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江辉
目的:探讨助产士陪伴分娩和家属陪伴分娩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120例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家属陪伴分娩,观察组孕产妇给予助产士陪伴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二产程时间上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在综合满意率以及自然分娩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陪伴分娩和家属陪伴分娩相比,具有产程短、综合满意率高等优点,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作者:金佳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复发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卢春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痔疮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痔疮患者术后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及排便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彦眉;孟位明;韩金巧;袁佩娟;曹贞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术前访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手术病人满意度.方法: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术前访视,将本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随即分为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由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通过学习,互相学习评价,阶段评价等方法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护士在理论知识,技能运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均有提高,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士术前访视能力效果显著,患者焦虑程度显著改善.
作者:沈小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挑选在我院治疗过的7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过我院治疗的70例患者中,临床可以做到完全控制患者55例,病情好转患者13例,因治疗无效而转院的患者2例,在这70患者中有个别患者因引发支气管哮喘病毒较为复杂,经4次住院得到治愈,患者中部分采用了BiPAP治疗.结论:经过临床治疗分析,笔者得出结论BiPAP是一种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又节省医疗费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此方法的应用治疗,可以减少对气管粘膜损伤及呼吸道感染.因此,BiPAP治疗方法是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一种极为有效地治疗方法.
作者:凯赛尔江·麦麦提依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待的12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接待的11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及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112/120)、3.33%(4/120),对照组则为78.18%(86/110)、14.55%(16/11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隐裂性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并给予全冠保护,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优于传统根管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普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50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得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同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玉兰;靳美玲;陈楚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年至2013年3年收治的54例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系列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掌握了脊柱侧弯的相关知识,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促进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实验教学是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交流活动,工作相对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也要负责仪器、药品、设备、标本等物品的保管和清洁工作,工作负荷较大,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种懈怠的心理,加强长期以来都被看做教学工作的辅助人员,这就直接导致实验员队伍建设落后,思想不稳定.实际上,实验员能够起到教师无法起到的教学作品,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提高实验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凌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MRA表现,并指导临床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40例病例中,MRA检查阳性38例,其中椎动脉迂曲18例,硬化10例,二者均有8例,单侧椎动脉纤细2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海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7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00~150min,平均手术时间120min.结石清除率达90%以上,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及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7~10 天,平均7.6 天.随访全部病例1~2个月,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均消失,KUB复查无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且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勇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35例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2年12月35例肺栓塞患者在通过护士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使患者得以痊愈.结论:在肺栓塞整体治疗不同阶段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肺栓塞的诊断、治疗以及远期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素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应用社区护理模式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情绪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社区护理模式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亚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挖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出术的患者,术前充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给予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合理饮食、留置尿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4 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挖出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6h ±3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 30±50 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无中转开腹,术后无病死情况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d±1d.术后常规随访1-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挖出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方式,正确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呼吸科疾病氧气雾化吸入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6例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加强临床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杜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手法复位治疗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的疗效.方法:自创手法复位治疗腓骨长短肌滑脱1780例.结果:全部1780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经自创手法复位治疗一次成功.结论:本方法治疗腓骨长短肌腱滑脱效果佳、无痛苦、无后遗症、费用少.
作者:黄光如;周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产妇乳胀患者采用产后乳房按摩技术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对患者在产后进行常规的乳房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乳房按摩.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的第3、4d,患者的乳房胀痛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患者发生乳房胀痛患者,采用乳房按摩技术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胀痛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靶向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出现皮疹的防治措施.方法:将42例靶向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出现皮疹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复方皮炎平膏配合炉甘石洗剂外涂皮疹,4次/d,交替使用.对照组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皮疹,4次/d.结果:观察组皮疹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皮炎平配合炉甘石洗剂可有效减少靶向化疗药物出现的皮疹.
作者:伦雪萍;李小金;吴云珊;周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片联合更年欣合剂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尼尔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予更年欣合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7.7%,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以中医为主的药物联合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家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领域的病情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其中CT诊断就是其中较为先进的颅内常见肿瘤的诊断方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GE64排CT仪对于常见颅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本次临床分析选取了我院的100名常见颅内肿瘤患者,查看我院经诊断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经GE64排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性说明.结果:CT诊断清晰的显示出了星形细胞瘤.结论根据各种细胞瘤的对比,每种细胞瘤都有自己的特征.
作者:阿迪力·阿布来提;马依迪丽·尼加提 刊期: 2013年第10期