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荣
周仲瑛教授应用中医理论治疗两例出血性疾病,疗效满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优势,故录此以供同道临床借鉴.
作者:贾晓玮;李英英;郭立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药理学研究发现α-细辛醚具有镇静,抗氧化,降血脂,利胆,杀虫,抑菌,抗炎,平喘,神经保护等作用.文章详述了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玉璘;王少侠;郭虹;胡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产生多发性关节炎,测量大鼠足跖肿胀度,ELISA法检测大鼠肿胀组织中IL-1 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独活寄生汤可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急性足跖肿胀,对于继发性的足肿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继发性关节炎炎性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论:独活寄生汤具有防治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戴锦娜;李宏明;陈崇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北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老年养生专著,从老年人的食治之方、医药之法到摄养之道,靡所不载,对指导老年养生有重要影响.大便不调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或秘或泄,书中对其发病原理、调养原则等均有记载,并有特色的食疗、顺时预防调护,对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指导意义.
作者:尚子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国内有关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的文献,阐明目前国内MHE的研究现状.方法:选取36篇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MHE发病机理、诊断、防治的文献进行综合阅读及评述.结果:文献报道显示,国内众多学者对MHE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MHE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诊断的金标准尚未完全获得统一认识,无法确定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研究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缺乏说服力,可重复性差.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关注和解决.
作者:李铁强;邓碧珠;陈纪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积证是指腹内有肿块的一类病证,首载于《内经》.搜集整理《内经》中有关积证的内容,对其形成原因、病理过程、辨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储檀;李益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该实验以名老中医的经验方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药物分组,通过正交T值法,完成确立痹痛清治疗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优处方的第1步,确定G药为主药.
作者:管隽;曹晶;魏超;张忠晶;汪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测定辽宁省不同产地刺槐花及花蕾中蛋白质的含量,为刺槐花的品质评价与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三部附录VIA氮测定法,采用凯氏定氮法(半微量法)对辽宁省不同产地的刺槐花和花蕾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并比较花和花蕾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结果:10个不同产地刺槐花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7.23%;刺槐花蕾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1.52%.结论:刺槐花和花蕾中的蛋白质含量均较高,而刺槐花蕾中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刺槐花中的蛋白质含量,提示其具有较好的药用或食用价值.
作者:唐小伟;初正云;疗文艳;李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配合麦粒灸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便失禁症状患者15例,运用生物反馈配合麦粒灸疗法方法治疗,所有病例1周治疗5次,共治疗2~4周.结果:运用生物反馈配合麦粒灸疗法治疗后患者便失禁评分明显减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生物反馈配合麦粒灸疗法治疗功能性便失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敏;丁曙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认识五行与五脏“天人合一”的关系.方法:探讨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与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结论: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的是自然界物质的生物态、等离子态、固态、气态和液态等五种物质形态,五脏根据各自的功能、性质与之相对应.
作者:周波;黄伟章;曾启全;陈强松;李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胃肠道息肉的复发是困扰着医生和病人的常见难题,中医药对本病的报道甚少,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胃肠道息肉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寒湿客于肠胃,气血壅塞所致,正如朽木上长蘑菇.采用温阳利湿的方法,自拟温胃阳汤用于预防胃肠道息内的复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胜;侯秋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综述近5年康复训练及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概况,目的在于寻找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和规范治疗方法的途径,进而提高其疗效.
作者:李少娴;王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蝎中胆甾醇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WG-C18(4.6mm×150mmm,5μm);流动相:甲醇;检测波长:208nm;柱温:35℃;流速:1.0mL/min.结果:胆甾醇在0.102~0.51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39%,RSD为1.95%(n=6).结本方法简便可行,快速准确,可用于全蝎中胆甾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崔聪;周洪雷;王洪平;田景振;蔡梅超;查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推广一种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疗法.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法.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均进行症状和功能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率为85.11%.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和功能前后改善程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中药组.该法安全,容易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张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水肿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西医治疗本病在发病机制、给药途径等有新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在消除水肿、提高视力等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文章就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董月;丁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工作机制的一种计算模型,由于它具有自适应性、并行处理能力和非线性处理的优点,在医学诊断,影像医学,疾病的辅助治疗及效果预测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文章对神经网络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新应用作了综述,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作者:梁健;蒋曼君;吴发胜;邓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痰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文章总结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提出乳腺增生病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兼有肝郁气滞、脾虚湿盛、冲任失调为基础的病变特点,痰瘀互结亦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从而使乳腺增生病的辨证分型规范化.
作者:关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西医治疗常难以治愈,易反复.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文章综述近5年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尚精娟;谢建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中药一枝黄花对小鼠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觉反应时间,二甲苯耳肿胀法.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中药一枝黄花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结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解热镇痛作用相较于中药一枝黄花的作用相当,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抗炎作用相较于一枝黄花的作用要强.
作者:许金国;赵晓莉;崔小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蔬松桡骨远端骨折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对照组予鹿瓜多肽注射液8mL,日1次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提高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宏明;张成亮;韩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