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措施探讨

杜振华;吴俊梅;金晓霜;王静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 感染因素, 防治措施
摘要:目的 了解丹东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感染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2007年5月由我所对1 423例城镇无业、下岗女工和农村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妇科检查,结果统一录入生殖健康档案.结果 1 423例检查对象中,患病人数673例,总患病率47.29%;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BV)、盆腔炎、非特异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分析表明:生殖道感染与不良卫生习惯、大量应用抗生素、激素水平下降、阴道灌洗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改变观念和态度、改变不良个人卫生行为是预防RTI发生的主要措施.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珠子肝泰分散片中鞣云实精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了珠子肝泰分散片中鞣云实精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醋酸水溶液(22:78),检测波长为268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 μL.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 三批样品的鞣云实精的含量分别为5.31、5.24、5.20 mg/片.结论 该方法可行,便于操作.

    作者:陈晓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生大鼠肌源性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目的 探讨骨骼肌源性干细胞体外培养、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I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大鼠骨骼肌源性干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培养液中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分析肌源性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蛋白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肌源性干细胞.结果 经过两步消化和差速贴壁后, 成功培养出高纯度的肌源性干细胞,细胞免疫荧光结果为desmin(+).结论 通过体外原代培养获得高纯度肌源性干细胞,结蛋白细胞免疫荧光可以对其早期鉴定,为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提供种子细胞.

    作者:刘福强;刘畅;杨彪;梅晰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抚顺地区婴儿脐血IgE水平与特应性疾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评估脐血IgE水平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阳性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测定134例脐血中IgE的含量.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电话或门诊随访,共5次(目前已完成前4次).详细记录婴儿发生湿疹、反复哮喘和荨麻疹等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等情况.结果 随访134例,随访率100%,有42例正常,有92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脐血IgE水平大于0.35 KU/L的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为84例(68.7%),其中发生婴儿湿疹63例(47.0%),荨麻疹25例(18.7%),反复喘息12例(9.0%);脐血IgE水平小于0.35 KU/L的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为8例(6.0%),发生婴儿湿疹3例(2.2%),荨麻疹4例(3.0%),反复喘息4例(3.0%).结论 结果提示脐血IgE水平升高的婴儿易患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婴儿湿疹和荨麻疹.脐血IgE水平升高结合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价值较高.

    作者:孙盈建;魏庆宇;朱哓明;曹发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处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vome,OSAHS)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低通气或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心肺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并发症--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可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在呼吸系统,可致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夜间哮喘.

    作者:张承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预激综合征并束支或房室阻滞患者PJ间期分析

    目的 分析预激综合征并束支阻滞、房室阻滞对PJ间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典型预激综合征并束支阻滞或房室阻滞患者有典型预激表现时和消除旁路传导(消融旁路10例,间歇性2例)后心电图:测量PR间期、QRS时间(形态)、PJ间期,分析旁路传导和旁路部位对PJ间期的影响.结果 (1)12例(并束支阻滞8例、一度房室阻滞4例),在消除旁路传导后PJ间期均延长(0.28~0.36 s).(2)旁路前传(典型预激)时,12例PJ间期均较消除旁路传导时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缩短0.02~0.12 s);一度房室阻滞4例缩短后的PJ间期仍>0.26 s(0.28~0.30 s);并束支阻滞则与旁路位置有关:旁路位束支阻滞同侧(6例),PJ间期均缩至正常范围(0.22~0.25 s),位异侧1例缩为0.27 s,1例为0.25 s.结论 (1)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可掩盖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同时能不同程度的缩短延长的PJ间期:(2)预激综合征PJ间期延长提示并房室阻滞或束支阻滞,但PJ间期正常不能排除束支阻滞.

    作者:刘仁光;徐兆龙;孙凯;张英杰;路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正常产、剖宫产出血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33例剖宫产患者,163例正常产患者,均为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分别给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处理,观察出血量及副反应.结果 ①剖宫产患者,缩宫素组出血量为(639±232)mL ,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 (575±152)mL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正常足月产患者,产后出血量缩宫素组(582±212)mL,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 (480±204)mL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期引产患者,产后出血量缩宫素组(499±170)mL,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 (400±168)mL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能明显减少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量,尤其是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者,效果好于缩宫素,且副作用小.

    作者:施晓玲;张丽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活性测定方法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生化自动分析仪动力学测定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hosphoglyceromutase,PGAM)的方法并评价此方法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探讨人体血清PGAM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等疾病中的早期作用建立良好的方法基础.方法 PGAM活性测定采用3-磷酸甘油酸为底物,经烯醇化酶等一系列偶联,以340 nm波长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根据NADH吸光度变化可求出PGAM总活性.结果 通过一系列参数的测定建立了良好的能适应生化自动分析仪的PGAM活性测定方法.结论 全自动酶偶联法操作简单、测定快速、稳定性好,灵敏度和精确度高,抗干扰性强,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

    作者:罗喜钢;张一兵;张淑芹;王尚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阿片类物质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哺乳动物脑中存在有阿片受体以来,它们的药理学特征已得到充分阐述,这使对阿片碱类药物的药物作用原理的认识进入到分子水平.但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却未能取得很大进展,这主要是由于阿片受体很难在保持配体结合活性的条件下被纯化.尽管如此,阿片受体的纯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仍取得了实质性进步.

