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玉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6.5岁,伤后至手术治疗时间为7-14天.结果:采用Mazur频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30例患者中,优15例,良9例,可5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5例,开放性骨折发生感染1例,创缘皮肤坏死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正确的选择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吴翼飞;陈旭宏;王正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进行手术复位的74位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患者,将其设定为治疗组,并采取中医手法进行整复治疗.选取同期的74位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的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在优良率方面能达到91.88%,对照组患者在优良率方面能达到72.97%,将两组患者的优良率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没有出现再次骨折、断裂或者是畸形愈合的情况.结论:对于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手法进行整复治疗,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固定的较为牢靠、不容易出现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愈合率、能在初期采取功能训练,比较适用于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型骨折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苟新源;应树华;王浩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院职工健康状况.方法:根据医院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体检的1306人中检查出疾病25种,1 081例.其中高脂血症占16%,泌尿系统结石占8%,乙肝病毒携带占8%,脂肪肝占7%,其它尚有尿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乙肝病毒携带、肝功能异常、胆结石等.结论:从检查结果看≥60岁人群各种疾病患病率相对较高,患病病种较多;各年龄组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位居前列,呈年青化趋势.
作者:董艳;翟会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阑尾炎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对策,旨在找出适宜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基础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观察并记录两组经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各程度评价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综合护理组患者达满意程度以上的人数较基础护理组患者数多,多26.6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控制情况较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更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所认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改革与应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血压水平的上升,引发的心、脑、肾、并发症也随之上升,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高,因而患者均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依据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在增长老年人寿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古丽斯坦·买买提吐尔逊;布玛冉木·朱马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09~2012年69例社区产后抑郁症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产妇文化程度、分娩方式等有关.结论:医务人员应当注意观察产妇的心里变化,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产后抑郁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估术前心理辅导对接受择期剖腹产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分的影响以及手术后6小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得的疼痛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麻醉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2级,接受择期剖腹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入术前等待室后,先填写焦虑状态调查表.实验组的患者由一位麻醉护士进行心理辅导.对照组患者仅仅由家属陪同等待.30分钟后,请患者再次填写焦虑状态调查表.使用麻醉标准流程,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6小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伤口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第一次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焦虑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辅导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焦虑评分,还能减少术后6小时的疼痛评分.
作者:周寒梅;龙娟;姜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PLDD是在 C型臂的正确引导下,针对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破裂处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利用独有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引入椎间盘,通过激光放射的热量将部分髓核组织汽化,通过减少椎间盘内压、消除炎性因子、改善受压神经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张伟菊;但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现如今,糖尿病在临床当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那么将会导致其他合并症状的发生,严重的病人还会出现肾脏衰竭,并且造成尿毒症的产生,这对病人的的预后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带来非常大的威胁,所以一定对糖尿病好预防控制工作.本文分析研究糖尿病对心脑血管带来的影响.
作者:许庆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孕期保健对产妇的一些影响,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寻找合适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孕妇自身的意愿,将其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采取孕期保健,观察以上两组孕妇的临床成效.结果:在孕妇难产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有1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8例,发生率为16%,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然分娩率比较上,实验组有40例,为80%;对照组有28例,为5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孕期保健,能够提高孕妇安全分娩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助于产妇自身的身体健康,非常值得在临床上采用.
作者:江跃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弹性应变率中的ROIA值在鉴别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的肿大浅表淋巴结均行弹性成像检查,将ROIA值、弹性评分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ROIA值在鉴别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82.93%、72.80%、75.30%.结论:ROIA值在鉴别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结节上有中等诊断价值,有一定临床实用性.
作者:赵文君;童明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肥胖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为主的护理举措后的效果,为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来本院治疗的肥胖高血压患者并等分成研究A组和对照B组,对研究A组实施一系列肥胖护理措施,对照B组采用一般教育即可,同时将开始护理治疗和2年后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体重超标、肥胖及HBP情况比较,对比其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结束治疗时肥胖占总数的比例明显比入院登记治疗时低、血压也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健康宣教为主导的系统护理对肥胖和高血压有一定效果,可以在医院甚至预防保健等相关部门推广宣传.
作者:尹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治的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折后关节僵硬,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28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计128例,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A组:口服甲硝唑;B组:口服替硝唑;C组:甲硝唑栓剂;D组:替硝唑栓剂.疗程都为7d.比较治疗结束后四组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并且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四组的总有效率为:A组93%,B组96%,C组49%,D组50%.结果表明A组、B组同C组、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甲硝唑组与口服替硝唑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栓剂组同替硝唑栓剂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C组、D组较高,A组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患者几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替硝唑和甲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不推荐临床上局部运用甲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进行治疗.
作者:徐奕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传统的胸腔穿刺器进行科学改良,使用中心静脉穿刺包代替无菌胸腔穿刺包,探寻胸腔穿刺的佳治疗方法,减少传统方法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们对胸腔积液、积气的两种穿刺治疗方法的并发症以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所有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胸腔穿刺器组有效地减少了传统性胸腔穿刺术常见的并发症,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异.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治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患DVT95例老年者分组:诊治血栓组(47例)和比较血栓组(48例).对比较血栓组的48例经LM-WH(低分子肝素)医治,对诊治血栓组的47例经LM-WH(低分子肝素)+IPC(空气波压力仪器)医治.结果:诊治血栓组的疗效比比较血栓组优异,P<0.05;诊治血栓组的下肢指标优于比较血栓组,P<0.05;诊治血栓组的多普勒超声情况比比较血栓组好,P<0.05.结论:经LM-WH(低分子肝素)、IPC(空气波压力仪器)医治患DVT老年者疗效突出,应推广使用.
作者:周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对于血常规结果测定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健康体检者4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1例,对照组采血方法为采末梢血,观察组采血方法为抽取静脉血,观察两组检测效果.结果:末梢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患者在检测3h内同抽血即刻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6h后进行检测的结果与即刻检测相比降低,其中血小板计数下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血常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静脉抽血方式,并在3h内对样本进行测定,避免误差出现.
作者:蔡可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方法:临床对症护理.结果:32例患者均获抢救成功.结论:通过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作者:杨升辉;李诗东;魏银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患者痊愈,4例患者治疗显效,20例患者治疗有效,25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2患者痊愈,7例患者治疗显效,32例患者治疗有效,9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年至2013年3年收治的54例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系列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掌握了脊柱侧弯的相关知识,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促进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