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光亮;韩茹;宫黎明;梁梦茹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药理学, 应用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结合药理学学科性质和特点,运用探究式教学须遵循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学术自由的民主原则、因材施教的差异性原则、质疑解疑的尝试性原则和鼓励创新的求异性原则;按照确定探究主题、设计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与分享探究成果和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五个阶段来进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中医药研究与思考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从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抗高血压中药实验研究以及临床有效方剂的研究四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对研究近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重视对高血压病中医相关病证的理解与研究.(2)必须加强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3)重点突出中医降压特点的研究.(4)不可忽视现代基础研究.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关键环节是如何辨证、怎样去寻找有效的降压方药.

    作者:季丹丹;孙世发;吴承艳;柴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金钱草在肝胆疾病中应用

    金钱草(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分布广,具有丰富资源、价格低廉、安全性好等特点,其味淡咸,性寒凉,入小肠、膀胱、肝、胆四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可用于结石、淋证、黄疸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品主要含甾醇、黄酮类、鞣质等,具有排石、抑菌、抗炎等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现仅就其在肝胆疾病方而应用作一讨论.

    作者:肖广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治未病”角度探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以期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晓宁;张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温阳法在消渴病中的理论源流及应用

    中医界视西医之“糖尿病”为古之“消渴症”,在论述消渴病发病机理时多以阴虚内热立论,但阳虚症状在消渴病人的病程中亦屡见不鲜.文章从消渴病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及古今治疗等方面阐述了温阳法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

    作者:杭文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天王补心丹治疗尿毒症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王补丹丸治疗长期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将尿毒症1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天王补心丹口服(8粒,1日3次),对照组:予以舒乐安定口服(2.5 mg,每晚),疗程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睡眠均有所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安定组存在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结论:天王补心丹治疗尿毒症疗效优于地西泮,无药物依赖性,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娅妮;卢景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正安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治疗烧伤感染创面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对大鼠浅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取24只大鼠,在其背部建立浅Ⅱ度烧伤创面感染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野木瓜组、美宝组.对大鼠进行皮肤刺激实验和治疗实验,通过检测创面面积变化、愈合率、脱痂率、完全脱痂时间,观察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100 mg/mL)对烧伤感染创面的影响.结果:三组连续给药后,野木瓜组与生理盐水组、美宝组比较,创面红肿消退快、结痂快、渗出液少、完全脱痂时间短.结论: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100 mg/mL)对大鼠烧伤感染有治疗作用.

    作者:金李芬;邱顺华;钱民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大量蛋白尿为慢性肾衰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蛋白尿对延缓肾功能恶化尤为重要.中医药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用、中成药、穴位注射以及中医外治法等,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蛋白尿,文章总结了近三年中医药治疗蛋白尿的研究进展.

    作者:阳贵林;周家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岭南特色的补气生化膏方制作工艺、包装及贮存的标准化研究

    目的:研究适合岭南补气生化膏方的包装及贮藏的标准.方法:以岭南特色的补气生化膏方为模型药物,制备低及高含水量限度的膏方,采用不同包装方式将补气生化膏膏方分别进行包装(合装在一个容器内;新型包装材料分袋式定量小包装),考察不同包装材料对膏方质量的影响;选择常用的不同贮存方法[常温贮存;冰箱冷藏(2~8℃);阴凉处贮存(≤20℃)],分别进行0、1、2、3个月的微生物限度的考察.结果:合装在同一个容器内和新型包装材料均符合药典标准,冬季膏方在常温、阴凉、冷藏无显著性差异,含水量较高的膏方更加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结论:膏方在选用新型小包装时,要防止新型包装材料引入细菌,冬季膏方贮藏可以选择常温贮藏.

    作者:招荣鉴;唐洪梅;蔡庆群;李得堂;房财富;曾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关于“治未病”思想思考

    祖国医学中,“治未病”思想由来已久,从古至今都一直为各医家推崇,被视为治病救人的高层次.目前,“治未病”思想可以指导多种疾病的防治,无论在预防、治疗,还是康复阶段,都可以体现出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文章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已愈防复三个方面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吴申;周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免疫球蛋白J链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候肝纤维化相关性研究初探

