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5年针刺改善学习记忆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曹江鹏;张利达;蔡兴慧;殷红曦;宋小鸽

关键词:针刺, 学习记忆, 综述
摘要: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关于针刺改善学习记忆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为了促进临床应用,丰富针灸理论,概述了近5年来关于针刺对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以及脑缺血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概况,总结分析了针刺对改善学习记忆的应用前景及作用机制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针刺改善学习记忆的临床应用与机制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星状神经节埋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星状神经节埋线结合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电针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组给予常规电针治疗,埋线组予以颈部双侧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证候总积分、视觉模拟评分、FCA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上肢疼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证候总积分、VAS评分、F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埋线组均优于电针组及康复组(P<0.05).(2)埋线组总有效率达92.50%,电针组80.00%,康复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依从性好,都能正常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星状神经节埋线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疗效,其疗效优于电针组及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

    作者:赵彬;唐强;王艳;朱路文;叶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失眠中医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改善失眠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64例.利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人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减少觉醒次数.

    作者:聂红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析肾综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组方与药理机制

    肾综颗粒是临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剂,疗效确切.该方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潘月丽教授集数十载临床实践经验而成,能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高凝、微炎症状态,制约激素副作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旨在阐释其组方配伍特点与药理作用,揭示肾综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叶酸偶联聚合物修饰的紫杉醇纳米脂质载体制备及性质研究

    目的:制备叶酸偶联聚合物修饰的紫杉醇纳米脂质载体,并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其体外释放方法: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纳米脂质载体,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透射电镜观察微观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及分布,电位仪测定Zeta电位,应用超滤法测定纳米脂质载体的包封率;以累积释药百分率为指标,通过方程拟合释药曲线,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优化处方制得的脂质载体的平均粒径(132±18)nm,Zeta电位(-18.8±6.69)mV,包封率88.40%,制剂24 h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为39.3%,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Q=0.090t1/22-0.034(r=0.9975)和Weibull方程Q=0.764 t1/22-2.988(r=0.9965).结论:本实验获得了较理想的叶酸偶联聚合物修饰的紫杉醇纳米脂质载体,其体外释放特性符合缓释制剂特征.

    作者:王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化裁方改善肝癌氩氦冷冻术后肝功能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化裁方治疗肝癌氩氦冷冻术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癌氩氦冷冻术后患者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散和四君子汤化裁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恢复情况,记录术后有无肝衰竭等情况,并进行临床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术后第3天及第7天逐渐下降,且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可知,两组在术前、术后第1天时ALT、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ALT、AS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B)在术后第1天数值有升高趋势,但与术前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TB数值升高,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21天总胆红素数值下降.两组患者均无出现明显的肝衰竭.结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化裁方短期内可改善肝癌氩氦冷冻术后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状况,长期服用可保护肝癌患者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榕键;林丽珠;郑聪敏;孙玲玲;刘湘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治疗糖尿病上市中成药处方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常用中药处方规律,总结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特点.方法: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CFDA)批准上市生产的中成药数据库中,以糖尿病、消渴为关键词检索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运用SPSS19.0软件对各处方中药的用药频率、功效分类、四气、五味、归经频次与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目前已上市且功能主治有明确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品种有184个,涉及中药饮片204种,其中补虚药使用频率高,其次为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平性、微温、寒性和微寒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归肾、肺、脾、肝经.结论:目前已上市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用药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反映了糖尿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因病机特点和攻补兼施的用药规律,对临床医生治疗糖尿病遣药组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新则;马浩玲;丁丽琴;张德芹;吴晓磊;伍明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五味子水提取液延缓叔丁基过氧化氢导致的SH-SYSY细胞衰老研究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取液(SWE)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孵育12h)和给药组(衰老处理后加不同浓度SWE);MTT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活力,检测乳酸脱氢酶释放量,RT-PCR法检测各组SH-SY5Y细胞中p53和p2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用不同浓度的t-BHP处理的SH-SY5Y细胞存活能力显著降低,并得到t-BHP诱导SH-SY5Y细胞衰老的适条件为100 μmol/L孵育12h与模型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的SWE能显著提高t-BHP损伤细胞的存活率,改善受损SH-SY5Y细胞的形态,降低LDH的释放量.给药组SH-SY5Y细胞的活力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LDH释放量显著降低(P<0.01);p53和p2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以500μg/mL效果好结论:SWE对t-BHP诱导的SH-SY5Y细胞衰老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抑制了p53-p21通路有关.

