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TURP)患者中的应用

武爱君

关键词:TURP, 舒适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TURP的患者19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疼痛和满意度的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对TURP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 mg tid 连用8 w,对照组加用淀粉制成的安慰剂.实验采用双盲的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ST段变化;观察治疗期间是否有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及严重冠脉事件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及严重冠脉事件.结论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厉飞飞;郭雯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钻孔术联合VSD治疗四肢长骨骨外露2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骨钻孔术联合(Vacucon-sealing drainage,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长骨骨外露的效果.方法 对27例四肢长骨骨外露患者行骨钻孔术及VSD治疗7~10 d,创面肉芽生长良好者行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移植,肉芽生长欠佳者予以二次清创及VSD治疗并待创面肉芽新鲜后植皮.同时选择既往住院的同等面积和深度的骨外露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银锌霜换药,后期行植皮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5例因肉芽未完全覆盖外露骨组织行二次VSD治疗,27例患者皮片成活良好,平均住院天数47.7 d,随访6个月无复发.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2.3 d.结论 骨钻孔术联合VSD治疗四肢长骨骨外露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高峰;张博;崔晓林;胥学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肺结核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典型病例确诊并不困难;但以肺部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时确诊比较困难,容易误诊误治.现报道以肺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SLE患者误诊为肺结核1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作者:康立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睾丸扭转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一侧阴囊疼痛为主诉,术前均行睾丸鞘膜穿刺液化验及阴囊彩超检查,穿刺液细胞计数均提示红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无增加,多普勒彩超表现为患侧睾丸肿大,睾丸血流消失23例,减少3例.结果 26例患者中患侧复位1例,患侧复位并对侧固定4例,仅行患侧切除11例,患侧切除并对侧固定10例.结论 睾丸鞘膜穿刺液化验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快速、简便和可重复的临床检测方法.尽早手术探查可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降低睾丸切除风险.

    作者:王啸;黄后宝;程庆水;沈群山;姜书传;卓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月经健康教育及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自制量表对816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痛经发病率达71.2%,伴随症状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女大学生痛经与节食减肥、吃早餐习惯、经期食生冷或辛辣食物、经期受寒、平均每日运动时间、睡眠质量、精神压力及痛经家族史8个因素有关(P﹤0.05).结论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病率较高,痛经大学生经期生活质量较差,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里因素可诱发痛经的发生,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张丽凡;郑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TAT3及其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属于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类配体激活的一种转录因子,因其可介导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的生成而被确认为癌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STAT3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并且与胰腺癌的耐药有关.因此,阻断STAT3及其参与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管理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管理方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提供优良有效的营养管理.方法 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总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在部分肠内营养加部分肠外营养的原则下,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通过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管理,D组(试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情况显著好于其他3组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部分肠内营养(PEN)结合部分肠外营养(PPN)的方法,大程度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延长生存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姚萍;孟勇;孙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对血清饥饿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血清饥饿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不同剂量左卡尼汀(20、40、80 μg/mL)治疗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Wsetern blot 法检测心肌细胞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左卡尼汀明显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caspase-3表达降低.结论 左卡尼汀对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焦洪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TURP)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TURP的患者19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疼痛和满意度的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对TURP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爱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肝源性糖尿病是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发生的糖尿病.由于肝脏是体内葡萄糖代谢非常重要的器官,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时影响糖的正常代谢,发生糖耐量减低或出现糖尿病.该病发病较缓慢,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加重肝损害甚至发生肝癌几率增大.因此,肝源性糖尿病是需要临床引起重视及积极治疗的疾病.现就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刘会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 对患者快速血液检测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及肌钙蛋白(cTnT)的含量进行初步诊断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类型及疾病的进展程度.方法 选择符合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组:患者72例,包括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组3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症(非ACS)组37例,其亚组包括主动脉夹层破裂(AD)组17例和肺动脉栓塞(PTE)组20例;非急性心血管疾病组为对照组40例.结果 急性心血管疾病组的三种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非急性心血管疾病组;其中,AD和PTE组中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升高,并且D-二聚体显著升高组AD可能性大,另外肌钙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含量明显高于AD和PTE组.结论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的含量可以应用于急诊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初步筛查,显著提高急诊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确诊率.

    作者:李凤;李来传;史有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预防及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5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情进展分为手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对患者进行GCS、NIHSS、GOS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进行生存率、GCS、NIHSS、GOS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早期发现及手术治疗,对合理救治并发脑梗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峰;张继伟;闫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腮腺肿瘤切除术面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整理2006年以来关于腮腺肿瘤切除、围手术期面神经保护的文献资料,就解剖、手术方法、术中监护、面神经修补、吻合,术后处理等方面作以介绍.

    作者:梁艳;张永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静脉炎60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炎的发生因素,为临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静脉炎60例.结果 静脉炎的发生与药物本身、机械刺激、穿刺针的粗细、抗生素的使用、感染因素、留置时间、氯化钾的使用等因素相关.结论 了解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对预防静脉炎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诸家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钾血症:临床关注的心电图问题

    心电图是诊断高钾血症、判定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我们临床心电图资料和文献复习,简述高钾血症临床心电图分析困惑的问题:高钾致窦室传导阻滞、引起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和Brugada样改变、可影响持久性房颤、心脏起搏和旁路传导等复杂心电图改变.

    作者:陈娟;刘仁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凝血四项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在临产孕妇中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的健康临产孕妇(均为妊娠38周以后临产)157例(研究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未孕妇女108例(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时间(thrombin time,TT)进行检测,并相互比较.结果 研究组PT、APT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T:10.8±1.4/11.9±1.3,P<0.05;APTT:32.8±3.6/30.4±1.9,P<0.05),Fib含量明显增加(4.3±0.23/2.8±0.53,P<0.01),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孕妇女体内凝血时间、纤溶活性和抗凝成分均发生显著性改变,血液凝固性提高.因此产前及时检查凝血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及时发现潜在的产科DIC意义重大.

    作者:李关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

    目的 为评价中青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关联.方法 利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7篇符合要求文献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合并分析,通过Z检验分析合并意义,并进行异质性及敏感性检验.结果 检索到相关合格文献7篇,包括1 00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1 474例对照组.Meta分析研究发现,高血脂合并的OR值及95%的CI(可信区间)是1.76(1.39~2.24),P<0.000 01.发表性偏倚和敏感性分析显示各种危险因素在不同效应模型下的合并效应值结果较接近,表明结果较为稳定.结论 高血脂是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维维;蒋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值,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FBG)、糖尿病病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收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0~65岁,男女各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年龄40~60岁,男50例,女35例.采集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吸烟比例、饮酒比例、空腹血糖.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杜精睛;马跃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LC组)作为研究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血清TIMP-1及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 (1)CHB组、LC组血清TIMP-1水平分别为(139.7±13.1)μg/L、(280.6±18.4)μg/L均高于对照组(85.6±11.2)μg/L(P<0.05);(2)血清TIMP-1水平从CHB组到LC组呈递增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TIMP-1与HA、PC-Ⅲ、Ⅳ-C、LN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TIMP-1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肝纤维化四项检测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沈慧杰;褚瑞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GP73、AFU及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H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GP73、AFU及AFP的含量,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及AFU水平均明显高于后3组,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及AFU阳性率分别为64.58%、83.33%、75.00%,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HCC阳性率达95.83%,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AFU及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HCC诊断价值.

    作者:马丽敏;贾德兴;冯静;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