    对慢性乙肝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规律的探索研究中,发现慢性乙肝五种中医证型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存在多个蛋白质表达差异,其中,免疫球蛋白J链(IG-J)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改变有较强的相关性.探讨免疫球蛋白J链作为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可能性,为临床乙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医临床辨识慢性乙肝中医证候纤维化反应状况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化指标,终为进一步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候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庆;魏嵋;刘友平;张茂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耦合汤剂联合超声电导透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初步观察中药灌肠耦合汤剂联合超声电导透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中药处方采用“八味黄柏败酱汤”;以超声电导治疗仪经直肠治疗.治疗方法为隔日1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NIH-CPSI评分.结果:共113例患者参加治疗,106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前NIH-CPSI总评分为(25.44±5.56)分;排尿症状评分为5.59±2.76;疼痛评分为12.70±3.65,生活质量评分为7.20±3.92.治疗后各项评分分别下降为14.33±3.97、3.16±1.87、6 82±2.31、4.31±2.13.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灌肠耦合汤剂联合超声电导透药是一种有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手段和新的思路,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宁克勤;周玉春;樊千;王庆;黄新飞;项子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消栓饮对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消栓饮对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消栓饮组及低分子肝素组.建立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兔模型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消栓饮组给予消栓饮灌胃,低分子肝素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周.检测造模前后不同时间点各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各组造模前后自身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数值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间检测结果比较,消栓饮组及低分子肝素组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等指标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消栓饮组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栓饮对大白兔DVT模型有较好的抗凝作用,能有效地防治下肢DVT形成,其作用机制与低分子肝素相类似.

    作者:肖清明;王勇;谭胜平;胡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输血申请单与临床输血记录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中的意义

    目的:结合国家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实施细则有关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中对临床输血病历记录的要求,探讨临床输血申请单审核、临床输血病历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以提高临床输血的质量,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方法:针对本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患者临床输血申请单2828份及抽查输血病历1450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2828份输血申请单中有529份填写不合格,占总数的18.7%;抽查输血病历1023份,占输血病历的70.5%,不合格病例172份,占16.8%.结论: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制定临床用血记录规章制度与流程,加强临床医护人员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规范临床输血病历记录,定期进行临床输血病历检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进行.

    作者:李清;文军;郭祥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上胸椎手术前方入路研究进展

    上胸椎主要是指C7~T4,因其位于前胸部,部位深在,前方有胸骨、肋骨及锁骨阻挡,深部结构比较复杂,所以上胸椎前方手术暴露较为困难,技术要求较高.据报道,约10%~15%的脊柱肿瘤、9%的外伤骨折脱位位于上胸椎,此外后纵韧带钙化、椎间盘突出等退行性病变(约0.3%)及结核等也见于上胸椎.目前虽已有较多可供选择的手术途径如后路手术、前后联合手术等,前方入路手术直视下行病椎切除、直接减压,解除脊髓神经的前方压迫,且前路手术不需要破坏后柱结构,不影响后柱的稳定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渊;温超海;李小峰;罗道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刮痧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刮痧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纳入研究.根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改善率和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JOA评分改善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当天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刮痧即时止痛效果优于推拿.结论:刮痧法和推拿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刮痧即时镇痛效果优于常规推拿.刮痧治疗简、便、易、廉、治疗频率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洁;徐桂华;姜荣荣;陈华;薛美玲;杨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N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NGF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体手术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米非司酮组、散结镇痛胶囊组、消异方低、中、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各组给药4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NGF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异位内膜中N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米非司酮组、散结镇痛胶囊组和中药消异方各剂量组(P<0.05).结论:消异方能降低大鼠子宫内膜NGF的含量,抑制异位内膜生成,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

    作者:肖新春;刘霞;张欢欢;崔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电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药组.常规治疗组46例,采用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针药组47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共治疗1周 采用临床有效率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为观察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药组的总有效率达91.5%,并且针药组在肛门排气排便、解除禁食的.时间上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结论:电针能缩短病程,并能快速地改善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成;赵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论痞从肺治

    痞满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其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病位主要在脾胃,但亦与肺相关.肺与痞满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文章介绍了痞从肺治的医学源流,并从气机郁滞、痰湿中阻、饮食停滞、胃阴亏虚及补肺固卫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珊;姜树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王旭教授从瘀热辨治糖尿病临床思路及经验总结

    王旭教授秉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瘀热致消”学术思想,潜心研究糖尿病瘀热证型的临床病证特点及辨证思路,以清化瘀热为治疗大法,运用清化瘀热方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澜;王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王瑞平教授治乳腺癌经验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王瑞平教授对于乳腺癌有着系统独到的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乳腺癌的治疗不离肝脾肾,针对目前治疗现状,将乳腺癌分为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余毒未清四型,吾师治疗乳腺癌灵活用药,随症加减,颇受疗效.

    作者:刘包欣子;邹玺;周锦勇;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