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常兵;巩继梅;常尊礼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本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证候群.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由于现在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长期不良的习惯,使本病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且西医治疗本病疗效欠佳,而传统的中医疗法对本病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几年来,用中药结合针刺对本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与单用针刺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医药类院校的学生具有课程任务重、实验多等特点,这就要求两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正是对症下药.对于医药类院校的两课教学,案例教学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医药类院校的两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效的.
作者:刘秀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对985例孕产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所达到的效果.结果:865例孕产妇完全掌握,其余为部分掌握.结论:体现了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并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
作者:于美红;王欣;宫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观物取象,取象类比.中医的核心是阴阳,阴阳的核心是象.象思维是医易共同的思维方式.是医易会通的交点.象直观察,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类比思维采用的方法是,即使不同质的事物.只要在状态、格局、功能等直观可察的外在表现方面有相似的成分,就可类比为同类事物.<内经>法<周易>之象,创造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但取象比类舍有较强的主观臆测性、或然性,从而又赋予中医理论具有表象性、模糊性、不精确性等特点.故对取象比类应该持历史的态度,辨证对待中医理论中通过类比所得出的结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者:徐联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关于郁症,古代多从肝、心、脾、肾四脏论治.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治疗需调肺:悲、忧皆为肺志;诸气膀郁,皆属于肺;肺为十二经脉流注之首,肺系全身疾病;肺与肝休戚相关;肺与心、脾、肾联系密切.认为临床上遣方用药及针刺选穴,在从四脏论治同时,还应重视对肺气的调理.这样就更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作者:陈秋帆;洪文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卷丹水提物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mR.时小鼠耐力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5组:卷丹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华佗再造九组(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灌胃法给药15天.心脏取血,采用凝固比浊法对APTT、PT进行测定,用Derive法测定FIB;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数.小鼠随机分成4组:卷丹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刺五加组(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灌胃法给药15天.测定各组小鼠负重10%体重游泳时间.结果:卷丹水提物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APTT(P<0.05),但对PT、FIB和血小板数无明显影响.卷丹水提物高、中荆量组能显著延长小鼠负荷游泳时间(P<0.05).结论:卷丹水提物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表现为延长内源性凝血时间.卷丹水提物可增强小鼠的耐力.
作者:谢焕松;周鸣鸣;刘鑫燕;周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或与脑血管病变有关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并伴有语言、运动、视空间技能及人格障碍等.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中风病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目前对此病的防治尚无较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笔者自2000年3月以来采用中药益气补肾活血化痰开窍为治疗原则,制定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对68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来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黄芪多糖和麦门冬多糖在对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二多糖胶囊高剂量组、二多糖胶囊中剂量组、二多糖胶囊低剂量组、优降糖(阳性对照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应用地塞米松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模型.其中二多糖组大鼠每天给予不同剂量的二多糖胶囊药物灌胃,优降糖(阳性对照药)组大鼠每天灌胃优降糖;高血糖对照组大鼠每天同样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体积各组均为10mL/kg体重.以上各组大鼠在灌胃药物的同时隔天腹腔内注射1次地塞米松,注射剂量同上.4周后处死,取血检测血浆中血糖和胰岛素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二多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优降糖组的大鼠血糖和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二多糖胶囊对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屹;宋光熠;张建军;王春鹏;李开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乙烯雌酚,肌注黄体酮及丙酸睾丸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功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优于纯西药治疗,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岩;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分析近年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研究,阐述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永全;唐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补肾方对免疫力低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剂量益气养血补肾方治疗组、大剂量益气养血补肾方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40mg/(kg·d),连续5天,建立化疗后低免疫力大鼠模型.