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临床回顾性研究

廖康兴;王明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复发, 再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42例手术后再复发再次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42例经确诊复发后进行再手术治疗,除3例因患者自身原因致效果差外,余治疗效果满意,优良率为85.7%,有效率为92.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1)诊断错漏、手术定位失误;(2)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准确;(3)手术方法选择欠妥或欠熟练,复发后及时诊治,再次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麻子仁丸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子仁丸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的疗效.方法:58例化疗后出现便秘的病人分为两组,A组用麻子仁丸加减煎水口服,B组口服果导,观察两组便秘治疗的有效率.结果:A组治疗便秘总有效率93.3%,B组治疗便秘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运用麻子仁丸加减化裁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效果较好.

    作者:张泉;高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针刺有效点的方法,定出病位,根据病位有无压痛点,阳性反应条索确定本位有效点及异常部位有效点(四渎穴、天宗穴).根据有效点深浅进行针刺,健侧先刺、重刺,患侧后刺、轻刺,然后行颈椎手法.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针刺夹脊穴的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的即时止痛效应及长时止痛效应均以治疗组为优.结论: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龙相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求真务实爱岗敬业——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晓东副教授

    作者:宜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周乐年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探讨

    周乐年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届名老中医师带徒的老师.周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治疗脾胃病时善于应用补法.强调阴阳互根;重视气血互补;倡导通补兼施;重在扶正固本.

    作者:李保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排便困难时囚腹内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影响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量,诱发或加重病情,甚至可以导致不可逆的死亡,囚此处理好便秘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中医药治疗便秘及饮食上的调护非常重要.

    作者:张军;陈欢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癌微创治疗配合中医药研究进展

    肺癌的微创治疗因创伤小,对病灶直接局部作用逐渐广泛应用,不同方法各具特色.配合中医药治疗.均具协同增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配合中药研究较多,中药治疗方式或辨证或辨病,或术前或术后配合;认识到扶正的重要性.今后应扩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不同微创疗法与中医药结合治疗的疗效差异.并深入研究结合疗法的切入点以提高疗效.

    作者:白建平;李勇;逯敏;徐凯;刘伟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

    孙桂芝教授40余年来从事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及研究,通过总结治疗大肠癌的经验,指出其主要病因为湿热下注、酒色无度、外感邪毒,其治疗总体应予以健脾益肾、扶正固本来推动大肠传导司职,局部应予解毒化湿、散结祛瘀、消积导滞以利大肠功能恢复.孙师认为大肠腺瘤这一癌前病变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尤为重要,应未病先防,才能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她遵古而不泥古,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疗效显著,深为广大患者所信赖.

    作者:何立丽;孙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溶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墓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内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证候、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程度及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于白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脾胃郁热理论浅探

    郁热的观点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随着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后世的医家对郁热的理解更加深刻,并在临床上加以灵活发挥,拟将脾胃郁热理论作一浅探,以加深对脾胃郁热这一病机的认识,使之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赟华;艾军;李志刚;赵春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风痰瘀阻型脑梗塞病患除了Crouse积分明显大于其他各型外,IMT亦大于其他各型,且CRP也逐渐升高,提示中医痰瘀证在脑梗塞发病中有内在的病理基础.超声检测IMT并推算斑块积分,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血管狭窄程度,也为脑梗死患者从痰从瘀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杨志新;王春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现代进展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总结当前对中医与西医对其病的治疗手段及发展程度.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积极发展新的治疗措施和方案,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作者:赵娜;张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胃炎的中医常见证型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隧性生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分布.方法:搜索阅读慢性胃炎证型分布相关的大量医学期刊文章,对其中证型分布归类总结,找出所占比例较大的证型即主要常见证型.结果:肝胃不和型在慢性胃炎的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大,其余主要常见证型是: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和胃阴不足型.

    作者:谢淑颖;周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关节肿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肿胀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局部取穴如肿胀点、内外膝眼等,远端配穴如丰隆,三阴交等穴联合洛索洛芬钠(乐松)及来氟米特(妥抒)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48%.对照组有效率84.6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肿胀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张宝国;刘冀东;高明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参滋胃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参滋胃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应用三参滋胃饮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胃乐欣冲剂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8天,疗程结束7天后,复查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和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三参滋胃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可靠.

    作者:洪英杰;李晓春;李有田;许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为主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APN)的影响,探讨针刺减肥的作用机理.方法:针刺组20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饮食控制,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饮食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对APN的影响.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0%,针刺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血清APN含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上调患者血清APN水平,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陶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现代临床应用

    <伤寒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组方巧妙,用药精当,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近年来各种期刊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做系统性的回顾及分析,对临床合理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薪博;董正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方法:对临床100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治疗.选50例典型肝气郁滞型患者,使用丹栀逍遥散汤加减治疗.选50例典型肝肾亏虚型患者,使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眼底病变消失或减轻,视力好转,全身症状基本消失.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采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方法,更准确的指导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凡素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顽固性晕厥1例报道

    王新志教授在治疗晕厥时多从中焦足太阴经和下焦足少阴经入手,考虑到中焦足太阴脾胃亏虚则中气虚,不能升清,清窍失养,同时中气健运无权,水湿内停上犯清窍,故晕厥;下焦足少阴肾经不足,肾主骨生髓,髓海不充,头失所养,晕厥时起.治疗以补中升清降浊为主,佐以健脾益肾,先天后天并治,选方补中益气汤舍泽泻汤加味,疗效显著.

    作者:赵瑞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西医治疗概述

    介绍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西医治疗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阐述了各种方法的适应症,并分析其特点以及利弊等,并认为手术治疗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崔恒燕;王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水蛭颗粒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水蛭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钳夹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急性脑缺血缺血损伤模型.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即观察(水蛭)组、对照(曲克芦丁)组、阳性对照组(造模不给药)、空白对照组.对观察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造模后,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药20天.4组分别取标本后运用血液流变仪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水蛭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缺血大鼠的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减轻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结论:水蛭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缺血大鼠的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浓、黏、凝、聚状态,其效果与西药曲克芦丁相当.

    作者:邱全;王海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