/L;SA组、UA组均高于NG组,AMI组低于N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组(1.34±0.33)mg/L高于单支组(0.95±0.31)mg/L和双支组(1.11±0.32 )mg/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血清Cys-C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病变程度有关系,能有助于判定病情与病变程度.
作者:林佩环;黄永翔;曾伟雄;方快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OSAHS的病因,探讨手术治疗儿童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 静吸复合麻醉下,70度鼻内镜经口咽以电动吸割器切除腺样体,高频电刀扁桃体切割器切除扁桃体.结果所有387例病例中,总有效率99.4%.结果 全麻下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唱得龙;侯艳鹏;徐振明;郭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显微切除联合羊膜及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复发翼状胬肉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均治愈,对照组治愈率为80%,两组均行平均(14.5±2.5)月随访,对照组25眼中,复发率为24%;观察组25眼中,复发率为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采用显微切除联合羊膜及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复发翼状胬肉可降低复发率,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郑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使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方法 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日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使用胆道镜、腹腔镜联合经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取出结石.结果 90例患者中,双镜联合取石成功有83例,5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切开胆总管方式取出结石,2例术中开腹取出体内结石.9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92 min,术后4~10 d出院,所有患者术后一般状况均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胆管炎、胆漏、胆管狭窄、胰腺炎等术后并发症,术后经B超、MRCP联合检查未发现残余胆道结石存留.9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果 采取腹腔镜下使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取石方式具有出血少、对患者损伤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苏鉴柠;陈剑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16例患者行CT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疼痛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4例患者疼痛减轻,术后3个月,12例疼痛消失者无复发,2例疼痛减轻患者疼痛消失,2例仍部分缓解.结果 CT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沈旭辉;刘会;王天成;刘婧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社区干预,并且于干预前后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提高,血压显著下降.结果 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永嫦;蔺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