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光;刘丹平;韩宝芹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的化学萃取方法,对异种神经移植段进行脱细胞处理,构建异种神经去细胞基质膜管,应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取新鲜兔坐骨神经,切成长10mm的神经段,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反复处理新鲜的兔神经段构建成异种神经去细胞基质膜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结果 4个月后异种神经基质膜管与大鼠坐骨神经缝合处愈合良好,未见有神经瘤及粘连,HE染色显示异种神经基质膜管组桥接处再生神经结构连续性良好,移植段可见神经纤维及新生的血管.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阳性的雪旺氏细胞沿神经纤维分布成条带状.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再生的神经纤维较粗大,排列紧密,呈均匀一致圆型或椭圆型,髓鞘较厚,轴突结构完整.结论 联合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的化学萃取方法构建的异种神经去细胞基质膜管可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作者:刘品端;王伟;智晓东;梅晰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纳米人工椎板在脊柱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于2005年7月至2006年8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集病例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1~62岁,椎管狭窄16例,椎管狭窄伴脊柱滑脱6例,椎间盘突出12例.行脊柱后路椎管扩大,人工椎板植入术,术后3 d,10天检测生化全项,了解肝肾功能变化.术后定期随访复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摄X线片,了解椎弓根内固定及纳米人工椎板的位置.部分患者行CT检查.结果 34例手术切口Ⅰ/甲愈合.术后生化全项检测提示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3个月随访的30例病例中,28例患者恢复良好.复查X线提示脊柱序列良好,行椎弓根内固定者内固定可靠,部分复查CT患者可见纳米人工椎板位置良好.结论 纳米人工椎板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瘢痕形成和保持脊柱后部结构稳定性方面具有明确作用.
作者:张元和;卢伟;张明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像学诊断在首诊于眼科颅内静脉窦血栓(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21例在眼科就诊后,8例行头部CT检查,3例行MRI检查,6例先后行CT及MRI检查,结果 均未见异常.21例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静脉窦狭窄、充盈缺损和显影不足.结论 DSA是诊断CVST的金标准,眼科医生应当注重对CVST的认识.
作者:王大江;方伯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认为UAP是易损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发生了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冠状动脉痉挛以及远端小血管栓塞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所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常见类型[1-3].
作者:史晓燕;徐兆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本文总结1992年6月至2007年间我院共做胃镜检查3830例,结合活检及术后病理确诊老年人食管癌27例,青壮年食管癌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兰;李树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TNF-α的表达增加,在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中TNF-α具有损伤与修复双重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致炎、促凝血机制、血脑屏障破坏、诱导缺血耐受及神经生长因子生成等有关.
作者:高敏;董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小儿外阴阴道炎临床感染情况并提出保健措施.方法 对96例外阴阴道炎患儿(A组)与同期108例无感染小儿(B组)进行比较,探讨外阴阴道炎患儿阴道菌群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保健措施.结果 两组阴道菌群分离率均以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较高,两组阴道菌群分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具有不良生活卫生习惯者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 对小儿外阴阴道炎诊断仅进行阴道菌种分析,对病原体的诊断是不够的,应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纠正小儿地不良卫生习惯,加强局部卫生保健也是预防阴道炎的重要措施.
作者:田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c-jun N-末端激酶(pJNK)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人参皂甙Rg1 10、20、40 mg/kg组、尼莫地平1 mg/kg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4h后pJNK的表达.结果 人参皂甙Rg1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pJNK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89±6.77),(15.19±4.59),(9.15±4.77),均低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27.15±8.46).结论 人参皂甙Rg1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pJNK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作者:包翠芬;刘霞;秦书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牙冠大面积缺损、残根残冠临床上比较常见,以往均被拔除,如今随着修复技术的发展,开展用桩核铸造技术修复残根残冠,即在彻底根管治疗后的缺损牙体上先完成桩核部分,再于铸造桩核上制作烤瓷全冠.
作者:那冬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在骨组织工程的载体外包裹多糖生物膜(PSBM),减少种子细胞在复合载体时的外溢逃出,验证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全骨髓法获得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取第三代细胞种植于支架材料载体多孔纳米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A-W-MGC/CS)上,分2组,实验组载体外用多糖生物膜物理包裹,对照组不包裹多糖生物膜,观察载体外培养皿上的细胞生长数量;MTT检测细胞活力;电镜观察载体上细胞粘附生长情况.结果 实验组培养板上载体外漏细胞较少,对照外漏细胞较多:MTT检测两组细胞活力差别无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实验组载体上细胞粘附生长较对照组稍优.结论 多糖生物膜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倪建光;刘丹平;韩宝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们自2005-2007年的临床修复治疗中,选择了685例患者临时冠粘接中,在氧化锌丁香油粘接剂中加入适量的碘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宇;于丽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又称家族性震颤或良性特发性震颤,约1/3以上的患者有家族史,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
作者:王红艳;白依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7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1-2005年诊治的7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寒战、高热、右上腹胀痛、肝肿大、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B超首诊阳性率达94%以上,大部分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抽脓和(或)置管引流而治愈,经腹切开引流和肝部分切除术仍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宜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袁大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的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猪附红细胞体部分CDS基因序列(AJ504999)设计引物,建立一种新的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通过实验室染毒实验,建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小鼠模型,并应用研制的PCR方法进行实验室验证.应用建立的PcR诊断方法对辽宁5个城市的385个猪样本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情况调查,确定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率.结果 成功建立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通过染毒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并估计出辽宁省猪群中附红细胞体总体感染率95%的可信区间为(82.50%,89.44%).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为辽宁地区乃至全国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数据.
作者:巴彩凤;李久纯;冯会权;赵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IK3C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例LSIL,30例HSIL,50例SCC石蜡标本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别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PIK3CA在LSIL和HSIL的阳性率分别是20%和63.3%,差异有显著性(P=0.044);②PIK3CA在宫颈鳞癌组织高表达,阳性率为76%,但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关联.结论 ①PIK3CA在LSIL向HSIL的转变过程中,表达增强,PIK3CA高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参与宫颈癌变过程;②PIK3CA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不明显.
作者:孔德存;万义增;姜彦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变化及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型糖尿病单纯脑缺血组及PC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及高剂量组(200 mg/kg),于脑缺血后24 h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iNOS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局灶性缺血组大鼠海马组织iNOS活性明显降低(P<0.01);PC低、中、高剂量组均不同程度降低iNOS活性(P<0.01),改善神经细胞的受损程度: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5),但中、高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C对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能够降低海马组织iNOS的活性.
作者:宋晓伟;闵连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绝经后阴道流血(post 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老年妇女妇科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现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2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鑫;杨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面神经因其解剖结构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缺损.其传统修复方法是以自体神经移植修复,虽然其效果较好,但因其来源而受限.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找到一些不同的材料来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如同种异体神经、人工神经等,但这些修复方法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是对周围性面神经缺损的各种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作者:杨美丰;张荣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CLEBPβ)是转录因子C/EBPs家族的重要成员,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域和二聚化功能域.它主要通过对靶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发生与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等重要生命活动;其功能受到蛋白酶降解、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本文综述有关C/EBPβ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胡晟;苏玉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左季肋部及左腰背部反复胀痛7年,加重半个月,2001年不明原因感觉左季肋部胀痛,数日后自行缓解,每年发作数次,2005年外院检查左肾上腺区囊实性占位,半个月前再次发作,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患者发病以来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饮食、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减轻.
作者:高云刚;孙振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