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张品

关键词:鼻内窥镜, 手术治疗,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病例选择, 耳鼻咽喉科, 中心医院, 诊断, 术后病理, 平均年龄, 冠状位, 资料, 住院, 应用, 扫描, 锦州, 患者, 方法
摘要:我科5年来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210病例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锦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自1999年5月至2005年3月住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10例,其中男132例,女78例,平均年龄42岁,均符合以下条件:(1)病例原始记载完备;(2)鼻窦冠状位CT扫描均诊断为慢性鼻窦炎;(3)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鼻息肉.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蒜素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传代培养人食管癌细胞,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测定Eca-109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大蒜素对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 一定浓度的大蒜素能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赵建;王中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肾小体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肾小体细胞增殖的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方法 选择不同胚龄和生后日龄小鼠肾脏做常规光、电镜标本,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肾小体内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Ⅰ和Ⅱ期肾小体内几乎所有细胞呈PCNA强阳性反应,Ⅲ、Ⅳ期肾小体内PCNA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在Ⅴ期肾小体内PCNA阳性细胞少见.电镜观察所见:早期肾小体(Ⅰ、Ⅱ)所有细胞核分裂相机率均高,Ⅲ期肾小体中的内皮细胞、足细胞核分裂相机率高,Ⅳ期肾小体中只见到内皮细胞核分裂相.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细胞增殖在小鼠肾小体发育、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旭;郭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蟾蜍灵增强全反式维甲酸对 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目的 研究蟾蜍灵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细胞存活率测定采用锥虫蓝拒染法,诱导分化采用形态学分析、四唑氮蓝(NBT)还原试验及细胞分化抗原CD11b的流式细胞仪解析.结果 蟾蜍灵5 nmol/L与ATRA30 nmol/L联合明显诱导NB4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ATRA时NBT还原率增加了59.7%及CD11b表达增加了22.4%.结论 蟾蜍灵与ATRA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ATRA对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朱志图;王言;侯科佐;刘云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原发性双侧乳腺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43岁,女性,偶然发现双侧乳腺晕外上方对称性包块.左侧1.5cm×2.0cm,右侧1.0cm×1.5cm.两个月后包块明显增大,有胀痛感.于1999年2月4日就诊于某院.经B超检查为双侧乳腺内实质性肿块,有分叶,左侧3.0cm×3.0cm,右侧3.5cm ×3.5cm.肝脾及腹腔均未见淋巴结.行双侧乳腺内肿块活检,病理为弥漫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B系来源.于1999年3月12日经北京某院行CHOP方案(CTX+VCR+ADM+PDD)化疗,21天一周期,连续2周期.双侧乳腺内肿块缩小.于1999年4月21日患者右侧外展神经麻痹.血常规:血细胞22.4×109/L,红细胞2.57×10 12/L,血红蛋白82g/L,血小板31×109/L.

    作者:王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气管插管导致环杓关节脱位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1 患者女,50岁,因胰头癌,梗阻性黄胆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分流术.麻醉方法:力月西4mg,芬太尼0.2mg,异丙酚80mg,卡肌宁50mg,快速诱导后,一次性插入内径为7.0mm气管导管,气囊充气4ml后无漏气,连接麻醉机正压通气.术中间断给予芬太尼和卡肌宁,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手术历时4小时10分钟,术毕麻醉清醒时出现声嘶,喉鸣,说话费力,先后给予地塞米松10mg,甲强龙40mg静脉注射,30分钟后重复注射1次,2小时后喉鸣有所缓解,但声嘶无明显改善.术后继续给予抗炎,雾化吸入等治疗,症状仍无明显好转,并出现饮水呛咳的症状,于术后第3天经纤维喉镜检查见:双侧杓状软骨位置不对称,右侧杓状软骨向前移位,右侧声带活动度差,双声带闭合不佳,声带无充血.诊断为右侧环杓关节脱位.经两次复位后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抗炎和雾化吸入治疗,5天后患者声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纤维喉镜检查双侧杓状软骨及声带正常.

    作者:秦丽萍;米俊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观察与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病情严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到位,则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效护理,是格林-巴利综合征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5年11月对造成呼吸肌麻痹,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45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姜黄素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及对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肾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和凋亡率.结果 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有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F=6207.813,P<0.01)与时间依赖(F=1210.386,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C2/M期细胞相对增多.结论 姜黄素可以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阻止G1期细胞向S期的进程,促进人肾癌786-O细胞凋亡.

    作者:刘岩;张春阳;姜华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体外培养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取健康人外周血贴壁单核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不同种类的血清,培养7天后用CD83McAb标记DCs,SP法检测纯度,比较各组DCs的数量.此外,MTT法检测DCs激发T细胞增殖.结果 贴壁单核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七天后,获得高纯度的能强烈激发T细胞的DCs,而且其培养受细胞因子浓度及血清种类的影响.结论 用GM-CSF及IL-4可诱导人外周血贴壁单核细胞生成DCs,其培养受细胞因子浓度及血清种类的影响.

