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护理

陈莉

关键词:肺癌, 糖尿病, 化疗, 不良反应,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5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血糖监测和控制、饮食指导、预防感染、运动指导、低血糖处理、用药指导等措施.结果:60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3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延期化疗并更改化疗方案,2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病情进展放弃治疗.结论: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化疗过程顺利进行.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与洗手

    肿瘤患者是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化疗药,以及侵入性检查、治疗操作等就成为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院感的发生与年龄及住院时间有关,住院天数越长,营养状况越差越易发生,并随化疗疗程的增加、白细胞总数的下降而呈上升趋势.肿瘤患者院感发生率14.3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发病率高,肿瘤类型以肺癌居首.据报道,一般医院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平均不到10%,而肿瘤患者则高达20%以上.由于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明显增高,因而发生真菌感染的肿瘤患者病死率亦高.

    作者:张桂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方面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分析了我院接受并治疗的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及护理情况,并对这22例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实验研究,分析总结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症护理治疗中的应用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治愈1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护理满意度为95.51%.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更能减少病患痛苦,在肺病治疗护理方面应用与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卢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0例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2组,每组50例,社区干预组给予系统性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健康教育,2年后观察血压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组98%(49例)的高血压患者能掌握并能应用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措施.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董泽涛;刘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门诊手足口病患儿心理辅导经验总结和提高方法分析

    手足口病是一种经常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群体中的传染性疾病.多是由于病毒感染肠道而起.临床中有多种病患表现,严重时可致儿童死亡.对于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对于患儿心理辅导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在临床中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工作经验为基础,针对儿童时期的心理特点,总结出了一些患儿心理辅导方面的方法.

    作者:周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妇产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5%,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钟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指导和社区护理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前中国大约有1.2亿65岁及以上的老人,人口老龄化成为,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不断增加,他们心理需求也不断提高,了解他们的心理,提供相应健康指导和护理,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只有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沙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关键影响因素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全能干细胞特点.近年来,文献报道很多组织可以分化为MSCs,尤其是脐血和骨髓.目前骨髓MSCs研究方法较成熟,但其随着年龄增长分化能力逐渐下降和治疗作用也相应降低.而hUCB-MSCs因其独特的特点如无伦理问题,来源丰富,及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等被广泛应用于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中.目前hUCB-MSCs分离成功率比较低,其培养方法众说纷纭,国际上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本文对hUCB-MSCs的培养方法及关键影响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郎长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当前我国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浅析

    卫生资源配置应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本文使用历年全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对我国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我国目前资源配置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韩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肾活检病理检查的应用

    目的:探讨肾活检病理检查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某院2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肾脏病人进行肾活检,并对其进行临床病理总结分析.结果:肾脏病病理与临床密切相关,互为补充.结论:肾活检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中,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亦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远霞;曹家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的影响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对于骨状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本文从社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作者:汪仙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硬化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意义

    目的: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病人36例, 测定其血清胆碱酯酶浓度,进行资料分析比较, 探讨测定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6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因其他疾病住院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浓度.结果: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随肝脏损伤加重而降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结论:肝细胞代偿能力越差,病人预后也越差.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用于肝硬化, 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病人的预后.

    作者:何祥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孤儿院的脑瘫高危儿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早期多元化护理措施;对照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3、6、12月脑瘫高位患儿的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情况.结果:通过统计观察分析得知,两组脑瘫高危儿患者在体格和智能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是治疗组的患儿在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脑瘫高危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护理时间的增长,两组患儿的评分差距越来越大,另外,两组脑瘫高危儿的体格评分增长指数优于智能评分指数.结论: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患儿的体格发育方面为明显,这样不仅能降低脑瘫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新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频谱仪佐治肺部感染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频谱治疗仪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后,治疗组再此基础上采用频谱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论:治疗组采用频谱照射,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作者:向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和诊断.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50名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50名患者中有26名患者误诊,占52%.12名患者通过阴道B超检查确诊,有10名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确诊,还有2名患者在手术后确诊.在这50名患者中有2名患者是通过药物治疗,有11名患者手术治疗,5名患者手术联合药物治疗,32名患者通过介入治疗.有1名患者因治疗失败切除子宫,有49名患者通过治疗痊愈.结论:超声检查是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的主要方法,但是误诊率比较高.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有效方法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杀胚,较快地止血.

    作者:刘新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中医药治疗,采用针药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每组均为45例,治疗四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反酸、痞满嗳气症状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应根据分型辩证治疗,针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程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中将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其中47例患者抢救脱险,9例患者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81.03%.结论:急救过程中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为临床医生进行诊治提供支持,从而有利于降低临床致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赵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1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力衰竭1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1例,对照组79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变.结果: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能缓解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其中治疗组的有效率(93.8%),对照组的有效率(77.2%).两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但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艾来提·吐拉甫;丽克孜·赛夫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临床反应;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按10mm层厚,对23例患者进行快速容积扫描,后进行原始数据重建,发送原始数据到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进行观看分析.结果:结石患者男性17例,女性6例,男性所占比例为73.9%,显著高于女性比例26.1%.肾脏结石3例,膀胱结石7例,上尿路结石11例,输尿管结石2例.结论:结石患者多见发于男性,尿道结石患者居多.

    作者:夏建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血液透析护理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目的: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技术更是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重要手段.血液透析技术要求血液透析护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本身的操作存在诸多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技术的质量,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作者:吴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4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采取宫腹腔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6-2013.06期间输卵管性不孕症43例患者,对其采取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检查的方法,并针对不同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20例患者输卵管间质部阻塞,14例患者输卵管壶腹部峡部阻塞,9例患者输卵管伞端粘连.其中,间质部阻塞的再通率是95%,其他两种疾病的再通率是100%.其间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的输卵管阻塞再通率是97.67%.结论:采用宫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症联合治疗可以明确了解造成不孕的病因,并且有效的针对病因予以治疗.

    作者:王榕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