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王妍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中医药
摘要: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情绪失控等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特征.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发病率及患病人数会逐步增加.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金复康口服液对Lewis肺腺癌荷瘤鼠脾细胞分泌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复康口服液对Lewis肺腺癌荷瘤鼠脾细胞分~kThl/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ELIAS方法,检测Lewis肺腺癌荷瘤鼠脾细胞培养液中的Thl/Th2类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金复康口服液能够促进荷瘤宿主脾细胞分泌Th1类细胞因子,抑制荷瘤宿主脾细胞分泌Th2类细胞因子.结论:金复康口服液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荷瘤宿主脾细胞分泌Th1类细胞因子,从而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孙玺媛;孙建立;刘嘉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参麦注射液高渗葡萄糖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现察参麦注射液及高渗葡萄糖预防反复发生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反复发生IDH的血透患者22例,分别采用透析过程中给予参麦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250mE中,静脉滴注维持,50%葡萄糖250mL分3次快速滴注两种方式进行血液透析各12次,观察病人透析前中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22例患者在透析前血压差异无显著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参麦注射液组、高渗葡萄糖组透中、透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常规血液透析组(P<0.05或P<0.01);高渗葡萄糖组与参麦注射液组相比透中、透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高渗葡萄糖均可预防IDH的发生,但短期透析中高渗葡萄糖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翟建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药剂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探微

    目的:探讨中药药荆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体会.方法:结合中药药剂学专业课教学特点.分析制作中药药剂学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结果:合理制作、应用中药药剂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多媒体课件是教学辅助手段,制作、应用必须因材旋教,合理搭配,密切联系实践,重点突出.配合多种教学手段,能真正体现它的优势.

    作者:袁子民;程岚;吕佳;赵琳;刘玉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平癜灵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

    对34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使用中药平癜灵(系列制剂)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治愈率为97.97%,并设立对照组,对其疗效、疗程、副作用、治法、方药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梁常兵;巩继梅;常尊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络腧穴学》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初探

    20世纪末随着国家对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将针灸推拿学专业主干课程经络学、腧穴学合并,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成一门针灸基础课程--<经络腧穴学>,并进行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作者:孟向文;王卫;魏连海;潘建明;刘建卫;郭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锐意进取振兴中药——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英锡相副教授

    作者:宜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脾虚小鼠过氧化与抗氧化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脾虚造模小鼠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脾虚机体产生损伤的机理.方法:对劳倦过度加饮食失节法研制的脾虚小鼠模型与正常小鼠在机体过氧化与抗氧化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脾虚模型小鼠出现了体重的下降,丙二醛(ITIalondialdehyde,MDA)和共轭双烯(BorougateddieFtes.cD)指标的升高,过氧化氢酶(Batalase,B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ad dit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Iutathione peroxide,GSH-Px)指标的下降,说明脾虚模型小鼠出现了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结论:脾虚可导致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

    作者:赵丽;张效莉;侯慧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2q,]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2周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总有效率为82.93%,较对照组43.9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疗效,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宁云绸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金荞麦提取物的抗癌研究

    金养麦为蓼科植物,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个旧肺腺癌细胞、宫颈鳞癌细胞、胃腺癌细胞及鼻咽癌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在体内对小鼠移植性肉瘤、Lewis,~癌、宫颈癌有抑制作用.同时金荞麦能够抑制端粒酶、MMPs等的活性.使癌细胞凋亡.就金养麦提取物对相应癌细胞的杀伤和押制作用做如下综述.

    作者:熊六波;杨拯;徐艳;荣成;张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抑郁症的治疗需调肺

    关于郁症,古代多从肝、心、脾、肾四脏论治.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治疗需调肺:悲、忧皆为肺志;诸气膀郁,皆属于肺;肺为十二经脉流注之首,肺系全身疾病;肺与肝休戚相关;肺与心、脾、肾联系密切.认为临床上遣方用药及针刺选穴,在从四脏论治同时,还应重视对肺气的调理.这样就更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作者:陈秋帆;洪文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探讨

    分析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阐述构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具体实践.

    作者:夏林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朴炳奎教授辨证求本治疗肺癌学术经验

    朴炳奎教授从医近50年来,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治病求本,理论联系实际,提倡传承与创新并举,中西互参,不断吸取现代科学技术,补充完善中医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肺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识颇深,并研制中药新药益肺清化膏和颗粒.余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归纳总结如下,以求共勉.

    作者:周雍明;朴炳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海洋生物资源药用研究概述

    目的:对海洋中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综述,进一步推动海洋药物的研究工作.方法:采用手动和机检相结合的方法.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结论:海洋生物由于其独特的代谢方式,产生的活性物质化学结构丰富多样,分子结构独特新颖具有极大的药用潜力,从海洋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并开发研究新的药物前景广阔.

    作者:覃骊兰;郝二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强脊定痛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以炎性腰痛、肌腱端炎、外周关节炎和关节外表现为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增生,终发展为骨性强直[1].本病病因至今不明,因此尚乏特效治疗.中医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创立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强脊定痛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善夯;金实;朱蓓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论案例教学法在医药类院校两课教学中的应用

    医药类院校的学生具有课程任务重、实验多等特点,这就要求两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正是对症下药.对于医药类院校的两课教学,案例教学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医药类院校的两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效的.

    作者:刘秀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葛根汤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60例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本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证候群.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由于现在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长期不良的习惯,使本病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且西医治疗本病疗效欠佳,而传统的中医疗法对本病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几年来,用中药结合针刺对本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与单用针刺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MMSE及P300分析

    目的:探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VISE)vX~P300在早期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意义.方法:对6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和60例对照进行P300检测,并使用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刹评.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卒中组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渡幅显著减少(P<0.001).②聋不同年龄段组中,卒中P300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01)、波幅小于对照组(P<0.001).③不同病程组脑卒中患者在P300潜伏期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程越长P300潜伏期愈长.不同病程组脑卒中患者在P300波幅上的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程越长P300波幅愈小.④在脑卒中后各期的检测中,P300检测异常率均高MMSE.结论:脑卒中病人存在明显认知障碍,且病程越长者认知功能越差,年龄亦是影响学习记忆的重要因素.

    作者:古联;吕玉宝;苏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对985例孕产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所达到的效果.结果:865例孕产妇完全掌握,其余为部分掌握.结论:体现了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并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

    作者:于美红;王欣;宫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脂肪性肝病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为深入研究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评价诊断方法,筛选防治脂肪性肝病的有效药物,选择一种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十分必要.理想的动物模型是指:具备人类脂肪性肝病的特征;病变有一定发展过程,从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至终的肝硬化,即病变有相对明显的分期.符合人类脂肪肝的演变过程;造模方法简便易行,模型形成率高,死亡率低;造模停止后病变逆转缓慢,便于进行药物干预试验.对国内外有关脂肪性肝病的造模方法及结果进行了总结性研究.

    作者:韦艾凌;官志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分析近年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研究,阐述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永全;唐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