    作者:张莉;王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恩丹西酮对静脉芬太尼术后镇痛患者胃肠动力影响的观察

    手术后患者常利用芬太尼进行经静脉途径自控镇痛(PCIA)治疗,但在达到良好镇痛镇静的同时,也会出现恶心呕吐(PONV)的不良反应.恩丹西酮是一种新型强效止吐剂,但有抑制胃肠蠕动的副作用.本研究拟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的恩丹西酮对芬太尼PCIA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王道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放射性溃疡的修复

    我科自1988年12月以来,采用皮片移植及皮瓣移植等方法修复放射性溃疡12例,随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9~71岁.受伤原因:因肿瘤行放射治疗11例,瘢痕疙瘩切除术后行深部X线照射致伤1例.损伤面积为3cm×3cm~14cm×18cm,溃疡表面有脓苔,边缘不规整,外周组织均明显发生变性、坚硬,其中1例深达骨质,伴剧痛.损伤部位:胸部5例,颈部2例,腋窝1例,骶尾部2例,下肢2例.12例患者均曾保守治疗,创面长期不愈.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Meckel腔的应用显微解剖研究

    目的 研究Meckel腔及其比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涉及Meckel腔相关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和影像学检查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成年尸体头颅标本10例,开颅切除大脑,手术显微镜观察和测量Meckel腔及其比邻结构.结果 Meckel腔是由颅后窝向颅中窝后内侧部分突入的硬脑膜陷凹,腔内容纳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池.Meckel腔由上下、前后和内外侧壁构成,其中内侧壁与海绵窦外侧壁相贴,并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比邻.Meckel腔上腔深(14.39±1.37)mm、下腔深(14.95±1.18)mm、宽(12.14±0.64)mm、厚(5.45±0.53)mm;三叉神经节长(11.90±1.16)mm、宽(10.04±1.24)mm、厚(3.44±0.74)mm.结论 Meckel腔及相邻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师林;衣服新;孔令常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探讨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新改良疝手术.自1989年美国Rutkow医生首次实施这种手术至今,己在其他国家广泛开展.1998年起在国内逐步推广,我院自2001~2005年采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7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安氏Ⅰ类拔牙与非拔牙病例牙弓宽度变化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许多研究[1]报道了拔牙与非拔牙正畸治疗后,保持尖牙与磨牙区一定宽度与稳定性有关.本研究选取安氏Ⅰ类病例通过拔牙、非拔牙、非拔牙扩弓方法进行矫治,探讨其牙弓宽度的变化.

    作者:袁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纤维桩树脂核的临床应用体会

    近年来,国外一些制造商开始研究一些新的根管桩,并逐渐应用于临床,纤维桩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我科自2005年以来引进美国BISCO公司生产的半透明石英纤维桩应用于临床制备桩核后进行全冠修复,对其修复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莉;丛镭;刘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我科5年来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210病例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锦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自1999年5月至2005年3月住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10例,其中男132例,女78例,平均年龄42岁,均符合以下条件:(1)病例原始记载完备;(2)鼻窦冠状位CT扫描均诊断为慢性鼻窦炎;(3)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鼻息肉.

    作者:张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CT脑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而多层螺旋CT的问世,特别是近年出现的16层螺旋CT,使CTA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安全和简便.我院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陈雷鸣;王志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目的 在原发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比较单发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1990年1月~2004年12月对125例单发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患者实施单纯放疗及手术切除加放疗,全脑照射30~40 Gy/2~3周后,再缩野局部追加15~20 Gy/1.5~2周.立体定向放疗应用γ-刀治疗.结果 手术切除加放疗的中位生存期10.5个月和一年生存率64.5%显著优于单放组的6.3个月和14.9%(P<0.05).单纯的立体定向放疗中位生存期9.6个月和一年生存率61.8%显著优于单纯的全脑照射组的6.3个月和14.9%(P<0.05).但这组资料分析结果不能表明手术和立体定向放疗那一种更好.结论 单发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采用手术加放疗比单纯放疗效果好.单纯的立体定向放疗优于单纯的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切除的结果相同.

    作者:马明;赵建;王中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骨密度测量的临床价值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容易引起多发骨折及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有证据表明有一部分中年人也出现了骨质疏松症,其治疗周期长,后遗症多,为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尽早检测和发现骨质疏松症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医学界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我们采用16层螺旋CT测量腰椎1~3椎体松质骨骨密度(BMD),为骨质疏松症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判断依据.

    作者:邵奎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在治疗原发病及抗心衰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房颤46例,效果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6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术中护理抢救

    本组对我院自2002~2006年6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抢救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为18~52岁,平均年龄为35岁.60例中出血部位分别为输卵管伞端18例、壶腹部12例、子宫角6例、4例为二次宫外孕、15例输卵管结扎术后、5例为不孕症.

    作者:史淑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