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松
患儿男,10岁,因双耳听力差、耳鸣10天入院.患儿10d前两侧腮腺区肿胀疼痛,12h后双耳听力下降,伴高调、持续性耳鸣,同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经静点病毒唑0.3g,1次/d,治疗10d后,腮腺区肿痛逐渐减轻,但听力及眩晕症状无好转.入院检查:患者神志清,心肺无异常,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无压痛,双侧腮腺区无红肿及压痛,双耳鼓膜正常.纯音测听:双耳4KHz、6KHz、8KHz听阈分别为50dB、60dB及65dB,其他频率上听力正常,气骨导曲线无分离,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苷250ml、辅酶A100u、三磷酸腺苷60mg、Vc2.5g、654-25mg 1次/d;高压氧治疗10次;而后复查纯音测听,听力无改变.
作者:李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外周血检测柯萨奇病毒特异性抗体IgM(CBV-IgM)阳性的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4例,依据心电图(ECG)表现分三组:A组(ECG正常,n=10),B组(ECG单项异常,n=37),C组(ECG重叠异常,n=7),同期选择3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cTnI、cTnT.结果54例VMC患者中,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5±7.63ng.L1Vs 1.87±0.74ng.L-1,P<0.001);cTnI阳性率(70.4%)显著高于cTnT(57.4%)(P<0.01);B、C组分别与A组比较,血清cTnI、cTn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C组与B组比较,仅血清cTnI水平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cTnT水平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TnI可作为VMC早期诊断的指标,且有助于VMC病情判断.
作者:余新超;刘群红;汪思应;李枫;李阳;王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传统的无痛分娩会使产力下降,第二产程延长,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给药用于无痛分娩,收到满意效果,其第二产程与不用镇痛药分娩的第二产程比较无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岩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老年人重症颅脑损伤,多数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心肺功能不佳,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躁动,如果观察不仔细,会延误治疗,护理不当,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愈合.我科自1995年8月~1998年3月共收治118例老年颅脑外伤,其中,治愈88例,好转26例,死亡4例,现将其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田桂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凋亡与β1-整合素作用的关系.方法人乳腺癌细胞SK-BR-3在培养中以不同浓度的抗β1-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的作用下,观察其对TNF-α诱导的凋亡并计算凋亡率.结果加入凋亡诱导剂后,凋亡细胞由正常生长的2.85±0.41增加到25.62±1.41(P<0.01);而加入抗β1-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且随加入抗体浓度的增加而再度减少.结论TNF-α对SK-BR-3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可能是由β1-整合素参与的介导作用实现的,且存在着一种在一定范围内的量、效依赖关系.
作者:王莹;许德顺;刘延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锦州市1998年10月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对来我站无偿献血者Rh血型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樊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胞内游离钙([Ca2+]i)稳态的改变及钙转运机制是多种受体激动后信号传递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中,心肌组织的[Ca2+]i参与调节细胞的离子转运,生物电活动和机械收缩功能,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具有特殊意义.
作者:王天楠;刘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流量紧闭麻醉(LFCCA)时安氟醚吸入浓度(Fi)与氧流量、挥发罐开启浓度(Fo)及时间(T)的关系.方法根据吸入麻醉药的摄取量=吸入浓度(%)×摄取分数(1-Fe/Fi)×肺泡通气量(ml/min);肺泡通气量≌(0.3Kg+3)×160ml/min;吸入麻醉药的摄取量=挥发器的输出量-排出气体所带走的麻醉药量=氧流量×Fo-排出的气体量×Fi=氧流量×Fo-(氧流量-氧气摄取量)×Fi;氧气的摄取量≌(0.3Kg+3)×10ml/min;得出:Fo/Fi=(3Kg+30)(16摄取分数-1)÷氧流量+1;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需气管内全麻的患者行静吸复合麻醉,麻醉开始后前10min氧流量5L/min,Fo=2%;并根据气体监测结果适当调整Fo,使Fi=2%,10min后改低流量,并按氧流量不同随机分为四组,Ⅰ、Ⅱ、Ⅲ、Ⅳ组氧流量分别为0.4L/min,0.6L/min,0.8L/min,1.0L/min,并分别于麻醉开始后10min,30min,……190min时分别监测SP,DP,HR、SpO2%,Fi,安氟醚呼出浓度(Fe),MV,PetCO2,调整Fo使Fi=2%,比较实际观测Fo和公式计算Fo.结果实际观测Fo和公式计算Fo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o/Fi=(3Kg+30)(16摄取分数-1)÷氧流量+1可以指导麻醉医师在无麻醉气体监护下施行LFCCA.