    作者:靳艳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将80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康复+针灸组.康复训练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康复+针灸组在康复训练组方案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中风偏瘫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1)康复+针灸组对比康复训练组中风偏瘫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康复+针灸组对比康复训练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金迪;吕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埋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评价穴位埋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 治疗组选取双侧三阴交、足三里、外关、血海等穴位埋线,对照组选取与治疗组相同的穴位进行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筛查表(MNSI)总积分、正中神经运动纤维传导速度(MNCV)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纤维传导速度(SNCV)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MNSI积分均较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MNSI积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NCV、SNCV均较前提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治疗组MNCV和SNCV均优于普通针刺组(均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普通针刺组(86.7% vs 63.3%,P<0.05).结论:穴位埋线与普通针刺对DPN的治疗均有良好疗效,相较于普通针刺方法,穴位埋线治疗DPN疗效确切,作用柔和持久、不良反应少、弥补了单纯普通针刺穴位治疗作用时间短、治疗次数多、患者依从性差的缺陷适合DPN的防治和长期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润东;刘悦;纪静芸;邓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MP-9和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MP-9和COX 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蜥蜴散80目组、100目组、(80+100)目组,柳氮磺胺吡啶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合法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做相应处理,光镜观察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 9和COX-2蛋白的表达 结果:(1)各治疗组MMP-9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复方蜥蜴散(80+100)目组MMP-9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复方蜥蜴散80目组、100目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P<0.05);(3)经Pearson相关分析,MMP-9和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969.结论:MMP-9和COX-2在UC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可能通过降低MMP-9和COX-2的表达而抑制炎性细胞,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恢复肠道屏障,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达到修复肠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作者:张蔷;朱西杰;安婷婷;乔伊娜;王小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王雪峰教授“通因通用法”治疗小儿不典型便秘经验

    便秘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但有一部分严重便秘的患儿却没有典型便秘的表现,而是以大便黏腻滑脱不能自控大便失禁等为主要症状就诊,王雪峰教授认为,这类患儿出现重度便秘是由于肠中实热积滞较甚,燥屎内结大肠,致大肠传导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热结旁流之证,应采用“通因通用法”治疗,以清腑泄热、润肠通便的小承气汤为治疗基本组方.

    作者:董丹;王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用芳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药用芳香植物(MAPs)是指富含芳香物质药用植物类群,其独特的天然优势逐渐引起重视,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香精香料、化妆品和园林建设.该文总结了常见MAPs的分布、功效、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对MAPs的前景进行展望和探讨,以期对MAPs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叶丽琴;孙萌;张忠爽;李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静滴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比较两组血清IL-2、TNF-α水平及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及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67%,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60%;治疗前观察组IL-2、TNF-α及CRP分别为(3.12±0.37) ng/mL、(4.27±0.14) ng/mL、(33.28±5.36) g/L,治疗后观察组IL-2、TNF-α及CRP分别为(5.84±1.47) ng/mL、(1.23±0.18) ng/mL、(5.48±3.29)g/L;治疗前对照组IL-2、TNF-α及CRP分别为(3.24±0.38) ng/mL、(4.09±0.32) ng/mL、(32.74±5.08) g/L;治疗后对照组IL-2、TNF-α及CRP分别为(4.28±0.89) ng/mL、(2.35±0.42) ng/mL、(1125±4.67) g/L;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及TNF-α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更低,IL-2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15.6±1.4)、(5.1±0.3)、(2.4±0.8)、(4.9±0.5)、(5.5±1.6),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9.4±1.4)、(3.5±0.4)、(1.0±0.3)、(2.3±0.3)、(2.3±0.6);治疗前对照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15.73±2 1)、(5.0±0.6)、(2.1±1.0)、(4.8±0.6)、(5.4±0.7),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10.6±2.9)、(3.7±0.6)、(1.4±0.5)、(2.9±0.4)、(3.4±0.8);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均较前下降,且在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周期疗法可以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疗效.

