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护理病例书写质量的有关因素

霍东

关键词:护理病例, 以病人为中心, 医学模式, 心理护理, 书写质量, 健康教育, 基础护理, 护理程序, 工作成绩, 转变, 行为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也试行了整体护理程序.即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健康教育和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行为.护理工作成绩不容否定,然而在护理病例书写质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巨大腭部混合瘤1例报告

    患者男,38岁.于20天前发现左侧上腭部有一蛋黄大小的肿物,无痛性缓慢生长,不影响开口.近期自觉睡眠增加,余无异常.专科检查发现2cm×1cm×1cm,表面光滑无结节,粘膜无充血、破溃,触摸质地较韧,边界清楚.同时于左侧下颌角可摸到一个1cm×1cm×1cm的肿物,推动口内肿物可以感到下颌角处之肿物随之运动.皮肤无颜色改变,皮温正常.颌下区淋巴结未见肿大.CT片显示肿物位于颌升支内侧,上颌窦后壁之后的翼腭凹处,并且突向上腭及下颌角.肿物周围骨质有不规则状吸收痕迹.

    作者:张健;张荣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影响护理病例书写质量的有关因素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也试行了整体护理程序.即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健康教育和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行为.护理工作成绩不容否定,然而在护理病例书写质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作者:霍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2例

    1995年1月~1999年12月,运用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宝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致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1例

    患儿男,10岁,因双耳听力差、耳鸣10天入院.患儿10d前两侧腮腺区肿胀疼痛,12h后双耳听力下降,伴高调、持续性耳鸣,同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经静点病毒唑0.3g,1次/d,治疗10d后,腮腺区肿痛逐渐减轻,但听力及眩晕症状无好转.入院检查:患者神志清,心肺无异常,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无压痛,双侧腮腺区无红肿及压痛,双耳鼓膜正常.纯音测听:双耳4KHz、6KHz、8KHz听阈分别为50dB、60dB及65dB,其他频率上听力正常,气骨导曲线无分离,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苷250ml、辅酶A100u、三磷酸腺苷60mg、Vc2.5g、654-25mg 1次/d;高压氧治疗10次;而后复查纯音测听,听力无改变.

    作者:李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低流量紧闭麻醉时安氟醚吸入浓度的探讨

    目的探讨低流量紧闭麻醉(LFCCA)时安氟醚吸入浓度(Fi)与氧流量、挥发罐开启浓度(Fo)及时间(T)的关系.方法根据吸入麻醉药的摄取量=吸入浓度(%)×摄取分数(1-Fe/Fi)×肺泡通气量(ml/min);肺泡通气量≌(0.3Kg+3)×160ml/min;吸入麻醉药的摄取量=挥发器的输出量-排出气体所带走的麻醉药量=氧流量×Fo-排出的气体量×Fi=氧流量×Fo-(氧流量-氧气摄取量)×Fi;氧气的摄取量≌(0.3Kg+3)×10ml/min;得出:Fo/Fi=(3Kg+30)(16摄取分数-1)÷氧流量+1;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需气管内全麻的患者行静吸复合麻醉,麻醉开始后前10min氧流量5L/min,Fo=2%;并根据气体监测结果适当调整Fo,使Fi=2%,10min后改低流量,并按氧流量不同随机分为四组,Ⅰ、Ⅱ、Ⅲ、Ⅳ组氧流量分别为0.4L/min,0.6L/min,0.8L/min,1.0L/min,并分别于麻醉开始后10min,30min,……190min时分别监测SP,DP,HR、SpO2%,Fi,安氟醚呼出浓度(Fe),MV,PetCO2,调整Fo使Fi=2%,比较实际观测Fo和公式计算Fo.结果实际观测Fo和公式计算Fo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o/Fi=(3Kg+30)(16摄取分数-1)÷氧流量+1可以指导麻醉医师在无麻醉气体监护下施行LFCCA.

    作者:丁宝纯;杨英华;杨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传统观念上β受体阻滞剂以其负性肌力作用而禁用于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对交感神经及β受体的研究的深入,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日益受到重视.近一年半我科应用倍他乐克治疗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重症颅脑损伤的术后护理

    老年人重症颅脑损伤,多数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心肺功能不佳,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躁动,如果观察不仔细,会延误治疗,护理不当,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愈合.我科自1995年8月~1998年3月共收治118例老年颅脑外伤,其中,治愈88例,好转26例,死亡4例,现将其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田桂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分析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初表现为腹壁切口处痛性硬结,其大小及疼痛程度与月经关系密切,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我院妇科1990年1月~2001年11月共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

    患儿女,8岁.腹部凹陷性浅褐色斑进行性扩大2年.2年前家长偶然发现患儿双侧腹股沟有玉米粒大小包块4~5个,无触痛.1个月后左侧腹股沟出现2cm×15cm皮肤呈浅褐色的凹陷斑片,无不适感,未予重视,面积逐渐扩大到双侧腹股沟、下腹部、外阴部,并出现大小阴唇萎缩来诊.

