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23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黄雁峰;赵翔

关键词:肺癌, 外科手术, 预后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种相关预后因素,以规范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和提高其远期疗效.方法 对1991年至2003年我院手术治疗的1523例非小细胞肺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523例NSCLC中502例1期的5年生存率55.03%,378例Ⅱ期41.24%,598例Ⅲ期19.23%,45例Ⅳ期肺癌4.36%,689例NO肺癌的5年生存率49.97%,401例N1的23.18%,406例N2的18.44%,27例N3无5年生存,1年生存率仅21.82%,992例鳞癌的5年生存率42.97%,403例腺癌的26.32%,差异显著(P<0.01).结论 分期因素,尤其是N因素和病理类型是肺癌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综合治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有新的前景.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CO中毒患者血清CK变化27例分析

    一氧化碳(CO)是危及生命的一种急危重症,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外,往往还引起其他组织的损害.我们对27例不同程度的CO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进行了测定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罕见的红细胞聚集致假性红细胞减少1例

    正常人的血液中一般含为单个、不聚集、流动的红细胞,在某些病理的条件下,红细胞可大量聚集,造成假性减少,给血常规检验者带来一定困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衍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通过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其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变化,以达到增强对其病的护理工作.方法 对306例患几分别进行年龄及发病特点的统计,再根据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提出来自己的护理体会.结果 对306例患儿的对症护理以及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护理,使医疗及护理工作收效显著.结论 重视并提高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家长的生理及其心理的护理工作,对惠儿早日康复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翟凤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冠心丹参注射液药效学研究

    目的 观察冠心丹参注射液对健康成年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以结扎冠脉30min再灌注9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观察血流动力学、生物化学和组织学指标,评价大鼠缺血再灌注前冠心丹参片预处对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等容期压力大变化速率(±dp/dtmμm)等指标的影响;通过测定再灌注90 min后血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对药物保护心肌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冠心丹参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脏的缩舒功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末期血中LDH和CK活性;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冠心丹参注射液预处理组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的损伤.结论 冠心丹参注射液有抗大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作用.

    作者:吴健;承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方法 超声造影采用编码相位反转技术,对30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附件区囊实混合性肿物或实性肿物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造影增强特征.结果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不同,卵巢良性肿瘤显示瘤体均匀性增强,多数从周边向内部灌注,可见血管形态规则;而恶性肿瘤显示瘤体不均匀性增强,多数以血管为中心向瘤体内部灌注,可见粗大、扭曲、走向不规则的供养血管呈蟹足样或树枝状穿入瘤内.结论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不同,有助于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及早期卵巢癌的发现.

    作者:宋丹阳;李仁丽;史铁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试验

    目的 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对本地区大肠杆菌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微生物学和生化实验诊断大肠杆菌病;采用药敏试验测得的敏感药物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硫酸安普霉素、盐酸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对试验动物进行分组用药.试验鸡700羽,设6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100只.结果 在所选8种药物中,鸡大肠杆菌对硫酸安普霉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硫酸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盐酸多西环素、盐酸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硫酸链霉素和诺氟沙星耐药.结论 应用筛选的敏感药物治疗锦州地区鸡大肠杆菌病效果良好.

    作者:王书全;张立娟;韩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轮状病毒感染致小儿肠炎的检测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本地区肠炎惠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小于5岁的肠炎患儿(106例),采集新鲜粪便,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106例肠炎患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57例,阳性率53.8%.经统计发病年龄于6月~2岁占比重较大,感染多发生于秋冬季(9~12月),与我国其他北方地区相似.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开展病原学检测,有助于避免滥用抗生素及预防暴发流行.

    作者:张扬文;晏党;黄东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覆盖义齿的临床追踪观察60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笔者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2年间收治覆盖义齿修复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60岁,平均51岁.患者咬合较紧,缺牙较多,不愿意或不适合做固定义齿修复.义齿种类分布为总义齿46例,局部义齿14例.覆盖基牙分布:前牙60颗,双尖牙55颗,磨牙55颗,共170颗.

