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意义

艾俐慧

关键词:神经外科, 护理, 临床疗效, 意义
摘要:目的:结合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措施,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患者948例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护理人员对其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并分析护理措施的临床实践效果.结果:948例患者经过一定的护理措施后,不仅提高了我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实践水平,也提高了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疗效,也较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我院的整体满意度.结论:在神经外科的科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有效、严格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整体的临床护理水平、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并值得推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促进慢性胃肠道患者转化不良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对药物治疗积极的配合,进而达到一种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0例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测定和心理评估,拟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通过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 疾病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的途径.

    作者:黄月云;臧娴;李刘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效果观察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护士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强调主动服务意识,倡导亲情化服务;完善护理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科室根据需要科学弹性排班,调整工作重点,加强基础护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士的成就感,使护士的劳动价值和专业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谭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人,对照组60人.对照组60例给予患儿退烧,补液静脉点滴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用喜炎平,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60例患儿,治愈22例(36.7%),有效24例(40.0%),无效14例(23.3%),治愈率76.7%,观察组60例患儿治愈40例(66.7%),有效18例(30 0%),无效2例(3.3%),有效率96.7%,观察组患儿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邹学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情况,分析影响其增补叶酸的原因,探讨改善对策.方法:对近年来在我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30例农村孕妇进行面对面交谈,并采用自制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对叶酸的知晓率为70%(91/130),对叶酸功能知晓率为61.54%(80/130);正确按时服用叶酸率57.69%(75/130);低龄和高龄、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对叶酸的认知度低.结论: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不够,应给予针对性宣教,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焦开琼;刘治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荔枝核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优选研究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以此来优选出佳的提取工艺.方法:本文研究中将采取正交实验设计,以荔枝核总皂苷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为指标综合考察提取时间、回流时间以及乙醇的用量与浓度,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荔枝核皂苷的提取工艺为A3B3C3D2为佳提取工艺.结论:采取正交实验提取荔枝核中的总皂苷,然后通过比色法对荔枝核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以此来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由于荔枝核总皂苷可起到有效的降糖功能,因此提高提取工艺可促进荔枝核总皂苷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雪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牙冠延长术在32例上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前牙美容修复中采用牙冠延长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32例上前牙美容修复患者给予牙冠延长术治疗.结果:术后经一年随访,成功31例(96.88%),失败1例(3.13%);通过满意度调查,其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达到87.5%.结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在上前牙美容修复中给予牙冠延长术,不仅能够让牙龈修复能够达到更为完美效果,牙龈更为真实、自然,同时还能够保持牙龈整体与局部高度的协调,终达到佳的美学效果.

    作者:刘美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减轻患者人工流产时的疼痛.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09月~2013年03月接收的27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在人工流产术前分别给予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实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使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氧化亚氮麻醉,观察各组患者镇痛效果并进行组间比较,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患者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人流手术中,其镇痛效果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无毒副作用,减少了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加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孤儿院的脑瘫高危儿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早期多元化护理措施;对照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3、6、12月脑瘫高位患儿的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情况.结果:通过统计观察分析得知,两组脑瘫高危儿患者在体格和智能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是治疗组的患儿在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脑瘫高危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护理时间的增长,两组患儿的评分差距越来越大,另外,两组脑瘫高危儿的体格评分增长指数优于智能评分指数.结论: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患儿的体格发育方面为明显,这样不仅能降低脑瘫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新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脑损伤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00例急性脑损伤临床病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损伤后心电图异常与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颅内压增高、应激反应等多种原因有关,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心电图异常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脑损伤不同部位与心电图异常表现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应及时发现,动态观察,采取综合性治疗.

    作者:樊继军;马彦;段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急性肾炎的治疗与预后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肾炎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将患者按血补体 C3降低与正常分成两组,分析水肿、尿常规、血红蛋白. 结果:血补体 C3降低组,水肿、血红蛋白下降,尿常规明显改变所占的百分比较血补体C3正常组要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补体C3的降低对急性肾炎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作者:陈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5月至2012年7月发生的86例护患纠纷进行整理分析,对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多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发现86例护患纠纷中,有17例是由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合格引起,15例是由护患沟通不良引起,25例是由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引起,29例是由患者或其家属的原因引起.护理人员的技术问题及服务态度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操作技术,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改进管理方法,将有利于减少妇产科的护理纠纷.

    作者:高鸿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外伤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50例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脑外伤偏瘫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与综合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但是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功能,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董泽波;唐晓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

    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多见于年轻女性的骨科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引起该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上对其早期的诊断与治疗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通过分析临床病例的诊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解该病,并对推进该病治疗方法的改善上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冠;王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体会

    目的:对血液检查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研究,以促进血液检验质量的提高.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血液检验科的100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并且对100份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将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找出,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将血液检验质量提高.结果:100份血液检验标本有误差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30例(30%)患者自身的原因,40例(40%)标本采集的原因,16例(16%)标本送检原因,14例(14%)标本检验的原因.结论:在检验血液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影响血液检查标本质量的因素,所以,必须要将各项血液检验工作加以规范,重视送检工作的加强,以便于促进临床检验确诊率的提高.

    作者:闵国康;陈仕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重度颅脑损伤伴高热的护理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如何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早期控制体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救治颅脑损伤伴高热的患者16例.wu

    作者:邹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

    通过对农村医学专业一年级及二年级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风格的调研,以及对已取得执业资格,毕业2~8年的毕业生进行代表性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调研分析,了解农村医学专业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从而制定适合目前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指导方案及相配套的教材,选择佳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作者:吴锡莲;刘红霞;何燕文;郭琳;宁耀平;林声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手外伤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手外伤血液循环障碍患者辅助治疗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出现血液循环的患者50例,对这些手外伤血液循环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护理后手外伤血液循环障碍患者的病情恢复程度.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经观察发现动脉血液循环障碍与静脉血液循环障碍相比,效果更加明显(P<0.05);血液循环障碍患者经高压氧辅助治疗后发现,治疗的时间不同,终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存在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手外伤血液循环障碍患者经高压氧辅助治疗后,促进了患肢的血液循环,也使患者的手功能有了明显的恢复.

    作者:乐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复杂性肾结石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31例患者的取石方法及引流情况做了分析,将并发症可能出现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评估、总结.结果: 31例中发生大出血6例,尿漏12例,肾盂内粘连梗阻8例,急性肾衰2例,其中7例非手术治疗,22例再次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取石无方向,操作不规范,肾盂、肾内粘连受到广泛损伤,引流操作不当,可能是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原因.

    作者:王大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意义.方法:对22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200例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C-反应蛋白(CRP)及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观察组的CRP、FPG和Fin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BP、DBP与CRP呈正相关系(r=0.623、0.714,P<0.05).结论:高血压与CRP密切相关,机体炎症反应可能参与高血压的进展.

    作者:谢敏荣;江伟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柴胡消脂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6年6月~2012年6月运用柴胡消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高脂血症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3~66岁,平均43.2岁;对照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14~68岁,平均44.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血生化检查结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