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荣
加强药物管理对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对当前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进而对促进药物管理科学化的新思路进行了探析.
作者:崔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作者:张卫华;黄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治疗规律.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进行诊治的28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误诊现象,分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H2受体阻滞剂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均治愈.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一些患儿在出现皮疹前常常表现出消化道症状,临床医生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
作者:王相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射洪县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确诊的泌尿系感染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口服,<2岁且体重<13kg患儿:每次14.3mg/kg,2次/d;体重>13~21kg患儿,每次1包,2次/d;体重,21~40kg儿,每次2包,2次/d,疗程10~14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先静脉滴注,2~3d后换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颗粒口服(用法同治疗组),总疗程10-14d.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93.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95%和84.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颜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46例血液净化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并总结其应用体会.结果:46例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至99.7%.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玉芬;沈献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文献报道,2002年美国新增前列腺癌患者数达18.9万,到了2007年,有21.9万美国人被新确诊为前列腺癌.在我国,70岁以上的男性,潜伏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25%.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中近距离照射治疗(brachytherapy)发展迅速,有21.7%的低级别前列腺癌患者选择近距离照射治疗,而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近距离照射治疗则成为他们的首选.
作者:章又云;李恭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气压止血带所致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一2012年9月急诊四肢外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石膏纸棉做为内衬,对照组采用无菌医用大纱做为内衬.比较两组患者在拍片检查完成及减压后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拍片检查完成及减压后患者局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石膏纸棉做为内衬有助于预防气压止血带对皮肤的损伤,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曾忆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介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朱贝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原发病治疗不改变的前提下,研究组的50例患者行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的50例患者行胺碘酮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常规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并化验患者的血和尿常规,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6%,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复查发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这方面,具有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益气养阴、治疗心律失常等功效,并且在治疗中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洁;张新军;阿巴白克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对于临床医学本科学生来说,英语四六级与就业息息相关,英语也是考研的一座大山.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英语成为了掌握医学前沿领域知识的基石.本文旨在对在校医学生对英语重要性认知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临床医学生对英语没有及时且正确的认知,对此提出解决对策,提供理论基础从而辅助对临床医学生英语的教育.
作者:吴伟斌;颜呐涵;苏钦坡;刘彪;林丽琳;沈层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诊治证明的急性阑尾炎150例患者进行分析, 将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B超图像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总结急性阑尾炎B超图像诊断特点.结果:阑尾增粗是急性阑尾炎B超图像基本特征,回声变弱,患者粘膜出现缺损、中断或者增粗,儿童患者阑尾直径超过0.6cm,成年人患者阑尾直径超过0.7cm.根据B超图像特点,可分类为:阑尾附近出现脓肿;坏疽性阑尾;化脓阑尾;单纯性阑尾炎.结论:明确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特点有利于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诊断和正确治疗.
作者:李长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分析陈具堂副主任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分析陈具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效果,分析整理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经验.结果: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缓解症状为主,慢性期辩证施治,综合疗法为优,重视后期功能康复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陈具堂副主任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经验丰富.
作者:何健;王灵霞;陈具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在前牙美容修复中采用牙冠延长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32例上前牙美容修复患者给予牙冠延长术治疗.结果:术后经一年随访,成功31例(96.88%),失败1例(3.13%);通过满意度调查,其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达到87.5%.结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在上前牙美容修复中给予牙冠延长术,不仅能够让牙龈修复能够达到更为完美效果,牙龈更为真实、自然,同时还能够保持牙龈整体与局部高度的协调,终达到佳的美学效果.
作者:刘美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入人末梢血中心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该病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布尼亚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无形体病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主要侵染人体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无形体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作者:向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以手法按摩辅助配合Ponseti技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与单纯手法按摩技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将我潮南区各家卫生院妇产科新生儿中筛选出的患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患儿共117例,男79例,女例38,单侧86例,双侧31例,共148足.其中柔软型116例,僵硬型1例(双侧).患儿均不合其他严重系统性疾患.将病人根据患儿家属的治疗意愿及要求随机分配至实验组(以手法按摩配合Ponseti技术治疗)及阴性对照组(以单纯手法按摩技术治疗),其中3例患儿(双侧马蹄内翻足,Pirani评分2分)因家长无强烈治疗愿望,不接受任何处理措施而设置为空白对照组,定期进行影像学观察.参考Pirani评分标准对术后治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85例,109足(包括僵硬型1例)及阴性对照组29例33足均接受治疗及长期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30月.手法按摩配合Ponseti技术治疗组Pirani评分,其中优39例,良4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6.47%(82/85); 阴性对照组Pirani评分,其中优8例,良1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2.41%(21/29).两组患儿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以手法按摩配合Ponseti技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较其它方法固定可靠,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特别对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步态练习,防止踝关节韧带软组织挛缩,马蹄内翻足畸形复发,效果更明显,且避免长期手法按摩的痛苦和麻烦,术后疗效肯定.
作者:黄俊峰;郑毅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前进行的大量剖宫产手术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是为常见的麻醉风险,常因凝血机能障碍易在分娩过程中引起大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此时对麻醉医师是严峻的挑战.如何既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又能有效地减轻麻醉医师的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观察回顾分析2008~20012年我院13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二次剖宮产产后出血率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收治3360例产妇中进行二次剖宫产260例产妇作为干预组,与随机抽取的首次剖宫产260例产妇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剖宫产后产妇产后出血率、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二次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二次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率.
作者:梁伟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伤口压疮护理管理科学化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3月到2013年5月64例伤口压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通过治疗与临床护理,治愈22例,好转9例,未愈出站或死亡1例,有效率96.87%;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好转12例,未愈出站或死亡7例,有效率78.13%.与对照组相比,治愈压疮天数减少4~6 d,好转压疮天数减少3~6 d.结论:临床伤口压疮护理对压疮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督促作用,为临床护士提供了压疮护理新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耿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着重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
作者:刘明钊;韩丹;郝光超;龚发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治愈24例(60%),有效14例(35%),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8例(20%),有效16例(40%),总有效率6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实验组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44.4%(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的特点,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途径.
作者:林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