    作者:王大鹏;王权;王洪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天津塘沽传染病医院31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均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变化、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PE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毒症状明显改善,TB、 ALT、PTA、NH3下降明显(P<0.01),Ca降低(P<0.05),肾功能(BUN、Cr)、电解质(K、Na)、ALB、无显著变化.31例患者总死亡率为45.16%,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P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联合内科基础治疗既可以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状态,维持内环境稳定,又可以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值得更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作者:王春艳;刘秀玲;周敏;娄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Vitapex糊剂和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根尖诱导形成术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Vitapex糊剂和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形成术中的疗效.方法 100颗急慢性牙髓炎的年轻恒牙分2组,分别用Vitapex糊剂和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尖诱导形成术.结果 随访1.5年后,Vitapex组促进根尖闭合的疗效优于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组(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是一种理想的根尖形成诱导剂.

    作者:李日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胶质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30%~50%[1],而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肿瘤经过缓慢的无血管生长期后,进入血管形成期,使瘤体得到营养而生长,因而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生长和侵袭的前提.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尤为重要.胶质瘤是一种富含血管的恶性肿瘤[2] ,血管的生成有利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作者:魏晓妍;高志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辽宁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缬沙坦,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40例,依那普利治疗组30例,治疗6个月,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结果 与治疗前比,2组治疗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下降(P<0.01),但2组无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可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

    作者:李妍;张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中血管密度测量分析

    人类血管瘤的发病率较高.婴幼儿血管瘤发病率可高达10%,其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的60%.由于血管瘤的生长直接影响面部的美观及口腔颌面部的功能,故及时采取恰当方法治疗成为必要.而判定增殖期血管瘤增殖期大小,也就是判定血管瘤是否还将快速生长成为众多治疗方法选择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组织学,对血管瘤中血管密度的研究,从一个方面探讨了血管密度的大小对血管瘤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娜;邓文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元变性疾病.它以不可逆的进行性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主要的病理特征包括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老年斑(senile plaques)由类淀粉前体蛋白(APP)断裂后产生的多肽Aβ组成,而神经原纤维缠结(NTFs)是由异常细胞骨架组成的神经元内结构,由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所致[1].

    作者:李亚男;金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临床体会

    自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我科运用透视下经皮多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分型中的Ⅱ、Ⅲ、Ⅳ型股骨颈骨折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钩突解剖形态变异与慢性鼻窦炎关系的评价

    目的 通过副鼻窦冠状位CT研究钩突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28例(256侧)经CT检查的病人资料,选择冠状位CT片观测以下内容: 钩突头端的附着部位,测量钩突高度、角度及筛漏斗宽度.将钩突不同附着类型的钩突高度和角度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并分析钩突常见解剖变异分布情况及其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结果 钩突头端的附着部位有4种类型:钩突分叉型 (41.01%);中鼻甲型(26.17%);纸样板型(17.96%);颅底型(14.38%).这4种类型的发病率在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有显著差异.钩突高度、钩突角度和筛漏斗宽度及钩突形态变异在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钩突形态变异与慢性前组鼻窦炎关系密切.

    作者:刘宏伟;谷京城;崔颖;类延华;曲成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多巴胺受体基因与帕金森病病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多巴胺(Dopamine,D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主要参与运动、情感以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1],曾被认为是去甲肾上腺素(NE)的前体,没有自己的独立功能.20世纪60年代应用左旋多巴(L-DOPA)替代治疗帕金森病取得显著疗效,这是神经递质药理学研究第一次取得的突破性成就[2].然而,黑质部位DA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的原因始终不清楚.

    作者:董耀东;刘晓芳;徐万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CTGF反义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 应用反义RNA技术特异性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原代VSMC,使用脂质体法将携带有CTGF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GF(-)转染入VSMC,Western Blot技术观察CTGF的表达以及蛋白激酶B(Akt)的活性,MTT法及划痕试验测定VSMC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 pcDNA3.1(+)-CTGF(-)转染VSMC后CTGF的表达明显降低,Akt的活性降低,VSMC的增殖和迁移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应用反义RNA技术可特异性下调CTGF表达,并通过降低Akt的活性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霍晓川;罗俊生;孙霄云;关宁;彭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TS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为25、50、100、200、400 nmol/L的TSA作用于SW579细胞株,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的体外增殖、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 TSA作用后对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发现有典型的凋亡小体生成;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率随TS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TSA可抑制SW57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新;肖建英;张秀梅;李男;宋其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