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振华;吴俊梅;金晓霜;王静
目的 检测原发胃癌原发灶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5、p16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探讨p15、p16基因失活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进展期胃癌石蜡标本中p15、p16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16、p15在原发灶与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5、p16基因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不同TNM分期的病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5、p16蛋白表达可能与胃癌癌变过程相关,并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云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十二指肠损伤占所有腹部损伤病例的3%~5%[1]由于十二指肠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造成术前误诊率高,术中易出现漏诊,特别是合并胰腺损伤,一旦漏诊则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作者:林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关系及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Western blot法观察AQP4的表达,伊文思兰法测量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及依达拉奉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升高,1~3d高,依达拉奉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两组AQP4表达也于6h即开始升高,3d时达到高峰,依达拉奉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BBB通透性与AQP4表达呈正相关(r=0.585,P<0.05),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4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依达拉奉可抑制此过程.
作者:孙彬;衣服新;张树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以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全身黄疸20d为主诉于8月17日入院,因有明显肝功能损伤(ALT213、Tbil 340umol/L),同时戊型肝炎抗体(抗-HEV IgM)阳性,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
作者:徐金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2型糖尿病Sprague-Dawley(SD)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w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单纯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表现为脑含水量增加、SOD减少、MDA增加;原花青素50 mg/kg、100 mg/kg组和200 mg/kg组与单纯缺血组比较,表现为脑含水量减少、SOD增加、MDA减少.结论 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局灶性脑缺血的自由基损伤,原花青素对2型糖尿病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作者:齐丽丽;闵连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以鼻外伤后右侧鼻腔流血涕、头痛1年半就诊.该患者于1年前在施工时不慎被飞起的砂轮片击伤鼻部,当时就诊于外院给予清创缝合.
作者:辛志广;郭飞飞;谷京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商品名为凯酚),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效应.
作者:施晓玲;张丽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6只(6眼)、胃饲克拉霉素60mg·kg-1的实验组18只(18眼)、胃饲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18只(18眼).运用裂隙灯、HE染色分别观察新生血管长度及面积、微血管的数量.结果 实验组新生血管生长速度变慢,血管面积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一定剂量的克拉霉素可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
作者:黄祥平;庞东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本文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共96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用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出与病理诊断相符的宫颈癌有1例,漏诊1例,CIN6例,漏诊10例,阳性符合率为38%;单用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癌2例,无漏诊,可疑癌前期病变15例,漏诊1例,阳性符合率为94%,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符的宫颈癌2例,CIN16例,无漏诊现象.结论 单用宫颈细胞学和单用阴道镜检查都有漏诊现象,只有采用细胞学与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两者产生互补作用,才能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避免漏诊现象的出现.
作者:杜振华;吴俊梅;金晓霜;王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Bcl-2蛋白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Livin和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61/90)和65.6%(59/90),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Bcl-2蛋白的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显著下降(P<0.05).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病理分期有关,提示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Livin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靶基因,Livin与Bcl-2基因可能在乳腺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作者:董新茜;孔庆儒;齐凤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每天用配套质控物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及每年两次室间质量控制.结果 室内质量控制结果CV%均在规定范围内及室间质量控制结果均满分.结论 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能有效地保证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作者:王学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7年2月至5月有2例在外院误诊为脑膜瘤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来我院就诊,分析如下.
作者:陈伟志;张祥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损伤后给予不同剂量的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大鼠脑创伤引起的神经凋亡等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侧脑室注射PACAP,观察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ACAP治疗组减轻脑水肿,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的比例.不同剂量PACAP治疗组的结果有差异.结论 PACAP对大鼠脑创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宝旭;邱建武;段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化脓性脊柱炎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脊柱椎体感染病例的MR表现,全部病例均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发生于颈椎2例,胸椎5例,腰骶椎15例.受累椎体和椎间盘在T1WI呈广泛的融合的低信号,椎体和椎间盘分界模糊不清;而在T2WI图像上,受累椎体与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增高,椎间盘残留部分呈略低或略高的信号.去脂序列中呈等高信号.累及附件、椎体旁软组织肿块形成、硬膜脓肿形成局部硬膜囊受压,相应脊髓受压见于部分病例中.结论 MRI影像学对化脓性脊柱炎有明确的诊断价值,MRI应作为怀疑化脓性眷柱炎的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邱丽芹;谭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DNA与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在宫颈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在50例CIN和50例宫颈鳞癌中的感染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鳞状上皮、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FHIT表达下调或缺失表达率分别为0%(0/15)、13.33%(2/15)、33.33%(5/15)、50%(10/20)、78%(39/50),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癌之间、CIN与宫颈癌之间、低级别CIN(CINⅠ)与高级别CIN(CINⅡ、CINⅢ)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高、中、低分化的浸润性宫颈癌中,FHIT表达下调或缺失表达率分别为61.53%(8/13)、73.68%(14/19)、94.44%(17/18),P<0.05;FHIT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HPV16/18DNA在CIN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20/50)、60%(30/50),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0%(0/15),P<0.05;宫颈癌中HPV16/18感染与FHIT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FHIT表达缺失、HPV16/18感染均与CIN和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FHIT缺失可作为CIN有可能发展为浸润癌的有用指标,HPV16/18感染可能是宫颈癌中FHIT异常的原因.
作者:王宝;高志安;李春宏;孔庆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RNAi(RNA interferenc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分子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关闭相应序列基因转录所致的细胞内有效的、特异性的基因封闭[1].
作者:杨立;高志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人胚肾293细胞的复苏培养及其冻存的研究,为进一步行干细胞标记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复苏培养人胚肾293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胚肾293细胞的生长状况,计算细胞贴壁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冻存保留细胞.结果 人胚肾293细胞在普通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6h后大部分细胞已经贴壁,8h细胞已完全贴壁.结论 人胚肾293细胞采用改进方法复苏培养及冻存是简便可行的,为进一步行干细胞标记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
作者:杨彪;梅晰凡;刘福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吖啶橙荧光染色(AO)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 粉防己碱对HO-8910细胞有抑制增殖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光镜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分析,实验组G1/G0期上升,S期和G2/M期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结论 粉防己碱在体外能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诱导HO-8910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汤艳;任盛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病情较复杂,较难治愈的影响健康和生命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伴随多种慢性并发症,造成多器官、多系统广泛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病人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年化的迅速形成,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迅速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袁春玲;郭伟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孕酮对脑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并从孕酮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和抗氧自由基两方面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孕酮组.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伊文思蓝渗透法血-脑屏障通透性定量分析,电镜下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形态学观察,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测定.结果 孕酮能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SOD活性的降低和MDA含量的增高.结论 孕酮抑制氧自由基的损害,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
作者:刘湛;李莹;罗俊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