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疑患动脉瘤的病人,常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使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IA)的诊断率升高.一次性手术夹闭所有的动脉瘤,或者分次手术夹闭不同部位的动脉瘤以及一次性栓塞全部动脉瘤或者手术、栓塞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处理多发动脉瘤,是目前处理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多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本文对40例接受外科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孟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2000~2003年间我院胃镜诊断中发现的胃息肉进行病理分析,并对不同类型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黄莉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儿门诊常遇到非住院的手术和检查需要麻醉.如包皮环切、痣切除、肿瘤、淋巴等组织活检等.还有X光检查、心导管检查、放疗肠镜检查或息肉切除等.虽说麻醉时间不长,但对麻醉方法选择和麻醉后离院的评估标准需要更严格.选择应用异丙酚-氯氨酮靶控输注(TCI)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白星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80年Furchgott和Zawadaki发现了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sl cells,EC)释放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对EC功能的研究逐渐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多年的研究证实,内皮功能障碍(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是多种疾病之源,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ED密切相关,逆转失调的内皮功能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趋势.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检测对于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判断、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钢;陶贵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采用不放气而直接置置管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两种不同置管方法的一次成功率、误吸率及氧饱和度下降率.
作者:刘举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肺癌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已占大中城市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85%,其死亡率高达80%~90%,而且有一部分病人(大约10%~15%)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的机会,而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中,术后复发转移率又高达50%以上.以前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效果一直不理想.单药使用如:DDP、IFO、ADM等有效率仅为15%左右.近3年来,采用国产异长春花碱(盖诺NVB)与顺铂(DDP)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人40例,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术式很多,但各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我科从1998年以来应用尿道前移术式治疗尿道下裂8例,均未发生尿道瘘口及尿道狭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猪甲状腺细胞生长调节及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正常猪甲状腺组织,以细胞单层培养、噻唑蓝(MTT)法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检测不同浓度的atRA(10-8~10-5mol/L)对甲状腺细胞存活率及损伤的影响.结果atR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甲状腺细胞的生长,亦呈剂量依赖性损伤细胞.结论一定浓度的atRA对甲状腺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作者:马宝丰;刘用璋;朱晓敏;孙浩;李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动脉的痉挛,导致肢体缺血甚至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多.为评价溶栓、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以便进一步系统开展此疗法,本文对我科近3年来住院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资料加以总结,以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
作者:李淑媛;杜洪文;孟彦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与0.1875%布比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Ro组与Bu组,每组20例.Ro组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再加入1:20万u的肾上腺素.Bu组硬膜外给予0.1875%布比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再加入1:20万u的肾上腺素.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方面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高止痛平面无差异(P>0.05),T10止痛平面维持时间Ro组非常明显短于Bu组(P<0.01).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1分)和完全阻滞时间(Bromage评分3分)Ro组慢于Bu组(P<0.01).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Ro组短于Bu组(P<0.05).结论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子宫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洪刚;傅丽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人工流产是妇产科门诊常见手术,以往多在局麻下完成,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新型麻醉药物的出现,无痛人流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自2000年采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行人工流产,现将有关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兆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附睾肿物在临床上较多见,且好发于青壮年,常影响生殖功能,给患者的心身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现将我院泌尿外科1997~2004年间手术切除的53例附睾肿物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哲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我院1998年11月~2004年11月期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40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酶学、心脏B超及冠状动脉造影改变诊断冠心病65例.其中女20例,男45例,年龄50~78岁,平均57.4岁.
作者:郝彦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同种异系抗原通过不同途径接种后机体对该抗原免疫反应状态的变化,探讨口服耐受的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将SD大鼠脾细胞,分别以口服、联合(口服+门静脉注射)两种途径接种于Wisar大鼠,测定供受体之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和受体对供体抗原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结果两种途径与对照组相比MLC(A)、DTH脚掌厚度增值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途径均可诱导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低反应性.
作者:石建国;李超;张春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锂在原代培养的猪甲状腺细胞生长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鲜猪甲状腺组织,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和非同位素标记的细胞增殖分析法(MTT),检测不同浓度的氯化锂(LiCl)对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TSH存在及不存在条件下,LiCl均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甲状腺细胞的生长.结论一定浓度的LiCl能够促进甲状腺细胞增殖.
作者:朱晓敏;郭春龙;刘用璋;周明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大豆磷脂脂质体对四氯化碳(CCl4)导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终浓度为8mmol/L四氯化碳作用于培养的小鼠肝细胞3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以及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大豆磷脂脂质体可使由四氯化碳导致损伤的肝细胞培养液中的LDH释放明显减少(P<0.01),肝细胞中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大豆磷脂脂质体对四氯化碳致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丹玉;肖建英;侯长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组织工程学是综合生命科学和工程学原理,通过将体外培养的组织细胞与人工或生物性支架复合构建植骨材料,用于解决骨折及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问题.
作者:蔡琳;孙晓强;秦书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咳血、头晕20h于2003年8月10日8时入院.既往支气管扩张症10年,高血压8年,血压高达24.0/13.3kPa.查体:BP14.7/10.7kPa,神清,贫血貌,双肺散在干鸣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作者:潘子星;杜振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妊娠合并阑尾炎发病率为0.1~0.2%[1],可发生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改变,给阑尾炎的诊治增加了困难,如处理不当对母婴的生命安全均可造成严重危协.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了17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思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52例眩晕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或病房,其中男70例,女82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65岁),全部病例均排除高血压,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耳源性眩晕;对照组为125例健康者,无眩晕病史,男60例,女65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8岁).
作者: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