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涛;盛玉文;姜恩魁
目的 研究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ST)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染料木黄酮对HEC-1B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是否发生细胞凋亡.结果 染料木黄酮能够明显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细胞增殖,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并引起HEC-1B的凋亡.结论 染料木黄酮抑制HEC-1B的增殖,诱导凋亡.
作者:王越;薛晓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缺血性脑水肿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脑水肿的发生机制.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2只,月龄3~4个月,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实验组(根据缺血时间分为1h,3h,6h,24h和72h五组)、对照组(包括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参考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术后应用干湿重法测定不同程度脑水肿状况下脑组织的含水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AQP-4蛋白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进行相关性观察.结果 脑缺血1h脑组织的含水量即开始增加(P<0.05),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AQP-4蛋白在缺血组织表达亦增强,缺血1h即开始增强,24h显著增加,72h仍然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AQP-4是影响缺血性脑水肿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茂彬;衣服新;孙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施加不同浓度姜黄素(10,50,100,250,500μM),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应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HE染色).结果 姜黄素各组较对照组增殖降低;姜黄素各组,存在剂量-效应关系(10~500μM)和时间-效应关系(12h,24h,48h,72h).结论 姜黄素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
作者:孔涛;盛玉文;姜恩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收集了我所复治菌阳病例70例,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复治菌阳形成的原因,对病例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对2个化疗方案进行了对比,对病人的毒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初步阐明了化疗方案选择的依据.提示临床如何做到合理应用抗痨药物,减少毒副反应,减少难治病例的发生,提高肺结核病的治愈率,达到控制肺结核病的蔓延与传播.
作者:祖伟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原代培养的猪甲状腺细胞生长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选新鲜猪甲状组织,采用原代培养技术和非同位索标记的细胞增殖分析法(MTT),检测不同浓度的IGF-1对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在TSH存在条件下,IGF-1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甲状腺细胞的生长.TSH对IGF-1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 一定浓度的IGF-1可以促进甲状腺细胞增殖.
作者:白郁山;李小明;刘用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睾丸微石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因阴囊其他疾病行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本文就1例睾丸微石症病人的超声诊断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以会阴部坠胀感来诊,无尿频尿急、无血尿.专科检查:双侧睾丸等大,对称,无红、肿、热、痛,无触痛.
作者:邓丽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这类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均有其特殊性,若处理不当会引起肠瘘、重度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造成医疗纠纷.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会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某些严重的并发症.本组58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陆宝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ri)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人品状体上皮细胞,Tri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后吖啶橙试剂(AO)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MTT法测定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雷公藤甲素对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 一定剂量的Tri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为预防后囊混浊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孙宇;刘丹;张茂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46岁.因乏力、烦渴、多饮2个月于2004年4越7日人我院.该患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乏力、伴头晕,同时饮水量多,每日约20000ml,尿量增多,总尿量与饮水量相仿.曾多次与我院门诊验血糖、尿糖均正常.近10天,乏力症状较前加重,伴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症状于我院门诊发现贫血,入院治疗.病来无明显发热,无尿血,便血,体重下降10kg左右.无头部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颌下、腋下、腹股沟区可触及数个高粱米粒大至黄豆大淋巴结,无粘连及压痛.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2cm,无触痛,双肾区无扣痛.血常规:WBC23.2 × 109/L,RBC1.74 ×1012/L,HGB60.0g/L,PLT95.0 × 109/L.血电解质未见异常.尿比重≤1.005,pH5.5,白细胞、红细胞、尿糖和尿蛋白均阴性.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作者:李哲;马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肝细胞和卵黄囊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球蛋白,在电泳谱上介于白蛋白与α1球蛋白之间.AFP是胎儿血清的正常成分,出生后逐渐停止合成,约于第五周用常规方法已不能正常检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甲胎蛋白常呈不同程度升高.本文通过对14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甲胎蛋白的检测,探讨甲胎蛋白的变化与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艳娟;刘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长期高碘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断乳1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高碘Ⅰ组、高碘Ⅱ组,分别以含碘量为5μg/L、5000μg/L、10000μg/L的自来水及普通饲料喂养6个月,定量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水平;光镜、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高碘Ⅰ组、高碘Ⅱ组血清TT3、TT4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碘组海马神经元尼氏体减少,体积变小.超微结构观察:海马神经细胞核内染色质浓缩成块,聚集在核膜边缘,形成花瓣状、马蹄状等不规则形态,核膜内陷、包裹聚集的染色质形成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高碘组引起海马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个高碘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高碘可引起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细胞周期改变,凋亡率增加.