作者:丁宝纯;杨英华;杨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nal injury,DAI)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危重,治疗困难,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通过系统的、具有眼科特点的健康教育活动,传播有关眼病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的用眼卫生,促进人们有能力应对眼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对于增强人们的爱眼意识,预防眼部疾病和配合其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也试行了整体护理程序.即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健康教育和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行为.护理工作成绩不容否定,然而在护理病例书写质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作者:霍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凌海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7~16岁学生1892名进行视力检查.结果中学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小学生,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较高,应积极采取预防视力低下的有效措施,降低视力低下的发病率.
作者:肖艳杰;高显会;冯柏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用听觉脑干反应(Audy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客观估测听力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ABR做为检测2000Hz以下的听功能状态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近年来,付宝田等[1]应用了40Hz相关电位[40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 40Hz-AERP]估测500~2000Hz的听功能状态.本室自1994年1月~2002年5月用ABR测试了148名听觉障碍的儿童,并对其中的48名做了40Hz AERP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整体护理是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过去是在模式病房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所以一提到整体护理,护理人员便会想起那长长的护理病志及病志所涉及到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等.整体护理不能拘于形式,不能只体现在护理病志上,而应体现在护理人员的思想上、观念上、语言上、措施上、行动上,所以整体护理应贯穿到门诊护理工作中.门诊工作包括急诊的抢救,一般病人的诊治以及健康人的体检等.这也恰恰与现代护理模式--整体人的健康的护理相吻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也非常奏效.下面以老干部的门诊护理工作为例简要谈一下门诊整体护理模式.
作者:卢艳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初表现为腹壁切口处痛性硬结,其大小及疼痛程度与月经关系密切,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我院妇科1990年1月~2001年11月共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和研究视网膜光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较强可见光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病理变化.方法自制光损伤箱.取健康成年SD大鼠3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光损伤后1d(D1)、3d(D3)、5天(D5)、7d(D7)组,每组7只,各组大鼠在12h明12h暗环境中饲养7d,然后暗适应36h.D1、D3、D5、D7组大鼠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进行12h间歇光照射,连续3d,总计36h,然后在正常环境中分别饱饲养1d、3d、5d和7d.大鼠以10%水合氯醛麻醉,分别用4%多聚甲醛液3%戊二醛灌流固定,摘取眼球,制成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应用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内、外节视杆排列整齐、规则.内、外核层排列紧密,染色均匀.光照后各组均可见光感受器形态的变化,其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D7组变化与D5组基本相似.主要变化为外核层变薄而稀疏.光感受器视杆外节排列紊乱,膜盘叠状结构解离.内节线粒体肿胀,空泡变.外核层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分布不均匀,向中央聚集.结论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较长时间(36h)间歇照射可诱导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成功地模拟了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在光损伤的早期,即出现光感受器形态的变化,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作者:刘学政;于树春;李永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体外观察PPN对HBV-DNA表达、复制的抑制效果及其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取10μg/ml、20g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PPN水溶液分别加入2.2.15细胞株培养悬液中,8天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HBeAg的含量,并计算HBeAg抑制率、细胞存活率、HBeAg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ID50)、实验组存活细胞为对照组的50%时的药物浓度(CD50)和治疗指数(TI).PCR技术检测HBV-DNA阳性血清中加入160μg/ml PPN水溶液后对HBV-DNA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当加入的PPN浓度为160μg/ml和80μg/ml时,HBeAg抑制率分别为89.8%和82.4%,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8.7%和99.2%;HBV-DNA阳性血清中加入PPN后可有效抑制其复制.结论PPN可有效抑制HBV-DNA的表达和复制,且对靶细胞(肝细胞)无细胞毒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群红;李朝品;张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全国各级医院均开展了整体护理,初,按医院床位数要求开展整体护理达30%,所以各医院建立了模式病房.模式病房建立是整体护理的临床实践,它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和护理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病人问题为目标的病房.
作者:郝春艳;郝敏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32例CO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监测治疗前后PaCO2及PaO2、pH值的变化,判定治疗效果.结果32例COPD呼衰患者应用BiPAP后PaCO2下降,PaO2升高,pH值恢复.临床表现明显好转.结论BiPAP呼吸机的应用使COPD呼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作为轻中度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戴丽;胡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急性心力衰竭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危重症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如能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可有效地挽救患儿的生命.现根据17年的儿科工作经验及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