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添;黄可佳
目的:观察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针刺有效点的方法,定出病位,根据病位有无压痛点,阳性反应条索确定本位有效点及异常部位有效点(四渎穴、天宗穴).根据有效点深浅进行针刺,健侧先刺、重刺,患侧后刺、轻刺,然后行颈椎手法.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针刺夹脊穴的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的即时止痛效应及长时止痛效应均以治疗组为优.结论: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龙相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肛周湿疹是一种发生在肛门周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认为脾虚湿阻是肛周湿疹的首要病理基础,血瘀风燥是肛周湿疹的主要病理转归,提出清热利湿化瘀法是肛周湿疹治疗的基本思路.
作者:孙宏普;于建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de Gramont、和XELOX两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正确选用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接受de Gramont、和XELOX二种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6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析二种化疗方案在疗效、总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OS)、主要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别.结果:两组63例均可评价疗效,de Gramont组30例、XELOX组33例,每例进行2~4个周期的治疗,共完成160个周期.其中deGmmont组、XELOX组获得CR.(0、0)例,PR(9例30%;15例45.4%P=0.023),SD(6例20%;12例36.4%P=0.036),PD(15例50%;6例18.2%P=0.015),总有效率(RR)(30%;45.5%P=0.025).中住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6个月;5.4个月P=0.038),中位生存期(Os)为(7.4个月;8.9个月P=0.024 o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手足综合征和外周神经损害发生率XELOX组明显高于de Gramont组(P=0.013).其他不良反应可耐受,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高宏健;董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SWL术后给予辨证施护减轻自觉症状,提高排石效果.方法: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中药及辨证施护,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并于术前和术后1周时进行SCL-90自评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结果:术前两组SCL-90的躯体化、焦虑、恐怖和抑郁四因子得分均明显升高,术后1周时实验组上述四个因子得分显著减低(分别P<0.01和P<0.05),而对照组则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石街形成和复震人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终排石的总有效率相近.结论:ESWL术后配合中药及辨证施护对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减少石街的形成,降低复震率有明显作用.
作者:邓群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老年痴呆发病率逐年增加,治疗目前尚无根本性突破.药物只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由于这类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为了使其出院后继续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提高陪护者的护理技能,延缓病人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护士在社区老年痴呆护理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人文素养、理论知识、康复理论技巧等方面探讨老年痴呆社区护理对护士素质、能力的要求.
作者:钟伟伟;何珊珊;吕晓莉;李睿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许斌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医20余年,善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褥疮等疮疡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治疗褥疮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冯德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郁热的观点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随着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后世的医家对郁热的理解更加深刻,并在临床上加以灵活发挥,拟将脾胃郁热理论作一浅探,以加深对脾胃郁热这一病机的认识,使之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赟华;艾军;李志刚;赵春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临床疾病疗效、临床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定喘止咳作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对于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张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因病因不明,现代医学对其病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疗效可靠.就近5年来,中医药对玫瑰糠疹的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贾淑琳;李佳曦;马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建设是中医药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突破口,是信息时代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应用信息技术处理传统中医药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来实现中医药信息化,实现中医药数据库的建立及知识发现,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遗产的一项基础工程,并可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提供规律性的依据.
作者:刘广;刘建平;岳慧平;谢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猫爪草皂苷(Radix ranunculus ternate saponins,RRTS)对人结肠癌kIVo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猫爪草皂苷浓度分为1、10、100、500μg/mL4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猫爪草皂苷),处理LoVo细胞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分析;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猫爪草皂苷可使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MTT法检测显示,猫爪草皂苷处理组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01);荧光显微镜下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对照组和4个猫爪草皂苷不同浓度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3.57±1.56)%、(8.14±1.02)%、(11.11±2.30)%、(17.59±0.95)%和(25.10±1.23)%;流式细胞术显示.G1期细胞增加,而停滞在s、G2期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发现,经猫爪草皂苷作用24h后,LoVo细胞Bax蛋白水平明显增高,而Bcl-2出现抑制,Bcl一2/Bax比例下降,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猫爪草皂苷具有明显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下调Bcl-2、Bcl-2/Bax,增加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周清安;余海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隧性生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分布.方法:搜索阅读慢性胃炎证型分布相关的大量医学期刊文章,对其中证型分布归类总结,找出所占比例较大的证型即主要常见证型.结果:肝胃不和型在慢性胃炎的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大,其余主要常见证型是: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和胃阴不足型.
作者:谢淑颖;周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宜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黄连温胆汤为清代陆延珍所创立,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化痰热之功,以痰热内扰为主要病机所导致的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均可以之为主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及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4个典型病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临床体会,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黄连温胆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王会仍认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从肺、脾、肾着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以控制症状为主,中医治疗的重点应在清热祛痰和活血化瘀上.缓解期的治疗,应以补虚为主,以培元固本为重.
作者:洪东华;王会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阐述黄芪的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增强体液免疫作用、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免疫调节功能、对干扰素的诱生作用;黄芪的抗衰老作用: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作者:李季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对PTCA术后家兔MC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球囊损伤兔左侧颈总动脉配合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家兔PTCA术后再狭窄模型.4周后,将存活动物随机分组为模型组(n=7)、西药组(n=8)、益气活血复方组(n=8),并建立正常组(n=4).喂养4周后,免疫组化检测兔左侧颈总动脉MC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治疗组均能下调MCP-1的过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与益气活血复方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以下调PTCA术后MCP-1的表达,提示益气活血复方可以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
作者:王辰;孙辉;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就近10年的文献资料,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实验研究概况.文献主要从生精障碍、精液质量异常,精子形态结构改变和内分泌失调等方面的动物实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但同时表明,由于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理复杂,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人与动物的种属差异等因素,我们要完全认识和治疗本病,尚需深入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基础研究.
作者:李国锋;侯进;宾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肾病综合征是以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血脂为特征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预后较差,临床上的治疗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到70年代后加用免疫抑制剂及中医中药的参与.常用的中药药物为雷公藤,本品味苦辛,性寒,有剧毒.具有抗炎、抑菌、抗癌、抑制免疫等作用.广泛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笔者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对雷公藤治疗.肾病综合征机理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杨雪山;李国信;刘进;秦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溶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墓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内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证候、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程度及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于白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