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56例

张锐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中医药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临床疾病疗效、临床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定喘止咳作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对于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概况

    目的:总结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及近10年来对肛缘水肿的治疗情况.结论: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熟练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水肿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因此,针对肛缘水肿,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且中医在治疗痔术后水肿上存在优势,尤其是药物熏洗.

    作者:李春花;舒涛;李国栋;洪子夫;胡连海;肖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孙桂芝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

    孙桂芝教授40余年来从事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及研究,通过总结治疗大肠癌的经验,指出其主要病因为湿热下注、酒色无度、外感邪毒,其治疗总体应予以健脾益肾、扶正固本来推动大肠传导司职,局部应予解毒化湿、散结祛瘀、消积导滞以利大肠功能恢复.孙师认为大肠腺瘤这一癌前病变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尤为重要,应未病先防,才能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她遵古而不泥古,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疗效显著,深为广大患者所信赖.

    作者:何立丽;孙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分析近况

    玻璃体积血是常见的玻璃体病变.是外伤、眼病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常见病症.可造成屈光间质混浊,不仅造成视力障碍,妨碍眼底检查,还对眼其他组织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引起其它并发症,如玻璃体液化、机化、后脱离.继发血细胞性青光眼等.由于玻璃体内无血管,玻璃体内的积血通常来自视网膜或脉络膜的破损的血管或新生血管.所以其代谢极其缓慢,造成积血后吸收十分困难,致盲率甚高.

    作者:霍红利;周华祥;董秀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雷公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肾病综合征是以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血脂为特征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预后较差,临床上的治疗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到70年代后加用免疫抑制剂及中医中药的参与.常用的中药药物为雷公藤,本品味苦辛,性寒,有剧毒.具有抗炎、抑菌、抗癌、抑制免疫等作用.广泛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笔者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对雷公藤治疗.肾病综合征机理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杨雪山;李国信;刘进;秦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求实创新教书育人——辽宁中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汲泓副教授

    作者: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56例

    目的:观察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临床疾病疗效、临床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定喘止咳作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对于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张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本科生导师制职责的探讨

    本科生与研究生是两类学习方式截然不同的学生群体,故而决定了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导师制的工作职责截然不同.然目前国内很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在工作职责的很多方面出现套用研究生导师制的情况.造成对本科生教学计划正常开展的干扰.重在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职责的任务、目标、意义、特点及我国高校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之所在.

    作者:徐大鹏;王蕾;李明;齐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临床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42例手术后再复发再次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42例经确诊复发后进行再手术治疗,除3例因患者自身原因致效果差外,余治疗效果满意,优良率为85.7%,有效率为92.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1)诊断错漏、手术定位失误;(2)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准确;(3)手术方法选择欠妥或欠熟练,复发后及时诊治,再次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廖康兴;王明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一次性肩关节外展扳法治疗肩周炎1例

    采用一次性肩关节外展外展扳法治疗肩周炎1例,现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此病例为随访3年病例,所示时间以患者入院时为参照.患者,女,46岁,护士,患者因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半年,加重5天入院.

    作者:刘晓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建设是中医药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突破口,是信息时代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应用信息技术处理传统中医药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来实现中医药信息化,实现中医药数据库的建立及知识发现,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遗产的一项基础工程,并可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提供规律性的依据.

    作者:刘广;刘建平;岳慧平;谢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探兽医穴位发展史

    目的:了解兽医穴位发展史,为进一步研究实验动物医学和实验针灸学打基础.方法:总结分析近40年来相关文献的内容,从萌芽期、奠基形成期、迅速发展期3个方面叙述兽医穴位发展史.结论:兽医穴位在历代医籍中记载有限,其定位与疗法亦不统一,因针灸穴位效应、治病机理的研究需要以动物穴位、经络为切入点.故研究动物的经络、穴位模型是针灸研究的紧迫工作,可促进实验动物模型及标准化研究,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高靓;郭义;郭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菟丝子抗衰老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10份不同产地菟丝子的抗衰老作用.方法:测定不同实验组小鼠红细胞膜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脑组织LF(脂褐素)含量、肝组织MAO-B(单胺氧化酶B)活性、血清LPO(过氧化脂质)含量.结果:10个给药组均能够提高小鼠SOD活性,降低LPO、LF,及MAO含量.结论:菟丝子水提液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河北、河南产菟丝子抗衰老作用好于其它样品.

    作者:田春雨;薄海美;陈新新;林喆;姜大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人不典型左心衰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群中心衰患病率也随之增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59岁年龄段心衰发病率为0.8%,80~89岁年龄段则增长了10余倍为9.1%.且老年人心衰多不典型,部分人已处于中度心衰可完全无症状或仅表现为极度疲倦或神志异常,一旦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即可发作急性重度左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对老年人不典型左心衰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曲鲜艳;杨积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饮食情志因素与寻常型痤疮关系探讨

    寻常型痤疮的病因病机古代仅从外邪、湿聚、血热立论;近代论述较多,从风热、肺热、血热、胃肠积热、血瘀痰结、冲任失调、阴虚不足七个方面阐述;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饮食情志因素与其发生与演变关系密切,从而完备了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作者:黄丽霞;胡光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张锡纯气一体化理论探要

    张锡纯以大气为核心的气学理论别具一格,体现了气一体化的特点.在其指导下的临床治疗如升补大气以助阳气,升脾降胃以舒肝气,收敛肝气以固元气等,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麻子仁丸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子仁丸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的疗效.方法:58例化疗后出现便秘的病人分为两组,A组用麻子仁丸加减煎水口服,B组口服果导,观察两组便秘治疗的有效率.结果:A组治疗便秘总有效率93.3%,B组治疗便秘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运用麻子仁丸加减化裁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效果较好.

    作者:张泉;高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鹳草类药材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

    目的:提供1种老鹳草类药材鉴别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紫外谱线组法,测试9种老鹳草在4种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9种老鹳草的紫外谱线组图谱、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鉴别9种老鹳草,应用紫外谱线组法鉴别中药材易混品种是科学可行的.

    作者:张丽妍;尹海波;王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病治风的探析

    探讨了肾病与风邪的关系,以及风邪致肾病的发病机理,并从扶正祛风,补益脾肾;疏风宣肺.御邪于外;祛风胜湿,宣畅气机;祛风理血,气行血行;柔肝养肝,平治内风等五个方面引肾中之风外出,祛风扶正.

    作者:杨晓萍;张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方法:对临床100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治疗.选50例典型肝气郁滞型患者,使用丹栀逍遥散汤加减治疗.选50例典型肝肾亏虚型患者,使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眼底病变消失或减轻,视力好转,全身症状基本消失.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采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方法,更准确的指导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凡素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金明秀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约占总人群的0.3%~1.5%,本病关节局部的致残率高达60%以上,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

    作者:李华子;金明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