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汤加味治疗崩漏62例

顾亚平

关键词:崩漏, 血瘀, 生化汤加味
摘要: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疑难重症.笔者多年来,以傅青主生化汤加味治疗本病,获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临床前见的皮肤性疾病,属于中医肌衄、发斑的范畴.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杰;苏军;宋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教师拜名师学习对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的意义

    1 教师拜名师的重要性中药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在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中药品种的复杂,以及中药鉴定人才的匮乏,使中药市场品种混乱的现象时常发生.其结果不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因此把握中药质量是关系到中医中药事业发展的大事.而把握中药材质量的关键是人才,目前,教师是承担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者,因此其水平的高低,对人才培养将起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高松;刘运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刺合谷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眼癔病的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应用心理干预联合针刺合谷治疗的13例眼癔病儿童患者,视力恢复良好,眼球活动自如.无1例复发,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赵勇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中小动脉和静脉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好发于下肢远端血管.病程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加剧,后因管腔闭塞,局部缺血,导致肢端坏死.脉管炎的病程长,痛苦大,病人常因剧痛难忍而失去治疗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脉管炎的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付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由于胃镜和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诊断基本是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其病程缓慢,可长期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以上腹部饱满或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嗳气等为主症;尚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舌萎缩、腹泻等症状.近10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兆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防治思路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反应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通过查阅古代、现代文献,结合临证实践,借鉴传统经络研究和现代研究经验,从机体自稳自调机理出发,首次提出经络导引疗法和无创自体疗法,旨在调动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激发自身正气和修复能力,消除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和保护肾功能,减少药物毒副反应,更好的造福于肾病患者.

    作者:卢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亚健康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的思考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亚健康问题已倍受人们的关注,中医对亚健康的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从古今文献、专家经验、现代研究现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亚健康中医分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乞文旭;赵晴;马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长管骨骨折病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护理

    长管骨折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护理的总结,认为术前心理护理,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生命体征观察,保证负压球引流通畅,预防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奠静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补肾调肝方对更年期雌性大鼠性激素及生殖器官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方法:将40只更年期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分高、低剂量组)、西药组及模型组,与青年组对照,8周后观察性激素及子宫卵巢变化.结果:中、西药治疗组血清E2含量较空白组升高,FSH、LH含量降低(除低剂量组LH含量外),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子宫重量系数增加(P<0.05).结论:补肾调肝方能提高更年期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FSH、LH含量,改善卵巢功能;补肾调肝方的作用与剂量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谭桂云;沈坚华;张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建设与发展

    学科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关系一所大学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一流的大学必须有多个一流的不同功能的学科,这样才能造就出一流的人才.回顾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思考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为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而努力.

    作者:艾华;曲道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治疗36例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36例,对上述病例均应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方法.结果:治疗后随访6~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活动功能正常,肘内翻1例.结论: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首选,其简便易行,家长患儿均易接受,复位直观,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不受影响.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从调和营卫论治荨麻疹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风疹块等,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暂时性局限性水肿.本病好发于局部或全身皮肤,常突然出现,易迅速消退,而不留任何痕迹.对荨麻疹证治,有从风、脾、血分等方面调治,笔者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认为营卫失和是该病病机关键,从调和营卫入手,效果显著,兹阐述如下.

    作者:张鲜妮;剌宝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青光眼病人围手术期的辨证施护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而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1].围手术期是以青光眼病人手术为中心,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将这三个阶段护理贯穿成一个整体,使手术成功,使患者获得佳手术效果.自2004年12月至今,笔者对76例青光眼围手术期病人进行辨证施护,使病人顺利实施手术,增加了术后效果.

    作者:马秀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相关因素与对策

    目的:了解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发病率、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8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时间≥7d,腹泻发生率明显升高;联合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腹泻发生率越高.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作者:楼淑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石饮治疗泌尿系统结石59例

    目的:利用中医药探索采用非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外科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方法:用肾石饮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药物组成金钱草、石韦、怀牛膝、连翘、六一散、泽泻、乌药、王不留行.结果:治疗后复查泌尿系统B超51例排石,总有效率86.44%.结论:该药对患者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好.

    作者:朱龙生;徐大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武连仲治疗失眠经验

    武连仲教授认为失眠以心、神、阴阳的失调为主,临床将此病常分为三型,即心火气结、阳明实证型和虚证型.治疗中强调辨证论治,重视心、神、阴阳的调节,必要时可醒神.取穴少而精,疗效显著.

    作者:戴静宜;姚亚红;屈小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单味中药保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的实验研究述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指动脉内膜有脂质等沉积,动脉壁增厚,内部组织坏死崩解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斑块.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少有副作用,利用单味中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是近年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笔者整理近几年关于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资料,以期为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帮助.

    作者:杨傲然;田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含量

    益母草颗粒本品种为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7册收载的品种,原标准中仅有益母草中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为提高本品的质控标准,以更好的控制药物的内在质量,本文采用HPLC法对方中益母草进行了测定.含测试验中,采用HPLC法,以盐酸水苏碱为对照品,并参考有关文献,对方中盐酸水苏碱进行了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通过方法学的系统考察和10批样品的含量测定,建立了本品中盐酸水苏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测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华;吴云波;王金萍;徐修义;林娜;姜慧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制通鼻滴剂配合低剂量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

    60例慢性鼻窦炎,治疗组用自制通鼻滴剂配合低剂量红霉素,对照组用复方盐酸麻黄碱软膏配合低剂量红霉素,其结果为总有效率(23例)76.7%、(17例)56.7%.平均显效时间为18天、27天.以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显示通鼻滴剂配合低剂量红霉素对治疗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能够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殷振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太极对中医整体观的影响

    通过对太极与中医学两大特色之一-整体观的相关性的论述,揭示出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易理对于中医学在基本理论、思维方式和临床运用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作者:姜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