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镯
介绍对创伤病人、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情志护理的心得体会.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根据患者在预后是否院内死亡将所有120例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血气等等指标,并且对各项质变进行单因素检验和因子主要成分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死亡83例,生存37例.在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总住院时间、氧合指数等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PH、Glasscow昏迷评分、氧合指数、肺野数目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综合评定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病史同时加强监测对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对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测定在临床中应用的现状及对在围产儿结局预测中的价值进行评述.
作者:唐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微波治疗术后切口延期愈合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促进切口愈合的措施.方法:回顾2009年1月到2012年11月46例术后切口延期愈合的临床资料,观察愈合情况.结果:经过微波治疗,46例患者均达到甲级愈合.结论:微波治疗能加快炎症的吸收,有促进切口愈合的作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目的是了解社区高血压病人对与高血压知识的了解及需求情况,以利于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偏向于高血压病的特点、原因及危害和膳食的指导.而对随访的时间和家庭护理这方面的知识需求不大.受教者倾向于个别教育和面对面的教育方式.
作者:汪八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检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的差异,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检测部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同期标准对照的方法,对30例新生儿分别于前额、左右两侧脸颊部、前胸等部位经皮检测胆红素,并与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前额和前胸两部位测得的胆红素值均低于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两侧脸颊部所测得的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右两侧脸颊部测得的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接近,是经皮检测胆红素的首选部位.
作者:张书涵;魏蓓宇;王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护理体会.方法:经过对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收治过的5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进行回顾式分析和总结.结果:55例大出血患者经过紧急救抢救输血补液和精心护理,32例出院回家,17例好转继续原发病治疗,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肝癌晚期大出血患者因为全身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结过临床观察和精心护理,上消息化大出血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掌握其临床发病先兆和特点,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白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多发的难治性疾患,病人以髋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跋行为主要表现.线平片可见不同程度的变形和骨质破坏.精湛的手术技巧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1].
作者:祁林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4年7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82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型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中,显效25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护理有效率为90.2%,对照组41例患者中,显效18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护理有效率为73.2%.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凤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中医辩证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分析与研究,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例,并分为中医组、对照组各56例.结果:通过对中医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的总有效率比,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症在中医辩证治疗中,不但具有比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高、治愈率高的极佳治疗,对患者还可以起到一个更好的调理养生、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作用.
作者:陈月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药性味是古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中药药性理论,是指导中药配伍运用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每一味药物都具有性味两方面,多数药是一药多味.临床只要将中药药性理论合而用之,七情相制,四气相合,则变化穷.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病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平台上,护理工作的服务特征更加明显,作为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也是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作者:刘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抢救,但是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输血观念和手段以及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经进入科学的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及自身输血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和护理管理措施,提高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综合医院门诊护理从护理工作特点、护理项目、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基本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护理项目的丰富、护理管理的规范及护理人员高素质等构成高质量的门诊护理,其直接影响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改进以上工作可明显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综合医院门诊护理作为一种医疗服务输出模式具有方便、快捷、形式灵活、性价比突出等优点,改善门诊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建议医院增加门诊护理工作服务供给,改进管理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以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患者的支持.
作者:朱伟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以及其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00例,其中有50例患有脂肪肝,有50例未患有脂肪肝.对两组患者进行肝脏超声扫描的同时,还要对胆囊进行超声扫描,以判断脂肪肝是否合并有胆囊结石,在诊断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将其制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经过对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发现,在脂肪肝的患者中,男性患有脂肪肝的几率要比女性高,而且,将患有脂肪肝和未患有脂肪肝的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结石的几率也会上升.结论:对于脂肪肝来说,其男性的患病率比女性的患病率要大,而且,脂肪肝对于胆囊结石的影响很大,在治疗脂肪肝的同时,对于胆囊结石也有着很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张兆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国治疗失眠的验方、偏方是铺天盖地,使患者因不知如何选择而烦恼.笔者认为不同的失眠表现不尽相同,临床治疗手段,以西药治疗和器械治疗为常见.本文主要是针对中老年失眠者,采用服用松果体片,增加了睡眠深度,提高了睡眠质量,从而保证了中老年人的正常睡眠,使他们的体力、脑力、精力得到了大程度的恢复.
作者:郭学兰;刘颖;孙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的疗效以及相关临床护理的体会.方法:随机80例哮喘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抗传染的传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疗法.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治疗儿童哮喘采用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的方法以及结合临床护理可取的良好的疗效.
作者:吴翠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心血管内科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8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200例,共调查1806例/次;其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患者是124例,占被调查住院患者的62%,占被查调患者例/次的6.87%;围手术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为28例患者,占被调查总数的1.55%;非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患者为84例,占被调查住院患者的42%,占被查调患者例/次的4.65%;自2012年3月专职临床药师进驻心血管内科之后,不合理用药逐降低.结论:临床药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药学服务,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赵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试以接诊,查对和执行操作规程,以及医患沟通方面阐述防范护患纠纷的做法
作者:杜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今收治的480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对其做不规则抗体筛检及鉴定,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将4800例患者的输血前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30例,其阳性率为0.63%,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0例(非孕妇8例,孕妇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孕妇高于非孕妇.在临床医疗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尽量避免和防止患者体内注入不规则抗体,减少溶血现象的发生,保障输血的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忠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