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研究

闫亮

关键词:癌症患者, 心理特点, 临终关怀
摘要:目的:研究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48例,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临终关怀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临终关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临终关怀治疗;结果:临终关怀组优良率(62.5%)显著优于对照组优良率(37.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患者心理特点行临终关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A检查在主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主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A检查,所得容积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后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 (CPR)成像.结果:42例患者中,真性主动脉瘤10例、假性动脉瘤10例、主动脉夹层10例(A型3例,B型7例)、穿透性主动脉溃疡6例、主动脉壁间血肿4例、大动脉炎及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各1例,37例有主动脉粥样硬化.结论:结论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面大、空间分辨率高、后处理功能强大,血管成像质量高的优点

    作者:刘刚;任全山;兰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突发性聋的治疗影响

    目的:提高小儿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25例小儿特发性聋患儿的心理舒缓,健康教育,消除孤独感及恐惧,保证充足的睡眠,解除后顾之忧及出院前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25例小儿特发性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8.0%,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的总有效率的36.3%和59.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小儿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刘莉;徐素珍;吴丽君;马迪将;方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强基层卫生院风湿免疫科专科护士培养的探讨

    风湿免疫病学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内科学中却是年轻的一个专业学科.因此风湿免疫科专科医、护人员均较其他内科专业少,基层卫生院的风湿免疫科专科护士更是微乎其微,但是风湿免疫科疾病患者却遍及各个专科领域,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风湿免疫科疾病的诊治和护理,加强对基层医院风湿免疫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就笔者所在的地区而言,该地区属于武陵山区,风湿性疾病患者较多,但笔者所在的医院是当地唯一一所拥有风湿免疫科专科的医院,因此加强本地区风湿免疫科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迫在眉睫.

    作者:宋丽君;张翠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 UTI)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T2DM伴UTI病例共120例,对其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细菌学检出率为90.83%, 其中革兰阴性菌株(G-)占 72.16%, 大肠埃希氏菌(E.coli)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为主要病原菌,占60.2%.革兰阳性菌株(G+)占25.77%.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分别占10.34% 和10.35%.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在 30%以上的是氨苄青霉素 55%,培氟沙星37%,复方新诺明40%和阿莫西林/棒酸52%; 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普遍较高,在 50% 以上的是青霉素c74%,头孢唑啉 75%, 复方新诺明 76%,红霉素73%,氨苄青霉素 51%,阿莫西林/ 棒酸52%, 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50%.粪肠球菌体外耐药试验主要表现为对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 50%)耐药.结论:T2DM的存在使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较非糖尿病人增加,尿路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易于被病原菌侵袭和繁殖,从而使抗生素联合应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故应重视病原菌及其耐药趋势的检测, 对控制尿路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牟晓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乳汁淤积症产妇60例,对60例产妇的产生乳汁淤积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产后乳汁淤积的主要原因有:未及时早吸吮、哺乳姿势不正确、乳头发育异常、心理等因素导致拒绝哺乳等.根据产后乳汁淤积症产生的原因加强对产妇的对症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本组60例产妇均在3~6d内疏通乳腺管,消散乳汁淤积,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结论:加强对产后出现乳汁淤积症产妇的对症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手法按摩以及加强对乳头发育不良产妇的对症护理等,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黄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影响

