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英;孙爱云;刘晓蓉;钱丽丽
目的:建立消瘿瘤汤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方中的枳壳、陈皮、茯苓进行定性鉴别.结论:消瘿瘤汤中的枳壳、陈皮、茯苓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主斑点Rf值与柚皮苷、橙皮苷对照品和茯苓对照药材均相同,分别为0.64、0.73和0.72.方法重现性好、简便、实用,可用于消瘿瘤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航;韩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文献调研,对国产有毒蘑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化害为利,为深入开发毒蘑菇资源提供借鉴.
作者:巩江;倪士峰;刘晓宇;吴一飞;仝瑛;张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刀对劳损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临床确诊为劳损性腰痛的病例,采用针刀松解局部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方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160例患者,痊愈90例,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6.9%.结论:针刀对劳损性腰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全贵;赵新;孙锐;刘乃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优化活血利水方对自体髓核移植致大鼠非压迫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性疼痛模型的影响.方法: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阿斯匹林组,分别灌胃给生理盐水、中药汤剂、阿斯匹林溶液,连续用药5天后,测定各鼠的醋酸致扭体次数.另取小鼠36只,同样方法(分组、给药)测定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的影响.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阿斯匹林组,建立大鼠自体髓核移植致腰5神经根性痛模型,造模后1周起各组每天分别灌胃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药汤剂、阿斯匹林,连续用药4周.于术前1天、术后3天、术后1、2、3、4、5周时测大鼠左后肢机械刺激痛阈值.结果:优化活血利水方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程度.明显提高大鼠左后肢机械刺激痛阈值.结论:优化活血利水方对于自体髓核移植致大鼠非压迫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性疼痛模型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邰东旭;王哲;房凌桥;王春田;柴继严;房景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医学院校中是一门新兴专业.针对本校该专业的实际情况,从预防医学课程特点及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本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作者:王淳;王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心脏X综合征通常指患者具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的胸痛,平板运动时出现ST段下移而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并排除冠脉痉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限,在治疗方面疗效并不理想,而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方面有很突出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观察4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彦伟;杨积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对疼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分别对六淫致痛、七情致病、食伤致痛、劳逸致痛、痰饮致痛、瘀血致痛、结石致痛、外伤致痛、寄生虫致痛、胎传致病而痛进行分析,并将疼痛的病机分为实证、虚证、虚实夹杂三大类型.结论:中医对疼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博大精深.
作者:杨万松;张敏;陈集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病住辨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一环,而辨清病位后如何用药是决定药物疗效的关键所在.自秦汉时期以来,广大医家根据药物的趋向性,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一些有特定作用部位的药物,即引经药,并形成了完善的引经理论.临床中辨证运用这些引经药物,使诸药药力集中于某一部位,直达病所,会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魏托;李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脑卒中后尿失禁是中风恢复期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该病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临床疗效满意.从针灸治疗机理、常用穴位、临床疗效报道等方面介绍和总结近几年来脑卒中后尿失禁的针灸治疗进展,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闵庚震;邢瀚;冯春燕;张春红;申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灸法,施于治疗部位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穴及特殊穴位肩前穴,并按辨证分型随症加减进行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蠲痹汤加减内服,每日1剂,20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87%,对照组66.67%,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壮医药线灸治疗肩周炎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马桂敏;陈波;于高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对照组30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素F2a(PGF2a)及血浆催产素(Oxytocin,OT)的变化.结果: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对不同程度的痛经患者均有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期血浆前列腺素含量和催产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前列腺素及血浆催产素水平而发挥疗效.
作者:季向东;毛智群;陈菊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系统总结了水蛭近年来的提取分离方法(水提法、醇提法、水提醇提法及其他方法)及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水蛭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艳玲;赵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千百种中草药中,介壳类中药虽然占具数量不多,但是,作用功效重要,临床十分常用.本文,笔者就数种介壳类中药在中医妇科的临床配伍运用,作一肤浅探讨,以弦扬中医宝库.
作者:徐重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10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年轻、具发展潜力的二级学院,是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摇篮.
作者:宜远;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整理历代医家主要著作中关于温肝法的记载,阐述温肝法的学术渊源.运用计量学方法,选取文献中温肝法常用方药,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总结出温肝法高频药物和温肝法所治病证的治疗原则,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李高军;曲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对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收集了2003-2008年间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其下列举研究较为深入、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并简述其主要研究结果、进展.
作者:李中华;赵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对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观察,基于其肾精亏虚的基本病机,痰瘀互阻的病理因素,在治疗上应从补肾祛痰化瘀入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考察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由于理解障碍的存在,在英语阅读中往往差强人意,从对阅读障碍的分析中总结了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旨在促使教学相长、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及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消旋卡多曲1.5mg/kg口服,3次/d,热毒宁0.6mL/(kg·d)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3天;对照组38例,使用蒙脱石散口服,利巴韦林10mg/(kg·d),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3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腹泻次数大便性状、精神状态的变化.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热毒宁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周原菁;徐春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丁香油的佳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正交试验法、饱和水溶液法对β-CD包合丁香油的工艺进行研究,以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率作为指标,确定佳包合工艺.结果:β-CD包合丁香油的佳工艺为丁香油:β-CD(mL:g)为1:8,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h.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正交试验法能准确确立β-CD包合丁香油的佳工艺.
作者:徐天生;刘莉;梁燕;刘强;陈兴兴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