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戴霞
目的:探讨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需要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式保留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灌肠液保留的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05)、患者满意程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贵先;陈学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慢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伴有糜烂或浅表溃疡.常表现为腹泻或大便溏薄,每日多次,带泡沫或粘液,或有未消化的食物,常伴有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甚至便中带脓血.因肠粘膜充血水肿,导致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所以有些人便形变细,查体时在左下腹部可以触及条索状肠形,压痛明显.
作者:乌力吉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对我院2003年-2008年收治的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住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重在降低剖宫产率,其次是加强剖宫产手术操作的规范性,提高产科医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各级肢质瘤的MR征象和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级胶质瘤.临床表现均有头痛,逐渐加重伴不同程度感觉或运动障碍史.采用德国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MRI评分亦随之增加(P<0.05).在MRI各项观察指标中,流空信号、增强程度、出血、水肿及边缘界限已被证明与肿瘤级别良、恶性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MRI各项观察指标影像学分级可为临床选举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孢米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0例AECOPD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头孢米诺2.0g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静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米诺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迪里胡马尔·阿布都热西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睡前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例采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病例,于晚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NPH)疗效,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用NPH治疗后FBG、HbAlc均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低血糖发生少.结论:对单用口服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治疗具有降糖作用佳,安全性良好的特点.
作者:王亚文;宋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残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手术探查后痊愈.结论:胃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由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一种可复性的残胃失调综合征.
作者:邹中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和病理诊断,提高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100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该组患者均经宫腔镜、B超对病变进行诊断,且宫腔镜下诊刮取病理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总结其特征.结果: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以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较多,占27.0%;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上升.结论: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不同,宫腔镜活检诊断可以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瑞峰;胡亚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总结腹腔镜手术的综合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150例实行腹腔镜手术的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3d,12-24h内不得进食和下底活动,术后住院约7d,患者腹部穿刺伤口均愈合良好.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优势明显,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小、安全性高,应积极推广腹腔镜手术,为患者提供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热依拉·艾尼瓦尔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我院门急诊处方退药原因,减少退药.方法:对2010年2月至11月门诊急诊处方中的95份退药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因不良反应退药高为33例(34.74%),患者住院转院治疗为30例(31.58%),改变治疗方案13例(13.67%),医生原因10例(10.53%),患者不依从9例(9.48%).;在不良反应引起的退药中抗生素为16例(48.48%),中成药10例(30.30%).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素质,医生用药前注意询问患者过敏史及病史,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的发生.
作者:李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患者王××,男性,失眠三年余,患者三年前因单位工作不顺心,生气、发怒,之后出现失眠症状,每日入睡极其困难,使用多种方法诱导自己入睡,如数数、饮牛奶、饮红酒等等均效果不佳.患者因怕服用西药损伤头脑故一直未用安眠类西药,患者曾服朱砂安神丸等中成药治疗,效果亦不明显,患者来诊时见面色萎黄,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浮弦、沉弱且略带滑象,患者自诉每目仅能睡2-3小时,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再难入睡,伴纳呆、便溏、易怒.
作者:李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人类与疾病相互斗争的长河中,致病性生物菌与人类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处于演变与发展之中.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和使用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但同时人类长期、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也使得致病菌对抗生素逐渐发生适应,产生了耐药性,这将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作者:刘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广泛用于临床,现将一例患者静滴该抗生素引起抽搐的事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18岁,因腹痛一天于2010年10月3日人院,即查WBC:4.4*109/L,电解质,肾功能正常,医嘱予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2.0+0.9%氯化钠250mL中静滴,输入该液体约50mL,左右,发现患者全身强制性抽搐约5分钟.
作者:周雪梅;戴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积极进行糖尿病综合防治干预等措施对社区患者人群进行分组管理.对高危患者积极进行随访、转诊、以及转归等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等等.旨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引导社会对糖尿病防治的关注.
作者:缪辉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女性,35岁银屑病史1年,中药治疗4个月后出现肝功异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诊断为:药物性肝炎,给与口服及静点保肝药物治疗6用后肝功正常出院.
作者:魏光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文章探讨了大黄附子汤对实验动物的镇痛和对阳虚便秘动物肠运动的作用.大黄附子汤对实验动物有明显的通便和镇痛作用,其通便作用可能与大黄附子汤促进动物肠肌运动有关.
作者:门雨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眼中风是发生在视网膜血管的一种极易致盲的眼底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的病人.发病突然、无痛感,也无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病眼外观如常.一般在发病前有先兆症状,如突然出现一过性黑朦,数分钟后视力恢复正常.有时病人不太理会,至视力严重下降时才去医院就诊,也有少数病人无任何先兆症状,突然发病一只眼睛失明了.
作者:姜淑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颌面部外伤致颌骨骨折病变在临床中较常见,而上颌骨骨折大多伴发颧骨及颧弓骨折,大部分治疗仅以固定器械支撑颧骨与上颌骨,对于颧弓骨折均以挑起复住,因其位置关系未做固定.术后局部受压或碰撞易致使骨折块再次移位.我院2008-2010年改进了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即于颧骨、弓处植入内固定器械,对15例颌骨合并颧骨、弓骨折患者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邝萍兰;唐东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麻醉前输液时腰一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0例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于麻醉开始前30min内快速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500ml,麻醉后仍以3~4 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第2组于麻醉后静脉以3~4 ml/(kg·h)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第1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14.3%,第2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40%;第1组比第2组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低,有显著的差异(P
作者:谢红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概述了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在今后中药发展中的重要性.方法:从制剂工艺、药材的种植、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中药国际化四个方面对中药今后的发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借鉴国外制剂生产的发展经验,以提高我国在中药产品的技术水平,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作者:韩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