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峰
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逐步从医院管理系统(MIS)迈向与临床结合,形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HIS),然而众多医院相关的信息系统间的接口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中PACS的数据量占到医院数据总量的80%以上,成为诊疗过程中病患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选择优越规范的HIS与PACS系统接口设计,会给整个医院信息系统扩展性、稳定性和资源共享带来诸多便利.
作者:钟桂良;梁锦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介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朱贝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仅要求护士高精的业务水平,而且需要严谨、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理念,在任何环节上都不能疏忽,否则会给患者带来心理或身体上的损害和障碍,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应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防范意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较好,能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金洪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对关于短眼轴浅前房眼改良的(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技术的有效性.方法:在6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28例采用常规连续环形撕囊技术,32例采用了改良的(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的技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撕囊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常规方法组撕囊成功率为53.13%,囊口撕裂达后囊膜者为9.38%.改良的(控制性)撕囊组成功率达86.11%,未发现有囊口撕裂达后囊膜者.结论:改良的(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短眼轴浅前房眼撕囊的成功率,并大大减少了撕囊的并发症.
作者:郭新艳;杨广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K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VP)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Cobb角等情况的改善,并观察骨水泥泄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中两组都存在骨水泥不同程度泄漏,两组间对比显示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术中骨水泥泄漏发生少,危险性小,术后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显著缓解老年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疼痛,但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及恢复脊柱的功能和力学,且手术风险更小.
作者:陈文明;郝延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即宫内孕.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生长发育,以输卵管妊娠多见,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作者:张荔荔;孙莹;杨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150mg,1 次/d 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 次/d.两组疗程均为4 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 微球蛋白、CRP.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4周后,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和尿素氮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能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
作者:倪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常见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7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待的587例院前急救转运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出现风险的原因. 结果:587例院前急救转运患儿中,有237例为新生儿疾病,71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59例为高热惊厥159例,56例为神经系统疾病,64例为上呼吸道感染.23例在院前急救转运后24h内死亡,经过统计分析6例为医疗原因导致的死亡,占26.09%;7例为车辆、气候、道路等非医疗原因导致的死亡,占30.43%;10例为患儿自身病情导致的死亡,占43.48%.结论:儿科院前急救转运常见风险因素主要有医疗原因、非医疗原因及患儿自身病情原因,通过加强和规范儿科院前急救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及加大政府对院前急救工作的扶持等,可以有效的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作者:张卫华;黄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梅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综述医学图像分割的定义、应用、类型以及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详细的阐述医学图像分割的应用、类型、方法,展望其发展.结论:医学图像分割是一项基本和重要的技术,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满意分割所有图像的分割方法.
作者:徐晓林;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中胃大部分切除和单纯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两组患者,均54例,一组行单纯修补术,另一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结果:行单纯修补术的观察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复发、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修补术更适用于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避免过于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严志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文章阐述了<医院回访管理系统>作为医院医疗服务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具有的现实和深远历史意义.并对<医院回访管理系统>开发环境和功能以及优点做了明显的阐述,它的开发和应用,使医院的管理更据制度化和准确化.
作者:孟繁荣;胡德华;常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轻者影响美容,引起眼部刺激症状,较大的胬肉因引起屈光异常或遮盖瞳孔而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可引起睑球粘连,结膜穹隆部变窄,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我科于60眼中在切除翼状胬肉后用带结膜的角膜缘移植片来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涛;贺秀英;桓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结肠癌,属于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的一种,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其发生与发展与饮食结构、遗传、环境等多因素有关.在一些发达国家,其中75%~80%的病人已经得到了手术根治术及术后积极的辅助化疗.但通过随访过程中的效果评判来说,其5年生存率仅仅60%左右,其病死率并未得到明显的降低.现阶段的辅助化疗药物大部分以细胞毒性药物为主,不但对正常细胞有影响,且耐药现象逐渐显现.本实验通过观察表柔比星对结肠癌SW480细胞和结肠正常细胞生长影响,同时将其与目前临床常用化疗药对比,评价其抗癌性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寇博;王新阳;郭鹏;贺大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点,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2012全年选取的31例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原发慢性肾脏病种类、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诱因、患者经治疗结果等,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肾病综合征等;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主要诱发原因为其出现严重感染,此外严重高血压以及原发慢性肾脏疾病病情加重也是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经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能够将其肾功能恢复至发生急性肾损伤之前水平.结论: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关键因素为尽早确诊并给予有效治疗.
作者:王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5%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外涂减轻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内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直接穿刺,留置静脉套管针;实验组在穿刺前采用5%复方利多卡因软膏麻醉,之后行常规直接穿刺,留置静脉套管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心率和血压在穿刺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在穿刺前后心率和血压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轻度疼痛或无痛患者占86%,明显高于对照组50%,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穿刺前应用5%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进行麻醉可明显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及沟通能力,使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问卷及实际调查了解2010年9月到2011年5月间156名在职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水平及2010年9月到2011年5月间年我院收入的127名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理论知识较差,护理意识不高,与患者之间缺乏沟通.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及沟通能力对患者康复有着很大意义.
作者:陈佩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对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进行治疗,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效果显著,说明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一次或分次以上完成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有很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姜凌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