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白丽兰

关键词:语法知识, 语法能力, 延伸
摘要:在当今社会的英语教学中,语法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本文认为,学好英语是离不开语法的.英语教学不能抛开语法,但语法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从语法知识不等于语法能力、培养能力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反复练习、以及对语法的涵盖内容适当加以延伸等环环相扣的几个方面就语法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80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效果.方法对803例妊娠5~10周妇女药物流产,每日早晚空腹各服米非司酮25mg,连续3日,第四日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流产效果.结果流产有效率为95.2%,完全流产率孕5~8周为89.2%,孕8~10周为78.1%,副反应小,损伤少,痛苦轻.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药物流产对需要终止妊娠,不愿或不宜做手术的妇女是比较理想的终止早孕的方法.

    作者:尹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模型制作技术方法改进

    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模型是机能学实验中失血性休克实验的一个特殊模型.此模型制作似乎很简单,但要把这个模型做得很好并不容易,过去一般都是随意地寻找一段肠袢,在观察时肠袢易从灌流盒中回缩使视野变得模糊不清.本人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比较容易掌握且容易观察的技术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淑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关于对疾病本质的探索

    疾病是医学的基本范畴,从古代、近代、现代、乃至后现代,不同的医学模式下,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疾病不仅具有生物学内涵,而且具有社会学意义.进化医学对疾病作了后现代反思,从生物进化角度看,疾病是生物化进程中的一个结果,消解了疾病与健康、个体与种群的对立.

    作者:张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P物质对培养的大鼠睾丸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

    目的研究P物质(SP)对睾丸细胞分泌睾酮(T)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放谢免疫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的P物质对睾丸细胞分泌睾酮是否有直接作用.结果实验组(加入SP)的培养液T的含量比对照组(未加SP)明显减少.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t-test)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均<0.01差异有高度的显著性.结论P物质对培养的大鼠睾丸细胞分泌T有直接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作者:李伟红;姜恩魁;常志杰;张晓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癌症晚期病人的护理

    癌症晚期的病人具有特殊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因此必须在满足其躯体需要即控制疼痛、保持舒适状态的基础上,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动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病人的症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使病人在生命的后阶段能够生活得舒适、有尊严、有意义.

    作者:马淑媛;马淑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搞好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教育,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文化素质教育将得到更好的实施与发展,为加强素质教育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将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王英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例低体重新生儿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我科于1999年收治2例低体重儿,2例患儿为双胞胎,孕周为32周,体重分别为1300g和1450g出生评分为0分和2分.出生1小时评分为4分和6分,由于患儿出生后青紫,于生出1小时20分钟直接由我院产科转入我科新生儿室,住院天数分别为28天和32天,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全部存活,经过随访,两患儿现健康成长,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将确诊的102例视力不良的学前儿童作为研究病例,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喜欢看书(OR=2.53)和喜欢画画(OR=3.87)是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父母近视是一种保护性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近视的父母可能注意到孩子的用眼卫生.预防视力不良应从学前抓起.

    作者:柳晓琳;刘丹;张艳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试论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当今社会的英语教学中,语法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本文认为,学好英语是离不开语法的.英语教学不能抛开语法,但语法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从语法知识不等于语法能力、培养能力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反复练习、以及对语法的涵盖内容适当加以延伸等环环相扣的几个方面就语法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作者:白丽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支原体鉴定及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Uu除引起NGU外,还能引起附睾炎,前例腺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不育症等疾病.国内调查资料显示,在STD患者的尿道(宫颈)试子标本中,Uu的检出率为12%~86.8%[1].Mh的致病性与Uu相关,国内报道STD患者的尿道(宫颈)试子标本中的Mh检出率为10%左右[1].

    作者:王国超;张兆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全新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学实践--采用<新编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体会

    <新编大学英语>的使用给大学英语带来的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学实践,因为它全新的教学内容不仅体现了新的教学目标,还带动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这一实践必将使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闫宝华;高书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头位难产489例临床分析

    对我院1995年5月~2000年4月收治的489例头位难产进行回顾分析.1临床资料1.1头位难产的发生率我院自1995年5月~2000年4月的入院者共分娩3056例,其中头位分娩2905例占分娩总数96.06%,难产582例.发生头位难产489例,占分娩总数16.00%,是头位分娩总数的16.83%,占难产总数的84.02%.

    作者:方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英语的终目的是进行交流.如何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是英语教学关键所在.也是我们的教学终.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剖析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提出了内外因素论和语言素质这一新的命题,指出,应尽快地把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变成交际能力.

    作者:高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是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此临床上应重视乳腺癌早期治疗工作,尤其对已确诊的患者应尽快手术.要使病人顺利度过手术这一关,加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晓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和预测新世纪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玉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肺动脉栓塞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29岁,因停经42周,下腹阵痛3小时,阴道流液2小时,于1997年8月25日22时入院.既往健康,妊娠早、中期经过顺利,妊娠8个月双下肢浮肿,经休息后缓解,无其它不适.

    作者:侯岩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布比卡因用于分娩自控硬膜外镇痛的观察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分娩镇痛、产程的影响.方法212例行PCEA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给予0.125%和0.062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并与未给予任何镇痛药的同等条件产妇475例(对照组)比较.结果镇痛组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未发现血压下降等副作用;产程催产素使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活跃期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的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但催产素使用率高,与局麻药浓度有关,故需加强产程监护.

    作者:杨志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谈词汇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学生付出的辛苦多而进步并不显著,这往往使学生对写作课感到既厌烦又恐惧.众多教育工作者为此在寻求着出路,笔者就这个问题也略作些粗浅的研究,即从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词汇入手,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作者:张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妇女病普查中几种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为了贯彻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保障妇女身体健康,我厂职工医院每两年对本厂女职工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现将1991~1997年中3次对4289人次的妇女病普查发现患阴道炎的726人次做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於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眼外伤96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为了对淮南地区儿童眼外伤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开展儿童眼外伤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我院眼科1994年1月~1998年12月,5年共收住院治疗的儿童眼外伤96例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分别占住院总人数的5.72%;占儿童住院人数的59.26%;占眼外伤人数的25.00%.来自本市的占76.04%;男:女=1.67:1;眼别无明显差异;7~14岁(65.63%)为儿童眼外伤好发年龄;24h内就诊率为42.71%;眼球钝挫伤(52.08%)和眼球穿孔伤(30.21%)为眼组织损伤的主要方式;致伤因素多样;角膜损伤多见;致盲率治疗前为53.13%、治疗后为21.88%,脱盲率为31.25%.结论儿童眼外伤是儿童临床常见眼病,并且是儿童主要致盲致残的疾病之一,强调重视和预防的重要性,及时正确的诊治、手术适用症的把握可以减低眼外伤对视力的损害,提高脱盲率.

    作者:屈立宜;彭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