    目的:比较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社区18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的对象,给予健康指导,8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183例患者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从27.87%上升到4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作者:陶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个性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某医院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3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规范的血压治疗,待患者血压稳定后让其离院.其中对照组患者离院后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而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个性化延续护理.在护理后的第二天和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和统计. 结果: 经验证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接受差异干预前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除了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两方面,其他方面比较实验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性化延续护理能够很好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它能够让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得到很好的护理,由此可见,个性化延续护理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服务模式,值得在高血压护理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家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结核性脑膜炎18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临床表现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之间收治的1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特征以及治疗过程.结果:结核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结核感染中毒症状,在神经系统症状中出现呕吐的患者多,共147例,占81.67%;在结核感染中毒症状中以发热为多见,患者出现发热者有168例,占93 33%.本次研究中有165例患者进行了脑脊液检查,在常规检查中有155例患者呈现阳性,占93.94%,在脑脊液生化检查中有151例患者呈现异常,占91.51%.患者肺部出现结核病灶的患者有142例,占78.89%,患者脑CT以及MRI检查结果显示脑部病变一般表现为脑实质病变、脑部钙化、脑积水等,一部分患者会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以上脑部病变.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后在临床上表现症状复杂,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正确有效治疗能够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降低该病死亡率.

    作者:樊章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2012年0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高症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5例.观察组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行硫酸镁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27例,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1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9例,无效患者10例,总有效率71.43%.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相对于单使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以后的妊高症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红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士规范化培训应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开发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资本的视角建议护士规范化培训时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开发,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潜能,打造满意护士,提供满意服务.

    作者:周梅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肌梗塞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加强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作一总结探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法及治疗护理

    随着临床医务人员及家属对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认可,我科从2005年对小儿进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为保证治疗效果,我们对小儿进行了心理和医疗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艳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以糖尿病(DiabetesMettitus,DM)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发病率逐年上升[1],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y, DN)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死亡者占DM的27%-3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DM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国内已达16.8%-23.48%,而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DN的发病率为 20%-40%[3].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统计资料也发现DN所致ESRD的比例达15%左右[4], DN所致的ESRD患者需要长期的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在此期间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DN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护理同仁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现将DN血液透析患者的一些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HR 后脱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1200例行THR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THR 患者中仅5例术后发生人工假体脱位,且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3例采用手法复位,2例行翻修术.结论:THR早期脱位强调以预防为主,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注意手术技巧,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全面的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人工关节脱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晓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

    本文分析了氨溴索的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接着,分析了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后,分析了提高使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的安全性的措施.

    作者:褚伟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例肺癌手术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共廓清纵隔淋巴结203组.平均每例清除6.3组;病理证实为纵隔淋巴结转移者59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9.1%,肺上叶肿瘤廓清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4.8%(31/89),肺下(中)叶肿瘤廓清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4.6%(28/114).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十分活跃.在施行肺癌根治切除术时,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应加同侧纵隔淋巴结的广泛廓清,才有利于增加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作者:杨昌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重叠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07月-2013年4月期间经肺功能和睡眠呼吸监测诊断的中到重度COPD合并SAHS患者共50例.夜间睡眠时给予经鼻BiPAP呼吸机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 中到重度COPD合并SAHS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后睡眠监测指标呼吸紊乱总次数减少,呼吸暂停时间缩短,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升高,明显改善呼吸衰竭,能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 结论: 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中到重度COPD合并SAHS能取得较好疗效,不仅能改善夜间睡眠,同时能改善肺功能.

    作者:李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无痛人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以五加生化胶囊为无痛人流患者实施术后并发症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且具备人流适应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I组17例,以五加生化胶囊治疗,II组11例,以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周,I组术后阴道流血及宫缩疼痛的情况均轻于II组,P<0.05,I组周身乏力、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症状发生率与II组相比,均为I组小于II组,P<0.05.结论:医师选用五加生化胶囊为进行无痛人流的妊娠妇女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可有效缩短阴道流血与宫缩疼痛时间,使患者身心状况在术后实现快速转归应用价值较高,应加以推广.

    作者:何春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112例盆腔炎临床对比治疗分析

    目的:临床探讨研究采取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112例盆腔炎患者,通过给予分组治疗(即:抗生素治疗与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示:实验组治愈者39例(69.64%),临床总有效率为94.64%,而对照组治愈者32例(57.14%), 临床总有效率为83.93%,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在盆腔炎临床治疗中运用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方案,不仅临床疗效显著吗,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雅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