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理气活血汤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颜红;汪瑜菡;陈立伟

关键词:慢性紧张性头痛, 抑郁, 焦虑障碍,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汤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理气活血汤组)和对照组(阿米替林组),每组各38例,疗程为1个月,分别记录治疗期间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强度及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分别和治疗前相对比,同时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对照组为73.7%,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均可减轻抑郁焦虑症状,治疗组还可以改善其他伴随症状,且无明显副反应,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调肝方对更年期雌性大鼠性激素及生殖器官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方法:将40只更年期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分高、低剂量组)、西药组及模型组,与青年组对照,8周后观察性激素及子宫卵巢变化.结果:中、西药治疗组血清E2含量较空白组升高,FSH、LH含量降低(除低剂量组LH含量外),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子宫重量系数增加(P<0.05).结论:补肾调肝方能提高更年期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FSH、LH含量,改善卵巢功能;补肾调肝方的作用与剂量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谭桂云;沈坚华;张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增视灵联合耳穴压药治疗儿童近视临床观察

    近视眼是目前全球发生率高的屈光不正引发的病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近视眼的防治列入了全球防盲计划.而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居世界第2位.近视眼的防治也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代医家在防治近视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根据近视眼的证候特征,采用自拟增视灵口服液内服,联合耳穴贴药治疗儿童轻度近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振萍;邱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析王好古对易水学派的贡献

    易水学派以金代易州张元素为开山鼻祖而得名,自金元至明清,师承授意,亲炙私淑,代有薪传.王好古博采众家之长,敷扬药物归经理论,传承脏腑辨证思想,重视内伤在发病中的作用.以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遣方用药,对常见内伤杂病中气血虚弱诸证的治疗,以及脏腑与气血的生理、病理关系,做了极精辟的研究,组方多用固护脾胃之品等,全面继承和发扬了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亦是易水学派的中坚人物.

    作者:李凯;郑丰杰;洪原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衰的概况.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特殊剂型开发,治法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整理.

    作者:冼绍祥;周凤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西医治疗护理的新观念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这些溃疡的形成和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同时药物、环境、精神及遗传因素也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腹痛呈周期性、季节性,并与饮食时间有关联,同时精神因素,过劳亦会诱发或加重腹痛,并可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胃脘痛、胃气痛、胃痛的范畴,中医可分型辨证治疗.本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复发率高而迁延不愈,Marshell等人1982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以来,经过20余年的研究,现已证实Hp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关系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如何成功地根除和防止Hp传播是治愈和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防治思路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反应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通过查阅古代、现代文献,结合临证实践,借鉴传统经络研究和现代研究经验,从机体自稳自调机理出发,首次提出经络导引疗法和无创自体疗法,旨在调动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激发自身正气和修复能力,消除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和保护肾功能,减少药物毒副反应,更好的造福于肾病患者.

    作者:卢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临床前见的皮肤性疾病,属于中医肌衄、发斑的范畴.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杰;苏军;宋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议肺胀证型

    肺胀,即肺气胀满,为肺系疾病迁延所致,病因病机错综复杂.通过对100例肺胀辨证分析,并复习相关基础理论,发现肺肾气虚,痰瘀互结二证型为普遍,如此辨证分型,不但能够正确引导施治,而且对预后转归有指导意义.

    作者:肖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安肾治血汤治疗女性单纯性尿潜血阳性85例

    近年来,女性尿潜血(BLD)阳性患者有明显增加趋势,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自2002年10月-2006年1月,笔者共治疗女性单纯性尿BLD阳性患者8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慧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跟骨骨牵引加夹板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45例

    目的:胫腓骨骨折,特别是特殊的类型和病情的患者,确定其佳治疗方案.方法:总结1999年10月-2005年12月选择性使用跟骨骨折牵引加夹板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45例进行追访和评定.结果:采用本治疗方法的45例病人,无1例出现骨不愈合.结论:本治疗方法实为胫腓骨骨折理想方法之一,其优点是适应症广,病人痛苦少,经济实惠,治愈率高.

    作者:韩亦军;王庆;邱寿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制通鼻滴剂配合低剂量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

    60例慢性鼻窦炎,治疗组用自制通鼻滴剂配合低剂量红霉素,对照组用复方盐酸麻黄碱软膏配合低剂量红霉素,其结果为总有效率(23例)76.7%、(17例)56.7%.平均显效时间为18天、27天.以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显示通鼻滴剂配合低剂量红霉素对治疗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能够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殷振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

    膝关节骨关节病(O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退行性改变疾病,文献报道约有38%成年人患关节骨关节病,发生症状者约0.2%,因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难以确定,复发率高,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更是难于找到一种经济有效,简单安全的方法.自1999年12月-2004年11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例46(52个关节)全程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少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从《医门棒喝》看宋明理学对章楠的影响

    宋明理学以儒学为基,参道、援释,无论是其治学之风,亦或是其具体的思想都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清代医家章楠的医著《医门棒喝》出发来论述这种影响.

    作者:苟洪静;刘鹏;步瑞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补阳还五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的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纳入4项研究,Jadad评分所有研究得分均低于3分,属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总有效率比较的ER(99%CI)为1.14(1.01,1.28),且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统计结果较稳定可靠.结论:补阳还五汤对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效,且安全性较高.纳入研究质量低等因素在不同程度影响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要进一步验证补阳还五汤治疗该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李可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室上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五参心乐汤与维拉帕米对室上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室上性早搏患者112例,其中房性早搏77例,交界性早搏35例;男78例,女34例,平均年龄(56.3±16.4)岁.按区组随机方法分为3组,五参心乐汤组(n=40):口服五参心乐汤,分2次口服;维拉帕米组(n=32):口服维拉帕米,80mg,3次/d:两药合用组:五参心乐汤+维拉帕米(n=40),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五参心乐汤组有效率72.5%,维拉帕米组有效率75.0%,两药合用组有效率95.0%,服用五参心乐汤后患者心悸胸闷症状明显少于服用维拉帕米(P<0.05).结论:五参心乐汤对室上性早搏的疗效与维拉帕米相似,但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维拉帕米,与维拉帕米联合用药可以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陈爱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中小动脉和静脉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好发于下肢远端血管.病程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加剧,后因管腔闭塞,局部缺血,导致肢端坏死.脉管炎的病程长,痛苦大,病人常因剧痛难忍而失去治疗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脉管炎的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付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刺法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

    就针刺法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并结合针刺法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治疗原则及其在不同类型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作以综述,以此指出针刺法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优势及不足.

    作者:白雪冰;陈力;黄日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概述

    对中医药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病因病机,并阐述了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单味药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以及中医药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特优势.

    作者:黄煦霞;王志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与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取骨折手法复位或有限切开内固定,术后根据骨折稳定和切口愈合情况,早期应用CPM并配合中药熏洗对患肢进行康复治疗.采取Sanders膝关节疗效评定方法评估.结果:术后随防66例.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6个月.按以上标准评定,20例疗效评定为优,40例为良,6例为可.本组66例患者中骨折复位有37例骨折复位达到解剖复位,Sanders膝关节评定结果为优13例,良20例,可4例;29例骨折复位未达到解剖复位均属SchatzkerⅡⅤⅥ型,其疗效评定为优9例,良18例,可2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微创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薛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原方治瘀血凝滞,闭经不行,或头痛胸闷,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生烦闷,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赤芍、川芎、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笔者用该方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赵东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