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严万碧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剂加减进行辨证论治.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巨核细胞分别计数比较中,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人数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总有效率、升高血小板数目、增加巨核细胞数目、减少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单一的西药疗法,表明中西医结合手段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19例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采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患者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再通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发病不同间隔时间治疗后的再通情况统计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再通14例,占73.7%,出现恶心呕吐患者2例,占10.5%;头痛1例,占5.3%;出现过敏反应1例,占5.3%,未见消化道出血以及死亡等严重情况.另外,发病距离救治间隔1-4h患者再通8例,占88.9%;间隔4-6h患者再通4例,占66.7%;间隔6-10h患者再通2例,占50.0%.发病距离救治间隔1-4h患者的再通率相对明显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整体效果比较理想,再通率比较高,不良反应比较少;此外,发病后即刻进行救治,救治效果会更理想,发病后6h内救治患者的再通率一般可达60%以上.

    作者:崔同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用血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菏泽市临床用血统计和调查,了解全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现状与规律,为制定合理的采血计划,确保全市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菏泽市中心血站2007年-2011年临床用血红细胞血液成分出库数据,利用唐山启奥血液管理系统软件统计出每个月份的红细胞血液成分使用的数据情况.结果:根据分析前几年临床用血量规律,合理安排采血计划,为保证全市临床用血提供保障.

    作者:赵迪滨;时丽;马凌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影响血脂检测因素的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脂的人群越来越多.血脂检查已成为人们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高血脂人群的长期监测的指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临床诊断和营养研究的重要指标,临床常规的血脂检测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 、载脂蛋白B(APOB) 及脂蛋白(a)[LP(a)].血脂的准确测定不仅依赖于分析步骤的准确掌握,而且与分析前各种因素的控制密切相关[1],本文就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作一综述.

    作者:韦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组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

    笔者采用针灸刺络拨罐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55例,并设对照组单纯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5例,同期观察对比,发现组合疗法具有突出疗效,复发率低,有效率达9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建军;康锡琴;马宏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艾叶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医学界对艾叶制剂开发应用的研究进展,并从中了解关于艾叶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某医院60例骨科病例的治愈率的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情况下使用艾叶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不使用艾叶进行辅助治疗,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中有效28例,无效2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效11例,无效19例,结论:艾叶在临床应用中对止痛、抗菌抗病毒以及治疗肺癌、胰腺癌等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乔俊巍;胡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护理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多发的难治性疾患,病人以髋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跋行为主要表现.线平片可见不同程度的变形和骨质破坏.精湛的手术技巧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1].

    作者:祁林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脏支架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大约200万冠心病人需要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70%PTCA术需植入血管支架.6个月内支架后再狭窄率高达20-30%.与PTCA一样,支架术后再狭窄在第1个月不常见,在3个月时达到高峰,3-6个月是平台期,12个月后不常见.大约10%的病人需要再次植入支架,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心理上的负担.

    作者:郝伟;王璟;张延刚;陈德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鼓胀证型演变规律探讨

    鼓胀为临床疑难重症,把握时机,争取在疾病的轻浅阶段给予及时而正确的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鼓胀的病因病机,主要证型以及证型的演变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作者:张书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主要为下肢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合并感染所致.本文总结了采取多种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生后的干预措施,对其相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肖兰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当前医院实习生实习管理的实效性研究

    目的:分析当前医院实习生实习管理的时效性.方法:通过分析医院实习生实习管理的现状,找出导致实习结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有利于使医院实习生实习管理具有时效性的建议.结果:通过对实习生自身,实习导师,医院方面,学校方面等各个方面的探寻,找出当前影响医院实习生实习管理的实效性的原因,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结论:中和医院实习生实际现状以及专业的发展需要,并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入手做好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是解决现阶段医院实习生实习管理问题的好办法,也能有效的提高医院实习生实习管理的实效性.

    作者:文绍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进补膏方有禁忌

    又到冬令进补时,膏方已成为成人热捧的首选,然而今年的小朋友也赶上这波热潮了.有经验的儿科中医专家针对每个小儿的不同体质综合分析患者的既往史和身体现状,再从中医角度望、闻、问、切,根据不同体质分别论治.开出的每一剂膏药药方可有数十味中药,君臣佐使合理配伍,构成一剂调理体内气血阴阳变化的合适处方.

    作者:何巧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在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护患沟通在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根据医院急诊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疾病种类多等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切实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结果:在实行护患沟通后,医院急诊科患者均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防止护患纠纷问题的发生.

    作者:吴小云;陈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灸结合运动综合疗法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作用与意义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运动综合疗法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以我辖区内多个社区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存在的脑卒中后患者8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行基于病情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增加中医针灸和运动疗法项目,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得分低于对照组,在认知功能、言语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三个生活质量评价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运动综合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并降低在卒中病程中脑部功能损伤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朝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门诊儿童静脉采血的体会

    儿童静脉采血是儿科疾病在诊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功,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是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将儿童静脉采血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风;章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通过对曲靖地区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曲靖地区缺铁性贫血的分析和探讨,提示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和重视,以此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方法:对141例缺铁性贫血病例骨髓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占25.5%,增生活跃占66.7%,增生减低占7.8%,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细胞体积小,胞浆少.结论:缺铁性贫血引起的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作者:杨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保证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健康生命质量,具体总结分析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则采取统阑尾炎切除治疗,对两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全面性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也低于对照组,所以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以及恢复较快等优势,所以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来说,采用腹腔镜手术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铁崇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2月~2011年12月对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4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本组4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均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存活27例,存活率达56.25%(27/48);平均上机时间72h.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成熟、可靠、有效方法,熟练掌握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可明显降低肺出血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袁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愿无偿献血后发生皮下瘀血的护理

    目的:针对无偿献血者献血之后发生皮下淤血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寻求护理办法.方法:针对采血中及采血后出现皮下淤血现象的献血者人数进行统计,并通过追踪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发生皮下淤血的概率为1%左右.其中男性献血者为0.78%,女性相对较高,达1.2%,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9,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发生皮下淤血主要是由针眼按压不当、衣服袖口太紧,以及献血者精神紧张、恐惧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应该不断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和告知义务,使广大献血者充分了解献血之后的准确护理方法.

    作者:刘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影响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的护理问题和措施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对化验室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所检验的20例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采血前患者健康教育未充分落实的7例,标本因采血方法不符合规范致标本溶血凝固的8例,采血量不够的3例,标本容器选择不当2例.结论:正确采集并及时送检标本,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实施正确操作,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

    作者:王殿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益气健脾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益气健脾法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肿瘤科接收的肿瘤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给予对照组化疗或放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益气健脾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健脾法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涛;韩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