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光;刘丹平;韩宝芹
目的 在骨组织工程的载体外包裹多糖生物膜(PSBM),减少种子细胞在复合载体时的外溢逃出,验证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全骨髓法获得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取第三代细胞种植于支架材料载体多孔纳米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A-W-MGC/CS)上,分2组,实验组载体外用多糖生物膜物理包裹,对照组不包裹多糖生物膜,观察载体外培养皿上的细胞生长数量;MTT检测细胞活力;电镜观察载体上细胞粘附生长情况.结果 实验组培养板上载体外漏细胞较少,对照外漏细胞较多:MTT检测两组细胞活力差别无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实验组载体上细胞粘附生长较对照组稍优.结论 多糖生物膜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倪建光;刘丹平;韩宝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别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复合异种骨、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异种骨以及单独植入异种骨对兔坏死股骨头的修复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以判定骨髓骨髓单个核细胞是否对股骨头坏死有修复作用.方法 23只新西兰白兔,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建立双侧股骨头坏死模型,取其中45个坏死股骨头,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15只股骨头.对照组为髓芯减压后单独的异种骨植入,实验1组为髓芯减压后植入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异种骨,实验2组为髓芯减压后植入复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异种骨.术后2、4、8周,分别行X线检查、Masson染色检查、及新生血管面积百分比和新生骨小梁体积百分比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新西兰白兔23只,均进入结果 分析.X线及Masson染色检查示实验1、2组修复效果相同,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新生血管面积百分比和股骨头新生骨体积百分比比较,同时期实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且统计学差异明显.而实验1、2组间除2、4周血管面积百分比外,其余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确有修复坏死股骨头的效果,且与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效果相似.
作者:卢伟;张元和;宝东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器官和组织的缺损或衰竭是临床遇到的极具危害性的医学难题,尽管目前人们通过器官或组织移植、外科再造和使用机械装置等治疗手段,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不少缺陷.
作者:吕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X线平片、CT及磁共振观察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表现,探讨其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影像诊断依据.方法 对50例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年龄在20~65岁之间分别进行X线平片、CT及磁共振平扫.X线平片(20例)、CT(20例)、MRI(10例),比较三种影像学的不同表现.结果 X线平片20例,均表现为股骨头持重区骨小梁增粗且模糊不清,持重部位呈斑片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影,本组均可见(占100%).CT扫描20例,平扫均表现为股骨头形态塌陷,其中显示高密度硬化4例(占20%),股骨头碎裂,显示高密度区内有不规则透亮区,呈高低混杂密度改变有3例(占15%).MRI扫描10例,T1WI呈斑点状或小囊状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本组4例,T1WI与T2WI均为不规则低、等、高混杂信号,本组3例,股骨头塌陷、变形,T1WI与T2WI均为不规则形低信号3例.结论 MRI能及时发现X线平片和CT呈阴性的病例,而在MRI上显示双线征,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敏感.
作者:谷娜;王倩;李羽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c-jun N-末端激酶(pJNK)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人参皂甙Rg1 10、20、40 mg/kg组、尼莫地平1 mg/kg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4h后pJNK的表达.结果 人参皂甙Rg1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pJNK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89±6.77),(15.19±4.59),(9.15±4.77),均低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27.15±8.46).结论 人参皂甙Rg1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pJNK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作者:包翠芬;刘霞;秦书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毛冬青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毛冬青三个剂量组.采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1 h,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观察25,50,100 mg·kg-1毛冬青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CIRI模型组脑组织TNF-α及Caspase-3的表达增加;与CIRI模型组比,各剂量毛冬青提取物均能使脑组织TNF-α及Caspase-3的表达下降.结论 毛冬青提取物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及Caspase-3表达的表达,并对脑组织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盛怀龙;董秀兰;李宝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面神经因其解剖结构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缺损.其传统修复方法是以自体神经移植修复,虽然其效果较好,但因其来源而受限.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找到一些不同的材料来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如同种异体神经、人工神经等,但这些修复方法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是对周围性面神经缺损的各种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作者:杨美丰;张荣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变化及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型糖尿病单纯脑缺血组及PC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及高剂量组(200 mg/kg),于脑缺血后24 h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iNOS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局灶性缺血组大鼠海马组织iNOS活性明显降低(P<0.01);PC低、中、高剂量组均不同程度降低iNOS活性(P<0.01),改善神经细胞的受损程度: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5),但中、高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C对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能够降低海马组织iNOS的活性.