    作者:徐长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肾盂积水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始于细胞水平而终于以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在剖宫产手术中.约5%-15%患者发现有此病.而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比较罕见,且容易误诊和漏诊.如不及早发现,后果往往比较严重.我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选择109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在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与肌注催产素96例对照,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定义、发病机制、病原菌、预防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院内感然的措施,有效地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赵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花前胡丙素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前胡为伞形科前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宣散风热、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胸闷的治疗.研究表明白花前胡丙素是白花前胡的主要有效成分,除对上述系统有作用外,尚表现较强的心血管药理活性,本文对其心血管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小叶;王国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盆腔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1例临床分析

    急性盆腔炎与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和体征都很相似,易发生误诊,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我院外科术前拟诊急性阑尾炎行剖腹探查术证实为急性盆腔炎者21例.误诊之后实施手术使治疗环境更复杂,而这些误诊疾病有些根本不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对误诊原因和如何防止误诊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总结.

    作者:王文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脂多糖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泌NO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源性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于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时,NO产生和释放的变化,以及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S-methylisothiourea,SMT)对其的影响.方法 运用Gfiess重氮化反应法检测NO代谢产物NO2-/NO3-来反映正常组、LPS(10μg/mL)诱导后及加入SMT(1μmol/mL)的LPS诱导后NO的活性.结果 LPS作用后,AC合成和分泌NO增加,呈时间依赖性,且在24 h增加明显;SMT能明显抑制LPS诱导AC的NO过分泌(P<0.001).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AC,LPS可诱导NO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该过程主要是通过激活iNOS表达实现的.

    作者:潘月星;金英;隋海娟;张智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内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42岁,因停经53 d要求终止妊娠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宫体增大,如孕70 d大,表面不平.B超提示:子宫增大,宫体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实性低回声区,大为4.8 cm×4.6 cm,包膜清晰,宫腔内可见一孕囊约2.3 cm×2.7 cm.诊断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人工流产术前探查官腔12 cm,吸出物中有典型的绒毛及蜕膜组织,与妊娠天数相符.术后宫腔10 cm,无任何不良反应,返回家中.

    作者:林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药物洗脱性支架的研究近况

    自支架应用于人体以来,相当高(10%~50%)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tenosis rate,ISR)率,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药物洗脱性支架的出现大大降低了ISR的发生率.本文就药物洗脱性支架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戴琰;郭鹏;刘日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嗜酸性筋膜炎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双手掌指关节、腕关节僵硬伴小腿肿胀3个月入院.人院前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掌指关节、腕关节僵硬,伴有活动受限,同时感小腿肿胀,到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断不详),予以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服药50余天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明确诊断人院.既往史无特殊.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吸烟10余年,每日20支,已戒3月余.饮酒10余年,

    作者:陈丽;肖跃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15例体会

    作者用湿润烧伤膏治疗15例化脓性中耳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湿润烧伤膏治疗化脓性中耳交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不受条件限制,且治疗效果好,促进创面愈合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面部引流作用显著.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脊髓末端因附着在脊椎管硬脊膜管盲端,停留在正常位置的下方,受到力学的伸张,扭曲,缺血等不良影响的病理状态.这种病理状态可致局部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下肢瘫痪、足部畸形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TCS于1953年首次报道,1981年Yamada等首次命名由牵拉张力对脊髓的生理影响而引起的病症为脊髓栓系综合征[1].

    作者:王一品;谢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吡格列酮对脂多糖引起的体外培养大脑皮层神经元NO释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pioglitazon,Pio)能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培养大脑皮层神经元一氧化氮释放增加,并探讨其抑制作用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6-7d的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建立脂多糖损伤和吡格列酮保护模型.采用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 脂多糖可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吡格列酮(1μmol/L)可明显抑制脂多糖引起的NO含量的升高.结论 吡格列酮可明显拮抗脂多糖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隋海娟;金英;潘月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