    作者:张玲;王晖;孟秀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是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过去是在模式病房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所以一提到整体护理,护理人员便会想起那长长的护理病志及病志所涉及到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等.整体护理不能拘于形式,不能只体现在护理病志上,而应体现在护理人员的思想上、观念上、语言上、措施上、行动上,所以整体护理应贯穿到门诊护理工作中.门诊工作包括急诊的抢救,一般病人的诊治以及健康人的体检等.这也恰恰与现代护理模式--整体人的健康的护理相吻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也非常奏效.下面以老干部的门诊护理工作为例简要谈一下门诊整体护理模式.

    作者:卢艳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PPN抑制HBV-DNA表达及复制的体外实验

    目的体外观察PPN对HBV-DNA表达、复制的抑制效果及其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取10μg/ml、20g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PPN水溶液分别加入2.2.15细胞株培养悬液中,8天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HBeAg的含量,并计算HBeAg抑制率、细胞存活率、HBeAg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ID50)、实验组存活细胞为对照组的50%时的药物浓度(CD50)和治疗指数(TI).PCR技术检测HBV-DNA阳性血清中加入160μg/ml PPN水溶液后对HBV-DNA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当加入的PPN浓度为160μg/ml和80μg/ml时,HBeAg抑制率分别为89.8%和82.4%,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8.7%和99.2%;HBV-DNA阳性血清中加入PPN后可有效抑制其复制.结论PPN可有效抑制HBV-DNA的表达和复制,且对靶细胞(肝细胞)无细胞毒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群红;李朝品;张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颅部四对副交感神经节标本的制作

    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是位于颅部的四对副交感神经节,它们在神经解剖教学及科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颅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在这些神经节内换神经元,然后发出副交感节后纤维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这四对副交感神经节具有体小、扁、软、纤维细等特点,制作标本时很容易撕掉.在实验中通过反复操作,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谷学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β1-整合素与乳腺癌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凋亡与β1-整合素作用的关系.方法人乳腺癌细胞SK-BR-3在培养中以不同浓度的抗β1-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的作用下,观察其对TNF-α诱导的凋亡并计算凋亡率.结果加入凋亡诱导剂后,凋亡细胞由正常生长的2.85±0.41增加到25.62±1.41(P<0.01);而加入抗β1-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且随加入抗体浓度的增加而再度减少.结论TNF-α对SK-BR-3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可能是由β1-整合素参与的介导作用实现的,且存在着一种在一定范围内的量、效依赖关系.

    作者:王莹;许德顺;刘延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凌海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凌海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7~16岁学生1892名进行视力检查.结果中学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小学生,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较高,应积极采取预防视力低下的有效措施,降低视力低下的发病率.

    作者:肖艳杰;高显会;冯柏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实验用犬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培养方法

    关于各种动物组织培养报道较多,但有关犬的组织培养以及染色体的制备较少见.借鉴人类染色体培养技术,在此基础上反复摸索、实验总结出一套犬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培养方法.

    作者:刘艳华;巴彩凤;苏玉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机制及与维生素C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致盲的四大疾病之一[1].有资料表明[2]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3.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呈上升趋势.DR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有所不同:发病5年后DR发生率为25%,10年为60%,15年后高达75%~80%.DR可分为非增殖型(NPDR)和增殖型(PDR)两种.目前对于DR常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及玻璃体切割治疗,但手术成功率不高,并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或延缓DR的发生不失为一种良策.维生素C(简称VC)是人类重要的维生素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且其对DR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DR发病机制中与VC相关的几个方面作一简述.

    作者:黄波;刘学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5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治体会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nal injury,DAI)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危重,治疗困难,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乌头碱中毒致多形室速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服用川乌、草乌浸泡药酒后15分钟出现双眼视力模糊,四肢乏力,半小时后突然意识不清摔倒,约2min清醒,清醒后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既往:无心脏病史,本次因关节疼痛服用川乌、草乌各15g浸泡于500ml酒中.

    作者:张英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71例无痛分娩第二产程分析

    传统的无痛分娩会使产力下降,第二产程延长,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给药用于无痛分娩,收到满意效果,其第二产程与不用镇痛药分娩的第二产程比较无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岩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06例耳外伤患者的听力检测分析

    耳外伤导致听力改变,临床十分常见.病人就诊时多主诉听力下降或完全丧失,精确的听力检测对耳外伤程度的评估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对2000年以来的106例128耳外伤患者的纯音测听及声阻抗、ABR测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