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丹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择15例(15关节)不等长的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加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本组15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全部获得为期0.5年-1.5年的随访,下尺桡关节不等长的现象有效恢复,关节功能彻底改善,X线检测下尺桡关节的对位情况良好.疗效评定,优、良、可、差各为11例、3例、1例、0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对于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及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可在不损害关节结构的情况下,达到对于尺桡骨撞击症状的解除,使患者下尺桡关节对位与功能得以恢复.
作者:王邦学;刘崇刚;李华祥;李世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其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室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引发原因,以及针对引发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的措施.为医护工作者对于血液透析护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血液透析室的成功案例以及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我院实行的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的降低风险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患者的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行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后,我院血液透析室各项工作秩序井然,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风险.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前,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46%,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后,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6%,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前,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5.6%,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后,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4%,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医院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血液透析中心发生的风险事件设定必要的奖惩措施用以督促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的提高、护理责任心的加强.上述种种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避免发生医患纠纷事件.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3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F治疗组选择LEF联合泼尼松治疗,环磷酰胺(CTX)对照组采用间断CTX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24周的治疗,LEF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6.7%,总有效率为60.0%;CTX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3.5%,总有效率为46.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治疗组经过24周的治疗,尿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TX治疗组尿蛋白量及血浆白蛋白虽然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但总有效率低于LEF治疗组(P<0.05).LEF治疗组出现白细胞降低及腹泻各1例,CTX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白细胞降低及转氨酶升高各2例;LEF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TX对照组(P<0.05).结果: LEF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环磷酰胺,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表浅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小.深部真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和隐球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的,发病率低,危害性大.在抗真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真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常用的抗真菌药有吡咯类抗真菌药、唏丙胺类抗真菌药和其他类抗真菌药.
作者:谢珍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数字化影响医疗设备在管理与维修方面的特点.方法:对我院的数学化影响医疗设备诸如MRI、CT、DR以及CR等进行观察总结,对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条件进行归纳.结果:对数字化影响医疗设备在管理还有维护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技师的专业素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维修保养方法是否准确等,都会对数字化设备在运行上产生影响.结论:数学化影响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转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治疗,需要对其有全面妥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维护方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刘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流程再造在产房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01月-2012年01月孕产妇98例做为观察组,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孕产妇98例做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将再造流程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对照组产妇分娩时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把两组新生儿在产房或病房被抱错的缺陷率、新生儿窒息5分钟内的抢救成功率、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产房或病房被抱错的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5分钟抢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的护理流程再造,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服务质量,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孙菊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发现和临床使用以来,抗菌药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在医院的所有科室中,内科中呼吸方向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品种和用药的频率是高的.加强对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对于了解呼吸类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原学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确保用药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军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情况,分析影响其增补叶酸的原因,探讨改善对策.方法:对近年来在我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30例农村孕妇进行面对面交谈,并采用自制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对叶酸的知晓率为70%(91/130),对叶酸功能知晓率为61.54%(80/130);正确按时服用叶酸率57.69%(75/130);低龄和高龄、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对叶酸的认知度低.结论:我县农村孕妇对叶酸认知度不够,应给予针对性宣教,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焦开琼;刘治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的危害是严重的,其急慢性并发症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的慢性高血糖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的摄入.因此,糖尿病饮食尤为重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观察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有效、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杨玉平;王桂香;梁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门诊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为高血压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的86例门诊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8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干预组的43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43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7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07%,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高血压病人的治疗,采用自我管理干预效果优于其他的治疗方式,而且更为符合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治疗,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但较多颅脑外伤牵扯肇事方,所以有人认为患者将其病归咎于特定的人,并要求较高的赔偿,在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产生了委屈愤怒焦虑的情绪,加上这部分病人一般心理素质欠佳,通过自我暗示逐步诱发精神症状如:烦躁、头痛、头昏、怕光、易激惹、情绪不稳等症状.脑损伤导致的精神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器质性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看,应全面综合分析.该类患者不仅躯体上受到了严重损伤,心理上也产生了沉重的负担.若不及时减轻或去除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就会导致患者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而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我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以来共救治脑外伤2004人,其中127例并发应激性精神障碍,经过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丹丹;彭登荣;张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当代社会,随着老年人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病也成线性关系上升.治疗老年病时,主要是依据老年人的体质、病因和主要症状等辨证用药.但是,老年人的体质与成年人不同,抵抗力相对减弱,因此用药要注意安全,确保药物对机体损害小.
作者:胡春宁;蔡洪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股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5例重度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行血液灌流而行股静脉导管的置入,实施管道护理、基础护理、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13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由于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结论:重度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股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减少了患者行血液灌流时因经直穿刺术不成功而行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能迅速将毒性物质清除,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加强对导管应用的护理,防止导管感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宗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临床中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情况,总结导致中药治疗不良反应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影响中药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中药治疗问题、用药方式问题以及患者自身的体制问题等,为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正确使用中药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的管理等十分必要.结论:中药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逐渐重要的角色,其治疗中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效果和转归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给与针对性的解决,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药的利用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沁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我国,血站制度的建立较晚,随着临床用血和相关突发事件频发导致用血攀升,出现了一定的血荒现象,我国血站建设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本文从法律角度入手,探讨我国血站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郎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微创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79例乳腺微创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9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仅有1例在手术完成后切口内有血液出现,但通过及时的止血处理后,有效控制了出血,另78例均顺利恢复健康出院;结论:护理在提高乳腺疾病的治疗率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阿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的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使用HITACHI 7080全自动生化仪测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各组间Lp(a)水平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再用相关分析阐明各组Lpa与LDL、HDL相关性.结果:疾病组与体检组之间差异不大,但疾病组Lp(a)的均值高于体检组.结论:Lp(a)与HDL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相反,Lp(a)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淑华;康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小儿静脉穿刺与成人静脉穿刺相比有特殊的规律,因为小儿皮下脂肪丰满、血管细、血管的深浅度因人而异,再加上有些小儿不合作等都会给穿刺带来困难,因此,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术非常必要.现就笔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娟;于红;王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