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韦荣菌研究进展的综述

李振玲;郭婧芳;卢春英

关键词:韦荣菌, 产酸性, 耐酸性
摘要:韦荣菌存在于口腔中,在菌斑的生长平衡和龋病的发生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韦荣菌的双向作用有待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作用,学者们对其理化特性、耐酸性和产酸性等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开展的体会

    我院儿科于2012年开始开展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护理理念,针对患儿特点,我科通过改变护理排班模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不断强化健康教育的落实,同时对学龄期患儿实行人性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了家长及医生的好评,患者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

    作者:金沛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年龄逐步降低至30岁左右.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但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仅占患者总数的30.2%,进行治疗者24.7%,得到有效控制的仅为6.1%.相当于美国20年前的知晓水平.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我们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因素,笔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晨光;徐菲;叶兰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48例颈椎病的患者,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2周的治疗,结合相关的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93.75%(45/48).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双管齐下,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小,临床价值大.

    作者:樊永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意义

    目的:结合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措施,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患者948例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护理人员对其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并分析护理措施的临床实践效果.结果:948例患者经过一定的护理措施后,不仅提高了我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实践水平,也提高了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疗效,也较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我院的整体满意度.结论:在神经外科的科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有效、严格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整体的临床护理水平、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并值得推广.

    作者:艾俐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50例分析

    目的:利用超声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检查,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对白内障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50例将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眼部的各个特征和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患者的白内障影像图各有其表现和特点,包括玻璃体、晶状体和眼轴距离等指标都不一而同;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有47名患者能够接受白内障治疗手术,手术符合率为94%.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眼部结构,便于医生掌握眼内状态,合理规划手术过程,且该项检查的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对白内障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临床的应用及护理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应用中的护理措施.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因其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穿刺次数及液体外渗情况发生,使病人血管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减少病人疼痛.有效地保障输液、输血和抢救的需要,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云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08例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其中3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经正规的抗结核治疗2周,治疗前后血沉分别为58.6±15.48和15.27±4.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沉等可作为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古丽那扎尔;李倩;米娜瓦尔·霍加艾合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危机管理技巧培训在门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研究将对医院在开展门诊护理管理培训过程中危机管理技巧培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门诊护理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从2010年1月1日期开始对门诊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危机管理技巧培训,选择我院门诊2009年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我院门诊2011年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以及投诉人数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危机管理培训后,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投诉人数也明显减少,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以及投诉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危机管理培训以及对危机管理进行合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降低了医疗纠纷以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专科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和1个普通病区的全体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示范病区为实验组,普通病区为对照组.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后两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健康教育优秀率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

    目的:自然分娩是指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预手段,让胎儿经阴道娩出的方式.本文探讨自然分娩产妇的分娩结局,旨在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方法:选择320例于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到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将其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自然分娩的240例产妇为观察组,行会阴侧切术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4h出血量、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会阴部撕裂伤、会阴疼痛、产后出血情况方面较对照组有优越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显著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然分娩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产妇的会阴裂伤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婴安康.

    作者:李凤仙;刘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一例糖尿病患者因疖痈致脓肿的护理与体会

    糖尿病(dm)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使一些组织器官营养供应功能降低,得不到保障,可有血管、神经、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众所周知,糖尿病病人皮肤感染率较高,机体自身原因造成或皮肤微生态失调[1].痈为相邻近的多个毛囊及毛囊周围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背部和颈部,如糖尿病患者合并痈时,常常较难治愈.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但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长期影响,感知能力下降,常不自知而发生感染、坏疽而影响生活.我院为老年慢性病医院,主要收治老年内科慢性病患者,而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占我院所有患者的30%,现有一名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痈的感染进行护理分析及经验交流,目的提高护士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的认识及护理水平,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得健康指导和自我检测的护理能力.

    作者:周恒;李会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站建设管理的法律探讨

    在我国,血站制度的建立较晚,随着临床用血和相关突发事件频发导致用血攀升,出现了一定的血荒现象,我国血站建设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本文从法律角度入手,探讨我国血站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郎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的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1~2012.10期间收治的102位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52例(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检出异位妊娠46例,检出率为92.00%,对照组检出38例,检出率为73.08%,x2=4.392,p<0.05,提示两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海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培训和护理重点浅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人员培训及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在岗的护理人员100名,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3.2±1.1)岁.其中护士长10名;专科护士25名;初级护士22名;见习护士25名;实习护士18名.对其进行专业的分层护理培训,并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理论考核与技术操作考核.结果: 相对于培训前,培训后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与目标性得到提升;理论考核与技术操作考核95分率也增加了.结论: 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提升了她们的积极性,让她们学到自己真正欠缺的,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实现了安全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某院2011年度27例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到的27例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累及的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例报告中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虽然低,但后果严重.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朱素英;胡娜;于慧;孙维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美国药品审批制度研究

    目的:通过对美国药品审批制度研究,从中得到启示,为国内药品审批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美国药品审批制度,对比国内药品审批制度,得到启示.结果与结论: 美国药品审批制度申请人与生产商分离;轻资质、重监管;GMP法律效力;有专业的监管队伍.

    作者:任丽娜;黄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阴道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方式,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20年来剖宫产率急剧上升,我区也不例外.剖宫产率的上升使母婴近远期患病率上升,孕产妇病死率不能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有些地方达到60%,我院2010年剖宫产率为33.8%.本文结合我院情况谈谈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点看法.

    作者:马琳;李荣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34例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点的34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分析其护理方法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34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采取早进食、早翻身、早拔尿管、早下床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高凤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儿科用药药物的不良反应

    目的:儿科病人一般不作为新药临床试验阶段的试验对象.然而药物一旦经过临床试验被批准上市后,只要有适应症可选用,在应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在成人中不易出现的有害反应.研究方法:参照国内外文献及有关流行病学资料,设计儿童用药调查表,对我院住院患儿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调查研究,分析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结论:药品都具有两重性,如果使用合理则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尽可能使不良反应降至低限度.在用药前应根据药物的疗效、相宜的适应症、药物的耐受性等综合考虑,合理选择使用.对一些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如心血管类药物),使用时要随时注意调整剂量、给药时间间隔等.还要考虑患儿的体质,全身各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尤其在新生儿时期更应注意用药剂量的个体化.儿科医生必须熟知所用药物的动力学及作用机制,用药过程中要进行疗效的监测,必要时还应做血药浓度和各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的监测.

    作者:丁明玲;马强;周京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法舒地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1月到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与对照组,连续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血清BNP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LVESD和LVEDD改善显著(P<0.05);LVEF和6MwT显著增加(P<0.05);BNP显著下降(P<0.01);SBP、DBP和HR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法舒地尔在治疗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状态,提高心肌储备.

    作者:周勇;徐飞;万元春;魏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