作者:宋晓伟;闵连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纳米人工椎板在脊柱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于2005年7月至2006年8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集病例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1~62岁,椎管狭窄16例,椎管狭窄伴脊柱滑脱6例,椎间盘突出12例.行脊柱后路椎管扩大,人工椎板植入术,术后3 d,10天检测生化全项,了解肝肾功能变化.术后定期随访复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摄X线片,了解椎弓根内固定及纳米人工椎板的位置.部分患者行CT检查.结果 34例手术切口Ⅰ/甲愈合.术后生化全项检测提示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3个月随访的30例病例中,28例患者恢复良好.复查X线提示脊柱序列良好,行椎弓根内固定者内固定可靠,部分复查CT患者可见纳米人工椎板位置良好.结论 纳米人工椎板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瘢痕形成和保持脊柱后部结构稳定性方面具有明确作用.
作者:张元和;卢伟;张明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transthoraciccore needle biopsy,TNB)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刨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1].
作者:孔庆杰;陈荣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7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1-2005年诊治的7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寒战、高热、右上腹胀痛、肝肿大、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B超首诊阳性率达94%以上,大部分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抽脓和(或)置管引流而治愈,经腹切开引流和肝部分切除术仍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宜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袁大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的化学萃取方法,对异种神经移植段进行脱细胞处理,构建异种神经去细胞基质膜管,应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取新鲜兔坐骨神经,切成长10mm的神经段,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反复处理新鲜的兔神经段构建成异种神经去细胞基质膜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结果 4个月后异种神经基质膜管与大鼠坐骨神经缝合处愈合良好,未见有神经瘤及粘连,HE染色显示异种神经基质膜管组桥接处再生神经结构连续性良好,移植段可见神经纤维及新生的血管.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阳性的雪旺氏细胞沿神经纤维分布成条带状.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再生的神经纤维较粗大,排列紧密,呈均匀一致圆型或椭圆型,髓鞘较厚,轴突结构完整.结论 联合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的化学萃取方法构建的异种神经去细胞基质膜管可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作者:刘品端;王伟;智晓东;梅晰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我院自2006-2007年共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8例,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现将我院收治的20例DKA患者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曲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免疫机制障碍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的综合症,是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除输血等支持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脾脏切除和多种免疫抑制疗法.
作者:王红;李学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κ阿片受体激动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研究κ阿片受体激动剂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 μM诱导心肌肥大,观察U50488H1 μM对它的作用,并和洛沙坦(los)1 μM组做对比观察κ阿片受体的激活对心肌肥大的作用.用Lowry法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含量;用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细胞体积;用[3H]-leueine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的合成.结果 AngⅡ1 μM使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蛋白表迭及细胞体积明显增加;U50488H1 μM能够降低由AngⅡ引起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蛋白表达,以及体积的增加,从而抑制心肌肥大,并且抑制程度与los1 μM相似.结论 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能够抑制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作者:张伟;王洪新;吴国强;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Ⅳ型胶原在生后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Ⅳ型胶原在小鼠肾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生后不同日龄小鼠肾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和体视学方法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Ⅳ型胶原表达于生后各日龄小鼠肾脏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基膜,且随着肾脏的发育成熟,Ⅳ型胶原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 在生后肾发育成熟过程中,Ⅳ型胶原表达于基膜存在的部位,可能对基膜的发育成熟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田鹤;郭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STN),观察对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研究STN对PF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以不同频率电刺激(20、50、100、130、200 Hz,强度0.4 mA,波宽0.06ms,时程5 s)STN,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大鼠PF神经元放电的变化.结果 刺激频率低于100Hz时,多数神经元无明显反应;刺激频率为130 Hz和200 Hz时,大多数神经元呈兴奋反应,放电明显增多.结论 高频刺激大鼠STN对PF主要为兴奋作用,提示高频刺激STN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机制有PF神经元活动的参与.
作者:亢宁;高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偏瘫是急性脑卒中常见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偏瘫康复的研究日益增多.偏瘫早期康复能够很大程度上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存在治疗时机、方法的选择及康复知识的普及等一些问题.
作者:武丽芳;董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左季肋部及左腰背部反复胀痛7年,加重半个月,2001年不明原因感觉左季肋部胀痛,数日后自行缓解,每年发作数次,2005年外院检查左肾上腺区囊实性占位,半个月前再次发作,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患者发病以来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饮食、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减轻.
作者:高云刚;孙振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