    作者:宫润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醇酯类成分大鼠肠吸收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化学成分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3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差异.方法: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成分的浓度.结果: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和千金子素k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依次分别为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19.81±0.24)~(26.89±1.01)、(15.79±1.70)~(24.03±2.60)、(19.37±2.14)~(26.66±1.33),千金子霜品提取物中(15.38±1.27)~(21.92±3.74)、(9.67±1.01)~(17.51±2.35)、(14.56±0.93)~(22.31±2.29);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3和千金子素L3在大鼠各肠段的药物表观渗透系数(Ppp)依次分别为在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2.36±0.23)~(3.10±0.11)、(1.84±0.30)~(2.51±0.35)、(2.32±0.20)~(2.87±0.24),千金子霜品提取物中(1.74±0.18)~(2.55±0.51)、(0.99±0.22)~(1.58±0.14)、(1.62±0.20)~(2.15±0.14).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上述3成分的Ka、Papp值大于千金子霜品提取物的相应成分的K、Ppp值.结论: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醇酯类成分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在整个肠段吸收均较好,制霜可以显著减少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的吸收,进一步揭示了千金子制霜减毒的作用机理.

    作者:李凤英;王英姿;李文华;张瑜;骆声秀;张春泥;聂瑞杰;孙振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吴茱萸热熨联合电针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熨联合电针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35),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后联合采用吴茱萸热熨和电针疗法,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d、5d,研究组的腹痛、腹胀、胃肠反应评分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联合采用吴茱萸热熨和电针疗法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胃肠不适.

    作者:王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湿阻中焦证对大鼠胸腺免疫功能影响及平胃散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湿阻中焦证对胸腺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平胃散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给药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并选择平胃散作为反证治疗药物.观测各组大鼠胸腺重量、脏器系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CD4+、CD8+和CD4+/CD8+比值等指标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胸腺重量及脏器系数均降低,其中平胃散中剂量组(3 g/kg)胸腺重量及脏器系数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胃散空白给药组TNF-α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TNF-α均升高(P<0.01),平胃散中剂量组(3 g/kg) TNF-α接近正常值;模型组CD4+、CD4/CD8+比值均低于空白组(CD4+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8+高于空白组(无统计学意义),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CD4+、CD4+/CD8+,平胃散(高低剂量)组C D8较自然恢复组均有降低(P<0.01)结论:湿阻中焦证大鼠胸腺免疫功能发生异常改变,而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胸腺免疫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平胃散苦温燥湿发挥功效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琦越;杨旭;陈继兰;黄秀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益髓生血颗粒对β-地贫患者红系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影响

    目的:为了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含网织红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表达谱的变化,并分析二者的差异方法:利用lnc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3例中间型β-地贫患者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含网织红细胞)和PBMC表达谱,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用药前的lncRNA表达比较,红细胞中变化2倍以上lncRNA共6条,PBMC中变化2倍以上且P<0.05的lncRNA共260条.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和PBMC中的lncRNA表达谱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揭示中医肾藏精生髓、髓生血治疗地中海贫血理论内涵打下基础.

    作者:张英;张新华;侯雪筠;赵娟;孙士鹏;刘贵建;吴志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从脾阳虚证论治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胃经、脾经循经皮温均温及两经原穴温度的差异性,揭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脾阳虚证的病机本质,并进一步采用脾阳虚证经方理中汤验证从脾阳虚论治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或住院的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并随机选取在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理中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3个月后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各组成员胃经、脾经循经皮温均温及两经原穴温度的改变情况,并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肝脏硬度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治疗前的脾胃经均温及两经的原穴穴位温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脾经胃经均温仍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脾经胃经均温得到显著改善(P<0.05).(2)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KPA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阳虚是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基本病机,从脾阳虚证论治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余静芳;周晓玲;刘莹;覃凤传;陈峭;韦金秀;李灿;李泽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李敬林教授治疗失眠临证经验

    探讨李敬林教授治疗失眠症的思路与方法,为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李师认为现今人们多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情志不遂,痰热内生,上扰心神,致阳不入阴而失眠.将痰热作为导致失眠的重要病机,提出从痰论治,兼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劳逸有度、精神调摄,并用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型失眠的见解.注意调和肝胆脾胃肾的阴阳气血,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安神定志,因人制宜、因证制宜.

    作者:王晶;李敬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研究进展

    从中医学角度阐述了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验方及内外同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示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优势地位,开展中医药防治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现代研究价值.

    作者:张霞;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