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健

关键词:副伤寒, 发热, 临床护理
摘要:2006年6月中旬,汉沽区留庄村因水源污染而突发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至2006年8月中旬,本院发热门诊共收治甲型副伤寒病人72例(均治愈),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方桂芍联用验证录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的药物联用,以桂枝、白芍两味药物为.以桂枝、白芍各三两等量为多,用于表证能解肌和营卫,施于里证为化气调阴阳.桂芍不等量联用的方剂,多适于治疗表里兼证者.因其适应证和药量变化.其功能则复杂而多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

    作者:唐学敏;张雪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多发性骨折56例的辨证施护体会

    目的:对多发性骨折辩证施护的体会.方法:对多发性骨折的心理、体位、创面、饮食、调护、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手术和骨牵引以及合理的功能锻炼等.结果:通过心理护理,患者情结稳定,使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了痛苦,保持创面清洁,预防了并发症,经过饮食调护,得到了合理的营养.根据中医提出的功能锻炼的原则,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得到了早日康复,效果满意.结论:通过辨证施护,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医学对多发性骨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致残率.

    作者:李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论治IgA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论治IAg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IgA肾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中医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给予中医辨证分型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感染、控制血压和使用活血化瘀药等,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视病情继续用药,原则上不超过2个疗程.观察两组总疗效、中医证型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例,显著缓解8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5%,对照组分别为2例、5例、2例、9例,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型疗效比较.以气阴两虚型居多,因而,气阴两虚可能是IgA肾病的病机重心.结论: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对缓解该病的病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高娜;于绣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读《金匮要略》谈历节

    通过学习经典,探讨历节病名的由来,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中医药治疗及转归、预后、调护、预防,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申民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柿提取物对化脓性感染高检出菌的抑制作用

    通过抗茵谱、低抑茵浓度、耐药性实验等手段,对柿子抑制化脓性感染茵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证明,柿提取液对化脓性感染致病茵的抗菌能力较强.各级提取物的抗茵活性普遍高于粗提波,其中柿浆乙酸乙酯提液、柿浆正丁醇提液时各菌种的抑茵能力明显强于其它样品;各级提取物随着浓度的升高,细菌生长所受到的抑制也越明显:经过9天的耐药培养,柿浆石油醚提取液产生了较弱的耐药性.经过10天的无药传代后,其耐药性明显消退,但不能回到诱导前的抗茵水平.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葛根汤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60例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本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证候群.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由于现在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长期不良的习惯,使本病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且西医治疗本病疗效欠佳,而传统的中医疗法对本病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几年来,用中药结合针刺对本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与单用针刺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晚期中医治疗15例

    本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晚期15例,均经病理诊断的本院门诊病例.因诸多原因失去手术根治良机.为减轻患者病痛,抑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本组病例经坚持以抗癌中药复方斑螫胶囊口服为主,辅以中药汤剂为治.自2000年1月至今收治的15例,结果8例有显著疗效,其生存期在1~2.5年,治愈3例完全恢复健康.证明本疗法在中晚期因失去根治良机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抑制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部分病人.有治愈的良好效果.说明本疗法在对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和不能接受放、化疗或术后复发不宜手术者,在抗癌综合治疗中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之一,值得提倡.

    作者:张振文;赵美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06年6月中旬,汉沽区留庄村因水源污染而突发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至2006年8月中旬,本院发热门诊共收治甲型副伤寒病人72例(均治愈),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情绪失控等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特征.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发病率及患病人数会逐步增加.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乳增清片中香附挥发油包结工艺的研究及其包合物的鉴定

    目的:研究乳增清片中香附挥发油包结佳工艺,并运用3种鉴别方法考察香附挥发油包结是否成功.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的收得率及挥发油的包合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合理的工艺,采用薄层鉴别法、差热分法、X-衍射法.对香附挥发油包结进行鉴别.结果:优选了香附挥发油的佳制备工艺,3种方法均证实了香附挥发油与β-CD形成了新的物相,推断包合成功.结论:工艺具有较好的包合率和收得率,挥发油包含物经鉴定获得成功.

    作者:顾煜琛;王平;袁敏;韩丽;龚彦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低免疫力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补肾方对免疫力低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剂量益气养血补肾方治疗组、大剂量益气养血补肾方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40mg/(kg·d),连续5天,建立化疗后低免疫力大鼠模型.治疗组同时按比例予益气养血补肾方水煎液灌胃,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5天后,测定外周血CD45、IL-2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IL-2、CD45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但以大剂量益气养血补肾方的效果较好.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方能提高低免疫力大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毕莲;吴晓勇;陈育;张雅丽;傅汝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依痰饮论肾虚论立方对AD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不同影响

    目的:研究依痰饮、肾虚不同论点立方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不同影响.方法:采取D一半乳糖腹腔注射造成AD模型,分别给予吡拉西坦、茵陈五苓散和地黄饮子治疗,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茵陈五苓散和地黄饮子均能明显降低MDA,升高GSH-Px活性,地黄饮子作用更强.结论:二方均能改善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张静;庞杰;陈晴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穴位自血疗法配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自血疗法配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治疗组70例,采用穴位自血疗法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70例,单独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均经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占58.57%;有效28例,占40%;无效1例,占1.4%,总有效率为98.5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6.41,P<0.05).结论:穴位自血疗法配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

    作者:郑建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天津市文气管哮喘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哮喘防治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提高支气管哮喘中医药防治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技术,调查抽样选的中医院1年内门诊和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和演变规律.结果:初步明确了哮喘发作期证型及其内部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以及哮喘缓解期与发作期证候演变的规律.结论:哮喘发作期证型和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以及哮喘证候在缓解期和发作期之间存在的演变规律可以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刘恩顺;孙增涛;封继宏;王强;张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雾化吸人治疗呼吸道病变

    呼吸道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利用现代的医疗仪器设备--雾化吸入仪,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将中药液体通过雾化、吸入呼吸道,来达到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目的,经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具有较好的疗效,不失为是中药的又一种新的给药途径.

    作者:杨秋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益气补肾活血化痰开窍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或与脑血管病变有关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并伴有语言、运动、视空间技能及人格障碍等.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中风病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目前对此病的防治尚无较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笔者自2000年3月以来采用中药益气补肾活血化痰开窍为治疗原则,制定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对68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来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赵树森主任医师运用滋阴疏肝法治疗阳痿经验

    阳痿,历代医家对之时有论述,一般情况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目前主要分三类,中医对功能性的治疗效果较好.赵树森主任医师结合当代人生活及体质特点,认为其病机以阴虚燥热为本,肝郁为标,治以补肾滋阴为主,少佐疏肝通络壮阳之品,组方常在首乌延寿丹、亢痿灵等方基础上化裁,酌加养阴通络之品,以补肾滋阴清热药物为主,壮阳药物低于滋阴药物的用量,在滋阴疏肝的同时,酌加收涩之品,以防精关不固,阳事不举而精液滑泄,并在获效后将药物制成丸剂,以便于长期服用,同时注意生活宜忌,其临床治疗效果颇佳.

    作者:李金臣;梁光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强脊定痛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以炎性腰痛、肌腱端炎、外周关节炎和关节外表现为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增生,终发展为骨性强直[1].本病病因至今不明,因此尚乏特效治疗.中医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创立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强脊定痛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善夯;金实;朱蓓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研究进展

    糖尿病便秘属于顽固难治性便秘,近年来成为中医肛肠领域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确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医药治疗等多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借鉴.

    作者:舒涛;李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探讨与实践

    高职医学相关专业与本科、专科的医学专业在教材编写、教学要求、培养目标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随着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就<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亚莉;刘剑辉;姜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