作者:岳丹;肖建英;岳京力;孙靖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严重常见病,据报道危及1%的人群且预后很差,每年死亡率超过5%.我院从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开始使用异舒吉治疗心力衰竭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金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胃部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钡剂(双对比)造影与胃镜检查,但两种检查方法对胃癌的分期价值均有限.CT应用于胃癌的检查,国内不很普遍,有关文献不多.而CT作为一种补充的检查手段,在直接显示胃壁厚度,胃肿瘤性疾病的生长方向和向邻近器官的扩展及远处转移、术前分期方面有一定价值.收集我院1997年10月至2005年5月经过螺旋CT检查或多层螺旋CT检查的58例怀疑胃部病变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奎志;柴秀琴;王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下简称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卫生防疫部门对从事食品卫生等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2004年我们用胶体金试剂检测HBsAg,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以下简称酶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翟旭;王双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体重80 kg.车祸致伤2小时入院.术前诊断失血性休克,左侧多发肋骨骨折,脾破裂.拟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查体: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腹部彭隆,血压70/40mmHg,脉搏118次/分,呼吸20次/分.左侧呼吸音略弱,气管居中.在送往手术室途中,患者表情逐渐淡漠,并出现下颌式呼吸.急入手术室,纯氧面罩辅助呼吸,迅速以芬太尼0.2mg、万可松6mg诱导插管,插管后穿刺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监测直接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并开放四条静脉通路补血补液.密切观察气道压力变化,手术开始,开腹后从腹腔内吸出不凝血5000ml,将破裂的脾切除后清理腹腔元其他出血点后关腹.手术期间补充了4000ml胶体,16U红细胞,600ml血浆,5%碳酸氢钠500ml,血压维持在80/50mmHg~50/20 mmHg之间,CVP在3~15cmH2O之间,收缩压低于60 mmHg则静脉推注多巴胺10mg提升血压,曾一度血压<50/20 mm-Hg,HR<40 次/分,静注多巴胺、阿托品无效,静注肾上腺素1mg,血压和心率才得以恢复.腹腔止血后,血压心率曾一度好转,很快又难以维持,听诊左侧呼吸音比术前减弱,气管略向健侧偏移,虽然气道压力没有明显升高,果断实施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少量气体和大约1000ml血液.手术继续进行.
作者:王叔衡;丁宝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人参皂甙Rh2(G-Rh2)属于Rh2类单体(Rh2类包括Rh1、Rh2、Rh3、Rh4),是从人参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国外学者对其研究颇多,主要从诱导细胞凋亡的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细胞分子水平上的探讨,并在卵巢癌[1-4]、黑色素瘤[5-8]、肝癌[9-10]、白血病[11]等方面作了大量报道,国内亦有学者进行报道.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近十年来对G-Rh2的研究状况,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凤;于广久;康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成分输血是将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纯度和高浓度的血液成分制剂,根据临床需要有选择的输给病人[1].将2002~2005年成分供血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共行冠状动脉造影术468例,19例出现血管迷走反射,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38~66岁.2例发生在动脉穿刺前,12例发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5例发生在拔鞘管压迫止血时.患者临床表现为短时间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头晕或神志改变[1],严重可意识丧失少数伴有气促、心悸、极度乏力.
作者:魏虹;孙雪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剖宫产手术180例.观察组90例.采用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官腔后依次关腹,其术后发热(无切口感染)者4名,发生率为4.4%.对照组90例采用0.9%氯化钠湿纱布擦干净腹腔后依次关腹.其术后发热(包括切口感染4名)者共13名.发生率为14.4%.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常见病例,现将我院诊断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以皮肤瘙痒,轻度皮肤黄染,右上腹不规则性疼痛,伴有肝功能异常,1年余入院.既往无腹部手术史,有饮酒史,但酒量小,乙醇量<10g/日.查体:神志清,一般状态好,皮肤可见轻度黄染,伴有搔抓痕,心肺腹无异常.化验肝功能:ALT 210u/L,AST 105u/L,AKP369u/L,GGT 1890u/L,TBiL 47.8mmol/L,DBiL23.8mmol/L.血常规、出凝血时间、PTA均正常,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B超提示肝内胆管有扩张.
作者:刘赢权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