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蒋醒竹;李临刚;陈清龙;朱建锋;陆俊华;王建华;吴猛
膝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作者采用中药口服、温针灸疗法对46例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8%,证明中药口服配合温针灸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爱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小儿推拿的临床现状,提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注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在学校教学网络“课程中心”平台的辅助下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对深化中医临床课程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作者:熊英;吴云川;顾一煌;李守栋;秦宇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周仲瑛教授应用中医理论治疗两例出血性疾病,疗效满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优势,故录此以供同道临床借鉴.
作者:贾晓玮;李英英;郭立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睾丸肿瘤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孙桂芝教授从中医脏象理论的肝、脾、肾三脏功能为主轴,通过补肝肾、温下焦、散寒湿、破积气、和气血、通血脉、除恶毒等治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辉;孙桂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蔬松桡骨远端骨折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对照组予鹿瓜多肽注射液8mL,日1次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提高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宏明;张成亮;韩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从作者自身教学工作经历入手,重点探讨了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诚信、创新、平台团队、临床实践等要素的重要意义,为广大医学院校导师培养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提供帮助与借鉴.
作者:刘萍;陈富荣;潘屹鸣;马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药理学研究发现α-细辛醚具有镇静,抗氧化,降血脂,利胆,杀虫,抑菌,抗炎,平喘,神经保护等作用.文章详述了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玉璘;王少侠;郭虹;胡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石志超教授临床辨治溃疡性结肠炎,认为病机整体上以脾虚、肾虚、气机失调为本,局部以湿热、瘀血、浊毒停滞大肠为标,提出内外分治、就近祛邪的治疗大法,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奎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朱丹溪《局方发挥》一书,重视察病情,强调辨病机;批评《局方》制方以俊病是理法方药脱节,痛斥当时社会不研求医理、墨守《局方》、滥用成药的风气;推崇仲景因病以制方的圆机活法.书中字里行间蕴藏着辨证论治精神,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痰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文章总结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提出乳腺增生病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兼有肝郁气滞、脾虚湿盛、冲任失调为基础的病变特点,痰瘀互结亦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从而使乳腺增生病的辨证分型规范化.
作者:关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制备单柱配合前后处理工艺来分离得到高纯度异甘草素.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前处理超声提取的条件,提取物经2次制备单柱梯度洗脱分离,浓缩后得目标产品.结果:超声提取佳条件为:配制原料的质量浓度为30g/L,采用乙醇做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20℃.选择适合的单柱进样浓度为100g/L,进样体积为60mL.单柱产品经浓缩得到质量分数在99%以上的异甘草素.结论:以柱色谱分离为核心,结合原料前处理和产品后处理工艺分离提纯异甘草素工艺简单易行,所得产品质量分数高.
作者:程钱夏;丛景香;王绍艳;唐晓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实践教学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全程化、模块化、系统化是其主要特点,实践教学包涵诸如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床边教学、毕业实习等具体的教学形式,这些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政策和条件等方面予以保障,以确保日常教学的效果,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徐俊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水肿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西医治疗本病在发病机制、给药途径等有新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在消除水肿、提高视力等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文章就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董月;丁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温病学教学中,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学习要求的差别,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以达到提高温病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斌;林大勇;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中药一枝黄花对小鼠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觉反应时间,二甲苯耳肿胀法.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中药一枝黄花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结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解热镇痛作用相较于中药一枝黄花的作用相当,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抗炎作用相较于一枝黄花的作用要强.
作者:许金国;赵晓莉;崔小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通过对颈椎结构和运动功能特点的分析,介绍了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探讨了斜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利弊,进一步分析了脊柱微调手法结和辅助功能锻炼的整体治疗是减少颈椎病复发的有效手段,认为颈椎病的治疗应以恢复患者脊柱正常的力学结构和运动功能为目的,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使用简便、易于操作、风险低、疗效快.
作者:宋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在前期托里透毒法促进大鼠慢性胃溃疡黏膜修复的研究成果之上,从谷氨酰胺(Gln)因子,揭示托里透毒法促进慢性胃溃疡黏膜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烧灼型慢性胃溃疡模型,测定溃疡指数,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ELISA法测定Gln水平.结果:给药14天,体现托里透毒法各中药复方对乙酸烧灼型慢性胃溃疡均有不同程度抗溃疡和缩短溃疡修复时间,从而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修复作用,且以透脓散中剂量和低剂量作用较强.体现托里透毒法透脓散高剂量和透脓散中剂量均有增加胃黏膜Gln水平的作用.结论:透脓散高剂量和透脓散中剂量可能通过促进胃黏膜Gln的合成、表达,从而改善胃溃疡修复的营养状况,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其复发.
作者:罗雄;王良;黄秀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胃肠道息肉的复发是困扰着医生和病人的常见难题,中医药对本病的报道甚少,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胃肠道息肉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寒湿客于肠胃,气血壅塞所致,正如朽木上长蘑菇.采用温阳利湿的方法,自拟温胃阳汤用于预防胃肠道息内的复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胜;侯秋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搜风止痒汤治疗过敏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搜风止痒汤辨证加减治疗过敏性荨麻疹60例.结果:风寒型、风热型、肠胃湿热型、气血两虚、冲任不调型有效率分别为90.9%、90%、87.5%、92.28%、83.3%.结论:自拟中药搜风止痒汤辨证加减治疗荨麻疹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回顾近现代中国科学观的变迁,阐明近现代科学观的变迁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实证主义科学观对中医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初持续到现在,在一定范围内有其积极意义.历史主义科学观对现代中医的影响体现为以系统科学分析研究中医.历史主义科学观对不同文化间的包容使得中医的生存有了传统文化的土壤,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单方面强调科学的影响.以坚持中医基本理论为发展基石的中医研究逐渐壮大,正成为当代中医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作者:王慧;吴鸿洲;叶兴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