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钦坡;吴伟斌;颜呐涵;刘彪;林剑青;岳梅妹
卫生院的日常行政管理,是卫生院为了实现年初卫生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制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医务人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完成卫生院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和计划.
作者:陈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临床表现主要有:左心衰时由于肺淤血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早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逐渐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同时由于心排出量减少引起乏力、易疲倦、心悸等.右心衰时由于体循环淤血而表现为腹胀、水肿、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等.针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在住院期间我们应该进行如下健康指导:
作者:龚玉;陈琦;阳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减重训练与口服二甲双胍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减重训练和口服二甲双胍减重治疗,观测减重前后相应的性激素指标、糖代谢指标和体重增减状况等.结果:减重前后FSH、E2、P、PRL、GLU 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指标明显降低(P<0.05);体重指数和腰臂围比值明显减小.结论:减重训练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内分泌紊乱情况、恢复排卵和月经周期的良好办法.
作者:孙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专科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和1个普通病区的全体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示范病区为实验组,普通病区为对照组.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后两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健康教育优秀率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金属分体铸造桩核和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54例61颗牙体严重缺损的磨牙患者,A组31颗牙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加复合树脂,B组共30颗牙用金属分体铸造桩作桩核用钛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牙体缺损.结果:修复的61颗牙无一脱落,具有正常咀嚼功能,没有发生任何根管折裂以及明显不适感现象.但B组修复的7颗牙有牙龈发黑现象.结论: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在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色泽好,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云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1~2011年11月期间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施治.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随访半年,本组50例,包括10例治愈(20.0%),21例显效(42.0%),13例有效(26.0%),另有6例无效(12.0%),其总有效率占88.0%.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提高脑部供血量,防止形成血栓,改善机体功能,从而起到有效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庄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2例,首先采用胃镜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病理性检查,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32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检查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胃镜检查确诊60例,确诊率为96.77%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患者62例,确诊率为100%,对比两种准确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胃镜检查操作时间等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镜进行临床检查早期胃癌的准确诊断率较高,可进行早期胃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采用人性化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胃镜检查操作的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术中不适感,增加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应用.
作者:孙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及正确护理方式,为提高患者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临床有效预防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措施以及正确护理方法.结果: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中大部分均具有相关过敏史,且过敏性鼻炎以及哮喘疾病所占比例较高.9例磁共振增强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患者与其使用造影剂种类及注射方法无关,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经临床及时有效的抗过敏以及抗休克治疗后,所有患者过敏相关临床反应均消失,未出现死亡现象,临床治愈率为100.00%.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前应尽量了解患者相关病史,排除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患者,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提高临床抢救护理效果.
作者:马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所引发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不断增加.重视高脂血症的预防及治疗将对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高脂血症的危害性、发病机理及目前临床主要的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展现目前高脂血症的临床防治现状,探索和讨论有效防治高脂血症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陈春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发现和临床使用以来,抗菌药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在医院的所有科室中,内科中呼吸方向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品种和用药的频率是高的.加强对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对于了解呼吸类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原学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确保用药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军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采取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市大兴社区9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观察组在社区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干预后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心血管病的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当人们面临死亡或患了无法治愈的疾病时, 他们需要姑息关怀.姑息关怀(Palliative Care) 是对那些所患疾病对根治性治疗无反应的病人进行的整体的关怀照护.镇痛、控制其他症状、减轻精神心理和社会创伤、缓解宗教困扰是主要的宗旨.进行姑息关怀的目标是帮助终末期病人和家属获得尽可能好的生存质量[1].姑息关怀护理应开始于病人疾病被诊断的那一刻起, 直到病人死亡过程中的全面照顾.它把疾病急性期治疗与富有同情心的治疗结合在一起, 使那些面对生命受到威胁的病人和家庭感到舒适和支持.在疾病和死亡的整个过程中, 努力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需要.
作者:邬妮娜;徐丽;祝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认真分析护士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对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原因、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结论:急诊科护士压力较大,建议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吴红缨;韩春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轻瘫例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存在胃轻瘫症状.按照入院先后的顺序将所有48例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轻瘫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常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影响药物剂量的护理因素及对策.方法:100例输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收集原药瓶、输液器、排气、液体瓶内的残留液计算残留剂量,对照组为护士日常输液流程,实验组为研究人员严格干预下输液流程.两组残留药物平均数进行t检验.结果: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残留余液平均含量为0.18;实验组为0.1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及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可减少药液的残留.
作者:李新聪;刘玉春;李白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调查上夜班的妊娠护士所产生的压力的来源.方法:我院根据美国医院中关于对护士压力的程度调查表,并结合工作之中的护士所出现压力的来源表,进而制定出<调查上夜班的妊娠护士所产生的压力的来源表>.结果:特殊护士组所产生的压力要比一般护士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上夜班的妊娠护士所产生的压力的来源,进而为妊娠护士创建出现代化、人性化、人文化的工作安排.
作者:郭苏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48例,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临终关怀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临终关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临终关怀治疗;结果:临终关怀组优良率(62.5%)显著优于对照组优良率(37.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患者心理特点行临终关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闫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48例颈椎病的患者,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2周的治疗,结合相关的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93.75%(45/48).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双管齐下,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小,临床价值大.
作者:樊永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微创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79例乳腺微创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9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仅有1例在手术完成后切口内有血液出现,但通过及时的止血处理后,有效控制了出血,另78例均顺利恢复健康出院;结论:护理在提高乳腺疾病的治疗率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阿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针刺引起晕针的相关诱因, 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对照治疗方,对照组采用一般交流方式, 观察组采用心理疏导方式, 观察两组病人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发生晕针情况.结果: 观察组晕针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晕针各项诱因有针对性进行的心理疏导,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针灸晕针的发生.
作者:芮静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