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报告

姚维华

关键词:应用,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髓内钉治疗, 疗效, 方法, 处理
摘要: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处理上有不同的方法,是否用内固定亦有不同的意见,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并且花费巨大[1],也是糖尿病护理中的一大难题.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根据经典Wagner分级法[2]见表对26例Ⅱ~Ⅲ级糖尿病足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军;蒋丛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喉切除发音假体的应用

    全喉切除术治疗了喉癌,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是术后患者丧失了自然发音的功能,带来了很多心理、社会、经济方面的严重后果.全喉切除发音重建给外科医生,发音病理学家,语言康复训练师带来了不断的挑战.

    作者:曹隆和;谷京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例大面积褥疮合并绿脓杆菌感染治疗护理体会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是其它疾病未经很好护理而造成的皮肤破损.引起褥疮基本、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1].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53、p73在胃癌及不典型增生中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p53、p7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胃癌和40例不典型增生病例中p53、p73蛋白的表达情况(10例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胃粘膜组p53、p73蛋白无表达;p53蛋白在胃癌组阳性表达率为71.4%,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30%(P<0.01);p73蛋白在胃癌组阳性表达率为64.3%,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22.5%(P<0.01).结论 p53、p73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晓林;高志安;聂洪材;齐凤杰;孟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OX-2和VEGF-C在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6例食管鳞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中COX-2和VEGF-C的表达.结果 66例食管癌组织中COX-2和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70%和56.06%,其表达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二者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0.05),且COX-2和VEGF-C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479P<0.01).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有COX-2和VEGF-C的高表达,而COX-2可能参与VEGF-C淋巴管生成通路,它们的表达可能在食管癌淋巴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华;高志安;聂洪材;孟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T冠状面扫描诊断支气管异物(附13例报告)

    CT诊断支气管异物已见一些报道,但应用CT冠状面薄层扫描技术诊断支气管异物报道较少[1].本组收集资料较全的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广文;牛玉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TTG和c-Myc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组织中PTTG和c-Myc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不典型增生、20例直肠腺瘤和10例癌旁肠组织中PTTG和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TTG和c-Myc蛋白在癌旁肠组织中均无表达,而在直肠腺瘤、不典型增生和直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率呈逐渐上升趋势,PTTG蛋白在癌旁肠组织组分别与不典型增生组和直肠癌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直肠腺瘤组分别与不典型增生组和直肠癌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Myc在癌旁肠组织组分别与不典型增生组和直肠癌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直肠癌组分别与直肠腺瘤组和不典型增生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TTG和c-Myc的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TTG和c-Myc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265,P<0.05).结论 PTTG和c-Myc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PTTG和c-Myc蛋白过表达可能在直肠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作者:战扬;齐凤杰;李春宏;孔庆儒;李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供体肝肾联合快速切取及分离的方法

    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肝移植和肾移植也如火如荼的发展,日益成熟,高质量的供体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切取高质量的供体,越来越显得重要,因为优质的供体,能很明确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我国国情,我们通常行肝肾联合切取,这就意味着摘取器官后还要迅速准确的将其分离以达到充分利用之目的.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将通过切取器官及分离的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加生;赵东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Aβ25-35引起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是否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传代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终浓度为10μmol/L和20μmol/L的Aβ25-35作用30分钟.在PD98059组,加入Aβ25-3520μmol/L前1小时,加入PD培养.用Western blot分析iNOS、COX-2、IL-1β、P-ERK1/2的改变.结果 Aβ25-35可使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同时,Aβ25-35也可使iNOS、COX-2、IL-1β表达明显增加,ERK1/2上游激酶MEK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可完全阻断Aβ25-35引起的ERK1/2表达增加,也可抑制Aβ25-35引起的iNOS、COX-2、IL-1β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Aβ25-35引起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胡炜;闫恩志;范莹;金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Glu、GABA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旋谷氨酸(L-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对大鼠脚桥核(pedunculopontine nucleus,PP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 采用7管玻璃微电极在细胞外单位记录及微电泳方法观察微电泳Glu、GABA对PP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 Glu(5~30 nA)使88.89%(72/81)的PPN神经元放电增加,8.64%(7/81)无反应,2.47%(2/81)放电减少;GABA(10~60 nA)使97.67%(42/43)的PPN神经元放电减少,2.33%(1/43)无反应.结论 Glu和GABA分别兴奋和抑制PPN神经元,并有紧张性作用.

    作者:林宇涵;高东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药耐药基因MDRI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机制是与MDR1基因过表达有关,该基因同编码一种药物外排泵P-170(蛋白Pgp)[1].该基因存在于某些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影响化疗效果[2].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MDR1基因在5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

    作者:甄伟;赵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手术时机的选择(附20例报告)

    输尿管损伤多以医源性损伤为主,直接损伤较少见,其中又以妇产科手术发生率高.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愈后效果良好,否则易导致尿漏、感染及肾功损害.为了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机,对我院自1998年至2005年收治20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有良;张春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邻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移植在中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我院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移植修复中指中远节皮肤缺损,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肖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评价

    随着颈椎前路手术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前路颈椎钢板已成为颈椎外科手术器械库中重要部分,在颈椎病治疗中越来越多应用.此研究为评价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作者:苟益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鼠皮肤切创后NF-κB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皮肤切创后不同时间NF-κB(nuclear factor-κB)在创缘的表达规律,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探索新指标及选择阳性对照.方法 应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60例不同损伤时间(0.5 h~16 d)大鼠皮肤切创NF-κB表达进行检验.结果 在创缘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NF-κB阳性细胞的表达在切创后0.5h就开始升高,1~2 d达高峰,以后表达量开始下降,16d时降到低值;死后造创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F-κB在切创后创缘的表达有一定的规律,可作为一种判断皮肤切创经历时间的参考指标.

    作者:曹云星;王立军;吴爽;沙峰;梁赞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分为心衰组和对照组:(1)心衰组:55例患者,诊断符合以下条件:①纽约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②左室射血分数(LVEF)<40%;③无其他严重的合并疾病.(2)对照组:25例健康人,性别、年龄与心衰组匹配.

    作者:杨锦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ATRA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NIS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体外诱导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形态学和NIS表达的变化.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为2×10-5 mol/L、4×10-5 mol/L、6×10-5 mol/L、8×10-5 mol/L的维甲酸作用SW579细胞株,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利用RT-PCR的方法观察钠碘转运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ATRA作用48小时后,可见细胞形态改变;但NIS 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ATRA可诱导SW579细胞形态学变化,但不能提高NIS的表达.

    作者:张辉;张秀梅;许颖;肖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肠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微血管形成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形成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腺癌中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并测量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二者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蛋白的表达及MVD与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MVD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MVD值;浸润至浆膜层的VEGF的阳性率及MVD值明显高于浸润至肌层组VEGF的阳性率及MVD值(P<0.01);不同DUKES分期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的过表达、高MVD值可能对大肠腺癌的侵袭、转移有促进作用.

    作者:彭大颖;高志安;聂洪材;齐凤杰;李春宏;孟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献血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为了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笔者观察2005年在本站无偿献血者出现的献血反应,采取了适宜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Vitapex糊剂充填乳牙慢性尖周炎根管的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7名患者,71颗牙,男30名,女37名,年龄在4到7岁.均为慢性尖周炎,其中瘘管20例,牙槽脓肿17例,X线摄片有尖周炎骨质改变.按照就诊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40颗牙,对照组31颗牙.

    作者:王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