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洁;章红;苏晓艳;方朝晖
80例荨麻疹患者均来自皮肤科就诊收住院的病人,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说明采用疏风解表,宣肺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与单纯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10mL,口服扑尔敏,赛庚啶比较,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吴先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学生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发展、当前医护人员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多元视角审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强调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陈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时对血压(BP)、心率(HR)、呼吸及唾液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前10 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A组)、阿托品0.01mg/kg(B组)、长托宁0.01 mg/kg(c组).分别测量并记录注药前后BP、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患者口干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WAS).结果:c组注药后HK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P>O.05);B组注药后HR显著增快(P<0.05);注药后10 min和拔管后c组的vAs值比B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h C组的VAS比B组低(P<0.05).结论:术前静注长托宁0.01 mg/kg,可有效减少小儿患者术中及术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且不增加HK.
作者:张维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该疗法治疗高位肛痿患者43例,并依据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并经统一修订的肛瘘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一次性治愈率达到88.37%,总治愈率达到100%.结论: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效果良好.
作者:郭君;程雅娟;柳越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复发性流产(RSA)与抗心磷脂抗体(ACAb)的关系及治疗.方法:对几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分别从ACAb导致流产的机制、ACAb阳性血液动力学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方面进行阐述.结论:ACAb与RSA关系密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敏;姚美玉;吴校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98例采用果导片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1%与65.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口服治疗老年便秘优于单纯口服果导片.
作者:雷枭;闫京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防治及作用机制,为痰瘀同治法防治胸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7u/kg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缺血心肌的T波变化情况,并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与化痰法、活血化瘀法相比,痰瘀同治法能明显增强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的SOD活性,显著降低MDA、LDH水平,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状况.结论:痰瘀同治法应当成为现代防治冠心病(胸痹)的重要法则和提高临床疗效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者:朱伟;周洁;李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近3年儿童过敏性紫瘢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加以探讨.对住院145例(符合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患儿观察其临床特点及舌象脉象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焦湿热型湿热瘀阻型、脾虚湿盛型占例数居多为31、44、22例,并分别有向瘀转化者12例、虚17例(气虚、阴虚)热4例.复发病例中湿证占75%、热证占60%、虚证占40%、瘀证占34%,其中以湿热居多.在各证型的病程中湿热瘀阻型病程长,其平均起病时间(从皮肤紫癜到尿异常时间)为72天,肾损时间为193天.结论:(1)湿、热、虚、瘀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及特点,在整个病情发展过程中,湿、热、虚、瘀四者既可单独存在,又可兼夹为病.(2)湿热瘀是导致疾病复发和病程延长的主要因素.湿证占主导.(3)在治疗中清热除湿化瘀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玉秀;赵历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学微生物>是中医本科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核心内容微生态的研究目前方兴未艾.笔者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曾给实习学生教授<医学微生物>,并在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微生态与中医临床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谓相反相成,现分述如下.
作者:韩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笔者在门诊跟随老师临床中,遇到1例沙门氏伤寒菌感染导致肝脓肿,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自2003年9月-2008年9月,本院门诊对68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首次瘢痕内注射药物,之后配合黑布膏中药外敷,软化瘢痕.防止复发,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晶;肖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任务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来驱动学习进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中医护理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关系密切,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以临床具体实际问题作为任务来确定教学活动,克服了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鸿慧;张敏;王雪;熊瑛;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与西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予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80%)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改善症状显著,疗效确切.
作者:崔军;王垂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作用的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和对照组服用脑得生胶囊28天;同时两组静脉输注706代血浆10天.采用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组与脑得生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6.1%、36.7%.总有效率分别为94.6%、86.7%.两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良药.
作者:肖枫;吴凤佳;何艳;杨毅;潘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而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如何解决好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也反应着教师水平的高与低.
作者:梁学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中医辨证分型及诊疗对策.方法:对78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有肺内,而且有肺外症状,中医辨证分型风热证占主导地位,仍不可忽视其它证型的识别,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年龄小龄化趋势,治疗时须考虑耐药性及儿童免疫方面的问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科应引起重视,冷凝集试验阳性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确切.
作者:高维银;任辉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扯根莱(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为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扯根菜属(Penthorum)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扯根菜为苗族传统药物,民间以其全草入药.全草性温、味甘、无毒,具清热、利尿消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黄疸等功效.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以及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对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的资源概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建立扯根菜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
作者:池少铃;庄元春;税丕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Peutz-Jegher综合征的认识以助诊断治疗.方法:通过收治的1例Peutz-Jeghen综合征病例,检索文献并收集、整理,对Peutz-Jeghen综合征临床分析.结果:Peutz-jegher综合征与STKll基因有关,可癌变和增加其它部位发生肿瘤的危险性,有三大特征、并发症和其手术适应症,患者要定期做消化道检查.结论:Peutz-Jcghers综合征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萌;于永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微调3号方预防晚期肺癌患者口服美施康定片所致便秘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美施康定片同时,观察组口服中药微调3号方,对照组口服乳果糖.结果:观察组未发生便秘17例,发生便秘4例;对照组未发生便秘10例,发生便秘11例.观察组预防便秘发生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微调3号方预防晚期肺癌患者口服美施康定片所致便秘发生,疗效肯定.
作者:许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文冠果果壳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321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文冠果果壳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e在O.18~0.5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1.7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文冠果果壳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影;王世成;窦德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