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合按摩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张焱;回世洋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 按摩, 临床观察
摘要: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电针、按摩、中药内服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顽咳证治举隅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也是一种难治病症,尤其顽咳多是久治不愈之疾,非常法之所宜,余在临床中摸索治疗一得以飨同道.1顽咳乃热人血分血热充斥肺失宣降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新咳多外感,久咳为内伤,新感咳嗽无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常邪气犯肺,肺失宣降所致;内伤则由脏腑功能失调或痰、或火、或阴伤、或气耗,内干于肺或使肺气阴受损而致,此均病之常.然顽咳多新感之邪,久蕴不解,化热由气入营血或内伤热结日久直入营血,血热充斥,内舍于肺,结于咽喉,肺失宣降所致.临床症见:咳嗽阵阵,入夜尤甚,咳声高亢,咽干咽痒,面红咽紫(黯),甚色如草莓,舌黯红,苔少,脉细数.治则:凉血散血,清肺止咳.方药:犀角地黄汤合止嗽散化裁.若外合寒邪则合杏苏散化裁;若合风热则加桑菊饮;若苔偏厚,痰黄加胆南星、金瓜蒌等.

    作者:吴燕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慢性解脲支原体性前列腺炎对照观察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解脲支原体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清淋冲剂.两组均用药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停药1周后复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

    作者:纪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愈疡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愈疡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愈疡散1号200mL保留灌肠2个疗程,后改愈疡散2号200mL保留灌肠2个疗程.对照组以思密达9.0g、云南白药2.0g与生理盐水共混合成200 mL保留灌肠,均共4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近期疗效及6个月后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10<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愈疡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远期疗效优良.

    作者:孙敏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舌诊在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将舌诊应用于临床护理中,通过分析消化道手术后病人的舌象变化,指导临床,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一般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进行察舌辨证,辨舌施护.结果:消化道手术后病人的舌象分别在术后1~2天、3~7天、7~10天有明显的变化特点.结论:舌诊应用于术后的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明确观察重点,及早发现异常,正确判定顺逆,对临床护理起着重要的指南作用.

    作者:王晓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德医双馨精勤不倦--辽宁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田振国教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水平

    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扬长弃短,变弊为利,是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极大地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条件不足;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尚未完全适应多媒体教学.通过3个方面:改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条件;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尊重学生,教会学习方法,使利大于弊,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易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健中解毒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40例

    目的:观察健中解毒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健中解毒化瘀汤治疗40例CAG癌前病变患者,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萎缩、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IM、ATP的有效率均为87.5%.结论:健中解毒化瘀汤对CAG癌前病变有明显的治疗和逆转作用.

    作者:王虹;梁伯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祛风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100例

    目的:观察除风止痒、润肺止咳、下气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风止嗽散(麻黄、荆芥、防风、杏仁、半夏、五味子、沙参、生地、前胡、生甘草等)治疗喉源性咳嗽10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此方有除风止痒、化痰止咳的疗效.

    作者:姚黎;姚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滋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活血滋肾中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应用益气活血滋肾中药治疗本病30例,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血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益气活血滋肾中药能明显改善患者尿蛋白、降低血糖.

    作者:刘爱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议中风预防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内科急症之一.因其病情多变,后遗症重、死亡率高,从而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我国权威部门新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约120~150万人,死亡者40~6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近年来,随着对中风病治疗研究的深入开展,对高血压、高粘血症的防治,以及多数人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使其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笔者认为,在中风病尚未形成之前,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或防止它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医护人员应把它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努力的方向进行探讨.以下就其防治途径和措施谈几点体会.

    作者:宋希芝;刘淑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常在哺乳期因乳汁瘀积而引起发热、乳房肿块、疼痛等.不仅增加母亲痛苦,而且影响母乳喂养.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辉;张敏丽;张树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中医吕中应用中成药临床经验

    中成药是我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正确运用则会收到很好的疗效.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当普及,然而,因其广泛的使用也往往难免有滥用的弊端,甚而贻误病人的现象亦屡见不鲜.吕中老师幼承家学,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上善于运用中成药,笔者侍诊左右10余年,兹将吕老运用中成药的经验介绍如下,冀与同道共同受益.

    作者:艾素玲;荣显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肌收缩性头痛41例

    肌收缩性头痛又称紧张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枕颈部或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笔者采用针剌治疗该病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卒中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病因是主动脉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微栓塞或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末梢低灌注.有研究证实:老年人TIA患者血液多处于血栓前状态[1].本院急诊病人以舒血宁注射液治疗TIA患者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蕴奇;王景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药半夏的临床配伍应用

    半夏为一种常用中药,在很多方剂中都会出现,然而该药在不同的方剂中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功用不尽相同,通过对临床常用方剂加以概括分析,并结合新的临床报道总结出半夏的临床配伍应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魏玉明;王建华;李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妇痛宁联合免疫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妇痛宁煎剂联合过继免疫疗法(Adoptive immunotherapy AI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妇痛宁煎剂灌胃组、LAK细胞注射组、妇痛宁煎剂灌胃联合LAK细胞注射共5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腹腔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及血清E2、P、PRL的水平.结果:3个治疗组腹腔液中NK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血清IL-1水平均有所降低,且都以联合治疗组数值变化显著;血清E2、P水平妇痛宁组及联合组显著下降,LAK细胞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妇痛宁联合过继免疫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独应用妇痛宁或过继免疫疗法更有效地调节内异症紊乱的免疫机制.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诱人前景.

    作者:李淑萍;白淑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王永炎、陈可冀院士题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白虎加桂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60例

    运用白虎加桂汤加减进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60例,能有效减轻红肿疼痛的症状,结果总有效率为91.7%.

    作者:赵一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临床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LN)是SLE常见的肾损害,目前感染、肾功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死因,除了肾功能衰竭与疾病活动相关外,其他皆与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的大剂量、长期应用有密切关系[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艳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国内儿童Bartter综合征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Bartter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收集本院1例及其他地区16例Bartter综合征患儿,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童Bartter综合征以男性为多(12例).首发症状14例为多饮多尿.主要表现: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及脱水等;②血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等均明显升高,而血压正常;③生长发育迟滞突出,其中6例有智力低下;④消炎痛,安体舒通及补钾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儿童Bartter综合征首发症状为多饮多尿.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等均升高,血压正常者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

    作者:田春莉;黄向慧;齐风芹;李洪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