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翟延君;李正言
就近10年的文献资料,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实验研究概况.文献主要从生精障碍、精液质量异常,精子形态结构改变和内分泌失调等方面的动物实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但同时表明,由于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理复杂,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人与动物的种属差异等因素,我们要完全认识和治疗本病,尚需深入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基础研究.
作者:李国锋;侯进;宾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疏肝法是中医临床为常用的肝病治法之一.恰当的运用疏肝法对于中医临床治疗常见病证和诸多疑难杂证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文献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疏肝法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代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刘白璐;曲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尽管认为现在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但大多都是通过机械拉伸和局部升温暂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来治疗,效果却并不那么理想.针对腰问盘突出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并结合医学影像学的诊断,给出了相应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辨证施治.
作者:马列;孙宁;王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心汤对不同病因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0一2007年靖江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给药方法:中药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桑寄生、甘松每日1荆,水煎分2次口服;美西律,每日3次,每次150mg[3粒),疗程为4周.给药前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血浆半衰期.结果: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是53.7岁(18~75岁)的多源、多形、成对室性早搏患者,分别接受中药益气养心汤和美西律治疗4周后显示,总有效率(分别为84.6%和58.8%)和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4.9%和76.6%),中药组均显著优于美西律治疗组(P均<0.01).结论:益气养心汤对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早搏治疗有效,同时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美西律.
作者:林轶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各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详细介绍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辨证论治、传统疗法及哺乳教育.结论:根据产妇出现产后缺乳的情况,针对病因,辨证施治,悉心护理,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好转的.
作者:邓丽娟;伦志坚;徐俐平;马晓薇;曹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王会仍认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从肺、脾、肾着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以控制症状为主,中医治疗的重点应在清热祛痰和活血化瘀上.缓解期的治疗,应以补虚为主,以培元固本为重.
作者:洪东华;王会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隧性生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分布.方法:搜索阅读慢性胃炎证型分布相关的大量医学期刊文章,对其中证型分布归类总结,找出所占比例较大的证型即主要常见证型.结果:肝胃不和型在慢性胃炎的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大,其余主要常见证型是: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和胃阴不足型.
作者:谢淑颖;周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概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抗肺癌转移机制的实验进展情况,表明中医药可以从肺癌转移的多个环节如抑制原发瘤的生长,改变细胞的黏附性,抑制基底膜的降解,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调节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面进行调控.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做了扼要分析.提示中药抗肺癌转移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更深入规范的研究.
作者:吴建春;李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黄连温胆汤为清代陆延珍所创立,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化痰热之功,以痰热内扰为主要病机所导致的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均可以之为主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及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4个典型病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临床体会,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黄连温胆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柘木的研究综述,为该药的开发、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柘木近10年的有关文献资料.结果:总结了柘木在本草考证、生药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结论:目前对柘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上,但对柘木的有效成分和指标性成分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作者:姜琳;翟延君;李正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综述脂溢性脱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和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及中药对脱发疗效机理概况,并肯定了中医药治疗脱发的疗效.
作者:赵丽欣;魏跃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精散胶囊对小鼠生殖能力改善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比肾阳虚小鼠使用生精散胶囊治疗前后其生殖激素水平 SOD、MDA的变化.结果:肾阳虚小鼠灌胃生精散胶囊治疗后血FSH、LH、T、GnRH均明显升高(P<0.05),小鼠附睾组织匀浆MDA浓度明显降低,而SOD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生精散通过调节垂体一下丘脑一性腺轴的功能来调节生精过程,并且可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附睾功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附睾精子免受氧化损伤.
作者:孙伟;管群;杨伟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易患因素,进而指导临床的防治.方法:回顾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病例分析,用表格形式将其易患因素进行记录.结果:脊髓亚急性联合李性在西医方面以维生素B<,12>缺乏为主要病因,且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接触NO及服用一些药物等因素亦相关.中医从病因士辨证以情志不遂、饮食毒物所伤、年老久病、劳役房劳过度及外感温毒湿热等为主因.结论:通过对其病致病因素的分析,从而减少其易患因素,以达到预防目的.
作者:刘海丽;黎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溶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墓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内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证候、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程度及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于白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肌肤均有赖于脾胃润养,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水谷人口,经食道入胃后经胃的腐熟下传小肠,其精微由脾运化全身,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
作者:高嵋;曹瑞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口疮是小儿常见病,多因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浮等多种原因所致,临床通过辩证,以清心泻火为主,配合疏风散火.清胃健脾,滋阴降火,引火归原等法.论述运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心脾积热型口疮取得良好疗效的病例1个.
作者:马丽;王雪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对PTCA术后家兔MC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球囊损伤兔左侧颈总动脉配合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家兔PTCA术后再狭窄模型.4周后,将存活动物随机分组为模型组(n=7)、西药组(n=8)、益气活血复方组(n=8),并建立正常组(n=4).喂养4周后,免疫组化检测兔左侧颈总动脉MC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治疗组均能下调MCP-1的过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与益气活血复方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以下调PTCA术后MCP-1的表达,提示益气活血复方可以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
作者:王辰;孙辉;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孙桂芝教授40余年来从事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及研究,通过总结治疗大肠癌的经验,指出其主要病因为湿热下注、酒色无度、外感邪毒,其治疗总体应予以健脾益肾、扶正固本来推动大肠传导司职,局部应予解毒化湿、散结祛瘀、消积导滞以利大肠功能恢复.孙师认为大肠腺瘤这一癌前病变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尤为重要,应未病先防,才能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她遵古而不泥古,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疗效显著,深为广大患者所信赖.
作者:何立丽;孙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纯中药医院制剂安眠颗粒对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50例、60例,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睡眠长持续时间、睡眠总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安眠颗粒治疗失眠(不寐)一般症状的疗效确切.
作者:刘进;梁茂新;张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兽医穴位发展史,为进一步研究实验动物医学和实验针灸学打基础.方法:总结分析近40年来相关文献的内容,从萌芽期、奠基形成期、迅速发展期3个方面叙述兽医穴位发展史.结论:兽医穴位在历代医籍中记载有限,其定位与疗法亦不统一,因针灸穴位效应、治病机理的研究需要以动物穴位、经络为切入点.故研究动物的经络、穴位模型是针灸研究的紧迫工作,可促进实验动物模型及标准化研究,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高靓;郭义;郭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