治疗组同时按比例予益气养血补肾方水煎液灌胃,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5天后,测定外周血CD45、IL-2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IL-2、CD45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但以大剂量益气养血补肾方的效果较好.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方能提高低免疫力大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毕莲;吴晓勇;陈育;张雅丽;傅汝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中草药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茵耐药性的影响,探讨预防及延缓耐药茵产生的方法.对象和方法:以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本院细菌室培养分离出的129株铜绿假单胞菌本次研究对象.时患者病历做回顾性调查.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各组间率的差异.结果:中草药的使用是铜绿假单胞菌耐CAZ、CIP的共同影响因素,而对耐IPM无影响.结论:对症中草药大量使用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作者:马丽君;王会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依痰饮、肾虚不同论点立方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不同影响.方法:采取D一半乳糖腹腔注射造成AD模型,分别给予吡拉西坦、茵陈五苓散和地黄饮子治疗,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茵陈五苓散和地黄饮子均能明显降低MDA,升高GSH-Px活性,地黄饮子作用更强.结论:二方均能改善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张静;庞杰;陈晴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药材中植物药占90%,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大多包裹在细胞壁中,对这些有效成分的提取,传统的热水、酸、碱、有机溶剂浸提法受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的阻碍,往往提取效率较低.应用酶技术处理这些中药材,可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提高药效成分的提取率.而且在中药提取过程中通过某些酶的加入将一些生理活性不高或没有生理活性的高含量成分的结构转变为高活性分子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提取物的生理活,}生及应用价值.本文就 .酶技术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目前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转化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展望了酶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颖新;范业雪;王振月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金复康口服液对Lewis肺腺癌荷瘤鼠脾细胞分~kThl/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ELIAS方法,检测Lewis肺腺癌荷瘤鼠脾细胞培养液中的Thl/Th2类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金复康口服液能够促进荷瘤宿主脾细胞分泌Th1类细胞因子,抑制荷瘤宿主脾细胞分泌Th2类细胞因子.结论:金复康口服液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荷瘤宿主脾细胞分泌Th1类细胞因子,从而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孙玺媛;孙建立;刘嘉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便秘属于顽固难治性便秘,近年来成为中医肛肠领域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确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医药治疗等多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借鉴.
作者:舒涛;李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6年6月中旬,汉沽区留庄村因水源污染而突发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至2006年8月中旬,本院发热门诊共收治甲型副伤寒病人72例(均治愈),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国内外乳房病发病率逐年剧增,乳癖占乳房病发病的首位,对于乳癖发病较密切的几个原因进行分析:情绪与乳癣;劳倦与乳癣;饮食内伤与乳癖;感冒与乳癖;便秘与乳癖;人工流产与乳癣;月经不调与乳癣;雌激素撮入与乳癖.通过分析对乳癣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作者:褚亚红;崔淑兰;王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阳痿,历代医家对之时有论述,一般情况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目前主要分三类,中医对功能性的治疗效果较好.赵树森主任医师结合当代人生活及体质特点,认为其病机以阴虚燥热为本,肝郁为标,治以补肾滋阴为主,少佐疏肝通络壮阳之品,组方常在首乌延寿丹、亢痿灵等方基础上化裁,酌加养阴通络之品,以补肾滋阴清热药物为主,壮阳药物低于滋阴药物的用量,在滋阴疏肝的同时,酌加收涩之品,以防精关不固,阳事不举而精液滑泄,并在获效后将药物制成丸剂,以便于长期服用,同时注意生活宜忌,其临床治疗效果颇佳.
作者:李金臣;梁光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中医中药广泛的走向世界,随着我国对外忖交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系统学习或进修中医学知识.天津针灸做为全国临床研究中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国际学院的实习基地,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对外教育,已经建立了一套培养比较成熟的中医教育体系.使外国留学生除了尽可能地缩短语言学习时间外,能用中国同类学生大致相同的时间即掌握中医的精髓,又能学习到中医的实用技能.实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重要工作,它即属于教学的一部分,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把握好这一环节,对于提高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以及提高实习医院的知名度,都至关重要.
作者:路明;李兰媛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